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与控制

来源:华拓网
经济管理

浅谈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与控制

梁彩虹

(杭州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6)

哺要】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最基拳单元,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材料标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整个J-@-自d质量和结构安全。因

而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与控制是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陕键词】市政;工程材料;检测;控制

一、市政工程材料及性质

简单的说,市政工程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同其他一般工程相比,市政工程有其独有的特点:一是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二是市政工程的投资效益只能在其使用过程中显现。正是由于市政工程具有这些特点,铸就了市政工程在城市

建设中咏帛帮{鱼位。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喊市区域,包括城市政府基本

建设、城市交通和一些匣利市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的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具备短平快的建筑期限属性。

市政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吸收率、抗冻性、导热性等)、力学性质(如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强度)和工艺性质。市政工程首先要把好材科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就能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对市政工程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碎石、回填土、沥青等,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市政工程虽然是建筑工程的—部分,但是其特殊性造就了市政工程材料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材料供应不及时、检测不合格、采购不合乎

规格等,这些针对工程材料特殊性质的不同程度的不当操作,成为影响

市政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因此,对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与控制,成为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二、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

㈠检测内容

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是针对材料的质量。工程材料质量的好

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市政工程的质量,因I比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做好检

测工作尤为重要。

1)钢筋原材料:拉伸试验、冷弯试验:2)钢筋焊接(搭接焊):抗拉试验等:

3)水泥(常规五大指标):细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强度:

4)砂: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

5)碎石:压碎值、舍泥量、针片状含量、级配;6)回填土料:液塑限试验、击实、GBR试验;7)沥青(常规三大指标):针^度、软化点和延度。

由于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对材料的检测,其项目和操作步骤要服从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所属有关部门)

的规定。

C句检测过程

1)取样检验。即通常情况下的抽样调查。一般是以某一类材料按一定数量并在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取

样的数量和部位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典型性,数量过少或者部位不适,都会造成检测结果误差的增大。

2)检测温度与湿度。虽然温度与湿度并不是检测工程材料的内容,

但是对这两个指标的检测有助于最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为,温度与

湿度对工程材料的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因而通过专业仪器对建筑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检测,才能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的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

性。

3)的精密处理。由于各种原因,同一组试件中有时试验

结果离散性较大。为使试验结爿蝴,标准规定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

数据有取舍的要求。如水泥胶砂强良抗折试验,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出平均值±10%的需剔除该数值,以其余两个强度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其中有两个测定值超过平均值的±1O%时,则以剩

下的一个测定值作为抗折强度结果。若3个测定值全部超过平均值的士

1

0%时,则需重莉检测。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也

都有各自的取舍原则。计算后的数据修约的方法按GB厂r8170进行,其尾数要按四舍六入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数据的位数。数据处理—般要遵循平均值原则,同样是为了降低误差。

4)对误差的控制。误差在各种检测活动中都可能发生,在工程材料这种大型目复杂的检测对象上,误差更需要控制。上述三项检测的目的都是在缩小误差值。由于影Ⅱ向工程材科的因素很多,检测过程中很容

易造成误差。由于市政工程属于建筑工程,其自身对安全稳定性的严苛要求决定了必须对误差进,/-亍专f-]的、精准的实验,以降低到最小。

三.市政工程材料的控制

对市政工程材料的检测,目的在于对工程材料的质量——这种物

理性质和指标的把握,从而刚氐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成本。因此,检测的结果有助于更有针对性的对工程材料进行有效控制。

(一)市政工程材料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控制标准存在问题。现行的市政工程材料控制的标准,远远落后于日益复杂的市政工程施工现状,或者滞后,或者缺位,不能满足对

市政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的要求。

2)施工图纸的审查机制存在问题。业界目前尚没有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这给市政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市政施工图时有些审查造成了难度。另外,很多地市级的图纸审查机构根本并无资质,且也没有配备具备资格的审查人员,这些漏洞根本上牵制了图纸审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3)市政设计团队存在的问题。设计问题虽然并不与施工材料的控

制与管理直接相关,但是其专业素质的不合乎标准是能够对控制与管理

过程起到不良作用的。有些市政设计人员对现在国家新上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缺乏应有的知识及经验,使得在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时,出现图纸自相矛盾,各专业图纸之间相互打架,设备无法安装,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经济损失现象时有发生。

