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阐释模式
来源:华拓网
黑河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014年6月) JOURNAL OF HElHE UNIVERSITY 教育教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674—9499.2014.03.012 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阐释模式 李平 (黑河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直接关系到学习者接受语言的程度问题。在孔子学院中高级实际 教学中,文化阐释的必要性突显,建立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教学文化阐释的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方案为:知 识点全方面文化阐释渗透模式、具体专门文化课阐释模式、课堂文化实践活动阐释模式。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4)03—0044—03 一、文化阐释的必要性 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合理,是研究者所重视的。 笔者从文化阐释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中高级阶段 教学中文化阐释的模式,揭示中高级阶段文化阐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学术界一直探讨的问 题。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只作为语言 教学的花边,在语言教学目标完成后再讲解文化 知识。近年来,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对外汉语 教学一线教师,都对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角 释的角色作用,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文化与 语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推进汉语在国际 上的传播。 二、中高级阶段文化阐释模式 (一)文化阐释渗透模式 色作用有充分认识。许嘉璐强调:“文化的理解 和语言的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理解越好对 语言的理解就越准确;语言的理解越准确,对文 化的理解就越透彻。” 可见,语言教学并不能以 理解语言为目标,更应该结合文化教学,以文化 “中高级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过渡和拔高阶 段,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完成了语音、语句基本对 话和基础知识的学习。” 2 中高级阶段的学习更 适合开展文化教学,在中高级阶段的教学中生词 的深入阐释促进语言本真理解,以语言的准确运 用推动文化的广泛推广。无论从完成HSK考试 和课文的教学很多都涉及中国文化知识。在常 规语言教学的基础上,文化阐释渗透模式可以很 目标而言,还是语言成功实现交际为虑,语言都 离不开文化,文化更需依托于语言。曾有一个孔 子学院学员到中国朋友家做客,祝贺朋友乔迁之 喜,为表示正式,穿着一身笔挺的黑色西服,手里 拿着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束白菊花和一个钟 表,在中国菊花是送给逝者的,送钟也代表送终, 很不吉利(此为汉语桥辅导实例)。虽然这个学 好地实现文化教学目标。 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课型主要以综合课为 主。传统教学主要以生词、课文、语法、练习为主 要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对涉及的文化知识点进行 概况讲解。文化阐释渗透模式就是在教学中无 论是生词、课文教学还是语法教学,都应该进行 生的语言知识非常过硬,但要想成功进行交际, 文化知识的渗透,使文化知识不再是语言教学的 花边,而是与语言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 还需要理解中国文化,也体现出语言教学中文化 教学的必要性。 高年级教学中涉及“聘礼”、“迎亲”、“结婚”_3]等 词,可以在此介绍婚俗文化。“早生贵子”和“双 文化教学在语言课堂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 角色,怎样分配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比例,采 喜字”都是中国人祈求婚姻幸福的写照,蕴含了 收稿日期:2014—05—12 作者简介:李平(1981一),女,山东汶上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对外汉语研究。 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冀之情。在中高级阶段 课文教学中涉及“龙井”、“中国茶”等内容,以此 为切人点,介绍中国茶文化。“茶”是中国传统文 化之一,也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的 含义分为生活中的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和文化 层面的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既是老百姓生 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又是知识分子精神领域 子的用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结合文化课程 来讲解,学生不仅了解了文化知识,而且理解了 文化内涵。 其次,可以开设历史文化课程。因为汉语的 许多词和固定用法都与历史有关,了解历史文化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历史意义。在《新使 用汉语课本》中,中高阶段中不仅涉及中国的 “龙”文化,而且还引进成语“叶公好龙”、“画龙点 的人文追求。“旗袍、中山装这些文化特色极强 的词,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介绍中国服饰文化,通 过阅读课文《京剧》来解释中国国剧及戏曲文化, 通过课文《故宫》和《四合院》解释中国历史文化 和建筑文化。” 睛”等文化内容。可以借此开设历史文化课程, 详细讲解“中国龙”的深刻文化内涵。龙有九子 是中国汉民族的图腾,在中国是吉祥、皇权的象 征,龙椅、龙袍等都具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文化阐 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开设体态文 化、思维文化等课程,来补充语 教学中文化阐 释的内容,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达到 成功交际的目的。 (三)课堂文化实践活动阐释模式 实践教学是中高级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环 节,可以通过课堂表演、情景对话和课本剧编排 释需求的不同层次、不同课型对教学进行合理安 排。文化阐释渗透内容应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 应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交际需要,而且应结合 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内容进行文化比较。 (二)专门文化课程阐释模式 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程度的不断提高,词汇量 的逐渐增加,可以采取开设专门中国文化课来充 实更多的文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博大精 深的中国文化。 等活动进行实践。在2014年俄罗斯布拉戈维申 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新年晚会上,笔者昕 教授的401班级的学生,表演了高级阶段教学课 首先,应该开设习俗文化类的课程,因为习 本中的一篇课文《洋姑爷在农村过春节》。教师 俗文化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成功实现语言交 际最为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筷子文化。筷子 是中国人饮食的工具,也是人人每天必需的生活 用品,但一双简简单单的筷子,却蕴含了中国深 刻的文化内涵。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 在讲解完课文的大意之后,给学生一个表演课本 剧的任务,从始至终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由学 生撰写剧本、分配角色、背诵台词、排练演出直至 表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听说读写 的实际能力,更了解了“扭秧歌”、“贴对联”、“放 告——过年・筷子篇,就可以作为教学资料进行 引进,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其文化意义。其 中,孩子的母亲教孩子说,中国人都需要用筷子, 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承;回家过年的小伙子用筷 子夹母亲做的饭菜,传达的是思念之情;邻居叫 老王在自己家过年,就是多一双筷子的事,传递 了邻里和睦之情;工作的丈夫给怀孕的妻子送一 鞭炮”等习俗文化,既熟悉了语言又锻炼了能力。 还可以对一些文化故事“愚公移山”、“刻舟求剑” 等进行脚本表演,一切活动都交由学生来做,教 师充当导演,学生在编排的过程中不仅练习了语 言,更明白了文化。课堂实践活动是很好的文化 阐释模式。 三、文化阐释的角色作用 双筷子,表达了血脉相传的亲情。一双小小的筷 子,不仅人人需要,更成为中国人友情、亲情、爱 综上所述,在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 可以通过以上模式进行文化阐释。文化在教学 情的表达工具,上升到了文化追求的层面。筷子 这种工具又是中国所特有的,这种习俗是在中国 生活的外国人都需要适应的,如果生硬地介绍筷 中不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担当了重要角 色。例如,在教学中找到中国从1956--1993年这 ・45・ 一时间段的女性服装变化的图片,让学生阐述这 言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文化语言学论纲——申小龙语言文化精论[M].南 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3. 些图片中女性的服装变化,猜测性格特征、职业 和情感等,从而揭示中国社会这一时间段发生的 变化。据此,文化阐释不再是语言教学的花边, 而真正成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发挥重要的角色作 用。所以,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的理解是相辅相成 [2]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165. 的,文化的理解越好对语言的理解就越准确;语 [3]刘殉.新实用汉语课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 社,2003:57. 言的理解越准确,对文化的理解就越透彻。教师 应该成为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在教学中掌握好文 化与语言教学的量与度,使其二者相辅相成、相 得益彰,用语言点燃文化的激情,用文化彰显语 [4]张和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6:123. On Teaching Chinese as Senior Stag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Mode Li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ihe University,Heihe 164300,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cuhure in foreign teaching Chinese,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cceptance of the language learner.Confucius Institute senior actual teaching,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cultural interpret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senior stage model,will help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Speciifc programs are:knowledge of all aspects of cul— tural interpretation pene ̄ation mode,speciifc cultural studies speciifcally explaining patterns and class cultural practice explaining patterns. Key words:forein lganguage teaching;classroom teaching;cultural interpretation [责任编辑:刘艳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