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来源:华拓网
第18卷第1期 天津电大学报 2014年3月 Journal of Tianjin Radio&TV University 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亢春艳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300191) 摘要:高等院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近年来广受关注。我市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缺乏 社会合作等问题。构建平台、统一标准、优化整合、效益互惠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006(2014)01—0035—03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 化教育资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的重要支撑,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内容。 1.共享意识淡薄,管理观念滞后 构建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 高校普遍存在资源共享意识淡薄现象,各高校之 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间缺少交流,更缺乏针对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出的具 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是指在一 体制度与政策,资源管理基本上是控制在校园范围 定区域内的各个高校之间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职 内,导致资源共享行动的受阻。 能构建与运行方式。即一定区域内各高校共同享有数 2.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字化教育资源,保障正常教学活动,促进高校和谐健 各高校由于封闭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式,使许多 康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和各类控制系统之 宝贵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沉淀在自己的小圈子内,不为 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 人知,大大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造成大量资源 约的关系Il1。 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无疑是一巨大浪费。 3.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 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数字化资源没有统一的建设规范和标准,导 针对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天津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 致各高校重复建设。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一致 情况调查问卷(http://www.sojump.com/report/2239983. 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接口也越来越复杂,在很大程度 aspx)数据表明:高校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重复建设达 上阻碍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降低了教育资 66.67%。究其原因,技术因素占30%,体制机制因素占 源的利用率。 6o%,思想观念因素占36.67%;66.67%的人表示愿意 4.参与力量不足,缺乏社会合作 获取其他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而阻碍资源获取的 各高校大都由教育技术中心、教务管理部门承担 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资源不足(占73.33%),其次是 资源建设任务,参与力量很小,且作用也得不到应有 网络条件、收费问题、设备条件、自身技术条件等; 的发挥。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学校 93.33%的人认为高校间数字化教育资源没有实现有 内部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经济 效共享,其原因排在首位的是观念,其次是管理、体制 的。高校与社会“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是科学、理性的 机制、政策、资金、知识产权、技术、设备等。 必然选择。 由以上调研结果,反映出我市高校共建共享数字 ・本文系“天津开放大学建设”主题征文活动获奖论文(二等奖)。 收稿日期:201 3-12-I2 作者简介:亢春艳(1983-),女,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管理与建设处工程师。 ・35・ 2014年第1期 天津电大学报 _二、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 构建原则 1.优化整合原则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高校在未来一段 时间的资源建设指明了方向。可以考虑在一定区域 内,通过政府的力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一 个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这就要 求各个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对本校数字化教育资 源的优化整合,将最优质的资源拿出来与其他高校共 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期提 高资源利用率。 2.效益互惠原则 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是否 达到了最优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否达到了人尽 其才、财尽其利、物尽其用。高校在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的过程中应秉承质量和效益原则,在一定区域内数字 化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高校中合理配置,并保持与社 会需求之间的均衡,包括配置机制的效率、占社会总 资源的比例、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在同类学校 的不同地区间的分配等。同时所有参与者在资源共建 共享中能够获得合理的效益。 3.特色优势原则 高校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要遵循 特色优势原则,坚持理念先行,形成发展愿景,明确发 展方向,找准学校自己的定位,凸显办学特色和人才 培养特色,打造品牌优势资源,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 力和办学活力。 三、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 构建 笔者从更新观念、共享策略、技术标准、共享平 台、学分银行、开放式网络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性高 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对策和建议。 1.更新观念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难点在于传统观念 的制约和束缚,导致不愿与它校共建共享资源。对其 他高校的网络资源不借用,而自己开发或购买,重复 建设既浪费人力又浪费物力。这种本位、狭隘的观念 大大阻碍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因此, 解放思想,摒弃旧观念,从长远利益出发,树立共建共 享新观念,才能进一步推动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 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36・ 2.制定共享战略 应制订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战略及规划,从宏观层 面进行规范化的指导实施。可以借助国家数字化教育 资源共享通道构建区域性高校共享平台闭,吸取国内外 的成功案例和有益经验,建立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联 盟,构建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途径和策略。 3.统一资源共建共享标准 只有数字化资源建设标准化,才能实现数据的转 换、交换、兼容以及在不同的系统中实现共享。然而目 前各学校从工具、平台到内容,彼此之间尚无统一的 数据接口,缺乏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技术标准己成为数 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障碍之一。 需要使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教育资源标准, 对各类学习资源进行规范建设和管理。例如国外的O— CLC的Dublin Core元数据规范、IEEE LTSC的LOM (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IMS全球学习联盟(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 ̄ium)的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ADL的 sc0RM(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规范国内的《教育信息 化技术标准一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CELTS一3.1)、《教育 信息化技术标准一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CELTS一41)、《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这 些规范对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4.构建共享交流平台 由于高校建设资源时从自身需求来考虑网站,数 据库虽然适合自己使用,而其他高校可能访问不了, 导致高校之间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数据无法实现系统 互操作。学生需要登录不同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使 用不同类型的软件、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查询,这严重 阻碍了知识的获得及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搭建一 个标准化的区域共享交流平台,实现各个高校之间资 源平台的互操作和数据的相互访问,以解决不同用户 的不同学习需求。 5.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学分银行”是一种借鉴银行储蓄功能及特点,以 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时间、 自愿选择学习地点的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机制大大 激发了人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要实现区域内 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建立学分银行制 度势在必行。 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可使各高校的数字化教育资 源得到合理配置,进行重新优化整合,将有助于终身学 习体系的构建,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 亢春艳: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此外,还可使各高校之间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 展开竞争,最终使各个学校得到持续的科学发展。 6.利用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网络教育环境是实现教 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前提,特别是基于因特网的 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优化现有数字化教育资源,是实现 区域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所以,尽可 能地打破校际界限,利用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 参考文献: 化教育资源,提高区域内全民素质的一项重大工程。 【l】吴红.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湘潭 大学,2008:5—6. 【2】程结晶,潘琰,黄晶晶.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 与创新思维[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 1,(5):59—60. 习体系,是充分利用、优化和共享区域内有限高校数字 (责任编辑:培源)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echanism of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Regional University KANG Chunyan (Tianjin Radio&TV University.Tianjin 300191) Abstract:Regional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sharing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issues of wid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There al'e the problems of repeated construction,lack of social cooperation,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digitl aeducation resources of Tianjin universities.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agreed standards,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mutual benefits are an important strategy and way to sharing resource. Key words:regional university;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上接第15页) 【8】张坤颖,张家年,徐影.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型的构建【J]. 远程教育杂志,2012,(5):96—100. 【10】熊回香,王学东,许颖颖.基于Web3.0的虚拟团队知识共 享平台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09,(12):1770—1775. 【9】金倩君,赵厚力,王怡栋,盛弘强,沈岳良.Web3.0时代的数 字化医学教育【EB/OL].http://www.rcstep.zju.edu.cn/jozer/ redir.php?catalog_.(责任编辑:人可) id=3574&object_id=3925,2013-01-07. Digital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Web3.0 WAN Guanglong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29) Abstract:The age of Web3.0 co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ibrary,the population of mobile learning,which create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promote and popularize digital education.In the area of distance education,the popularity of digitization will certainly deepen the reformation of online education,which will benefit both teachers,teaching manager,and learners.We discuss the digital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Web3.0 fl,S the internet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We’ve had some exploration about the epoches of Web3.0,application advantage,demand for learners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 ̄ions of the digitalization of the time. Key words:Web3.0:digital distance education;mobile learning ・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