4)市政工程涉及各单位的问题。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

系统工程,因而往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

单位、检测单位等。问题或出现于各单位内部,但大多数出现在各单位之间的业务冲突上。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而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f以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

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到氐劣,或擅自变更施工设计等问题。加上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不到位,监理制度执行不严,在实际监理过程中,对

于施工单位擅自变更施工设计、偷工减料等行为,监理单位往往缺乏有

效的监理措施。针对这些管理问题,首先就要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落实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并努力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负责规划审

批、建设执法和质量监督等工作,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项目法人承担建

设单位职责,由项目法定代表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在材料设计方面,注重增进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严把图纸设计审查关。市政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一些质量和技术问题,应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加强对新技术规范的学习,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设计质量。从体制上来讲,要建立建全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内部保证体系,施工单位要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

裂,造成质量事故:强度达不到标号要求,直接危害结构的安全。因

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可根据市政工程材料质量检查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时时监督,不合

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予安装,在现场掌控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发现和提出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在材料控制的实践中,明确材料质量管理的程序,制定材料质量管理细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按国家试验标准和规程进行检验,方能够全面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

量内部保证体系、坚持工序“自检、互检、专业检”的三检制度。

(二)市政工程材料控制的有效措施

要注重对工程材料质量性能的先期存储和检验。需按施工计划结

合自旺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

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要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和钢筋锈蚀。材料的质量控制要依据材料的质量标准,明确材料的质量性能。材料的质量标准是用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如水泥的标准有细度、标准稠度、用水度、凝结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等。掌握材料的质量标

f参考文献】

川1下陵芮^】设T程材料fMl.中国建筑工\lk出版社,2007.f2i2楼目d风巾-政丁程建筑材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x,5.13J3龚利红.莉陂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一本通lMJ.中国电力出版往,2007

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的质to如水泥的颗粒越细,水化作

用就越充分,强度就越高:初凝时间过短,不能满足施工有足够的操作

时间,初凝时间过长,又影响施工进度;安定性不良,会引起水泥开

(上接第203页)

条款及时给予纠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现有的合同示范文本条款不能满足特殊要求,造价工程师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能发生的情况有充分的预见,帮助建设单位制订出一套针对特定建设

赔进行仔细分析,注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的赔偿条件,即是不利的自然

条件引起的索赔还是人为障碍引起的索赔。如施工单位遇到了现场条件以外的外界障碍或条件,则可以得到延长工期的费用补偿,但不包括利润。若属于施工单位可预见.的因素,或由于施工单位施工不当或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造成的损失,应坚决排除在外,拒绝赔偿。施工单位用于施工措施发生的费用必须由施工单位白行承担。对于因物价上涨,使人工费及材料费不断增长,引起工程成本的增加的索赔,应严格按合同的相关条款执行,如果合同没有具体的规定,则按国家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补充合同条款,尤其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条款的制定

应细致、严密,保证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

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坚决杜绝边设计边施工的项目设计变更;确需变更则要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

后变更的方法解决。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变更,造价工程师首先应该分析

变更的原因,是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单位的设计遗漏,还是施工单位

随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的执行,工

程造价人员要深入领会2008(清单>的实质和精髓,熟练掌握其应用和

的要求。对于前两部分的变更,造价工程师应在工程例会中协同建设单

位、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方案比较,根据不同的方案进

操作要领.,对完工项目及时准确地进行后评估,不断积累资料,总结

经验教训,养成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全面汲取工程造价和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合同法规等方面的新知识,努力成为为当今社会急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造价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造价。

行技术经济分析,及时科学、准确的测算出相应变更费用,通过设计挖

潜,最终选出技术可行、费用合理的最佳方案。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变

更,应分清楚是由于实际隋况和设计发生差异产生的,还是施工单位为

施工方便或为减少低价中标带来的损失而千方百计刚喊本的变更;对

于后者,造价工程师应依据合同,明确表明变更的不合理性,不予支持,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4)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都十分重视工程价款的审核结算。所以竣工结算是审核控制投资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阶段,造价工程师应该做到公平、公正、

合理。除了准确计算清单内项目的工程量,还应该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索

206

2009年8月(上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