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副园长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来源:华拓网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年度

一、 全年常规工作: (一) 开学前:

1、 根据全园计划精神,结合本园实际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 每年6月底做好新生招生工作。

3、 准备各种表册:

(1) 教师计划表。 (2) 观察记录本。 (3) 学期目标、月目标、周计划等表格。

(4) 各种学习记录本。 (5) 教师教材。

4、 指导教师进行环境创设:

(1) 活动区创设与材料投放。

(2) 墙壁的布置(结合目标、体现幼儿参与)。

(3) 楼道幼儿作品展示,每月换一次,个别随时更换。

5、 制定各年龄教育目标:

(1) 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各年龄学期目标。

(2) 指导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制定班级学期目标。

6、 准备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的内容。

(二) 学期初:

1、 指导教研组制定计划。

(1) 开学初组织教师讨论各年龄班保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拟定教研题目。

(2) 指导教研组长按幼儿园教研工作制定教研计划。

(3) 帮助教研组长学习材料。

2、 指导教师制定本班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及本学期教育工作计划。

(1) 帮助教师正确使用幼儿发展水平评价表,并进行评价工作。

(2) 对评价表进行正确的分析。

(3) 结合各年龄班学期目标和本班幼儿实际,指导教师制定出各年龄班目标。

3、 检查一日生活常规:

(1) 检查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及教师、保育员工作常规执行情况。

(2) 新生班进行常规检查指导。

(3) 检查形式:普通巡视、抽查和跟班检查。

(4) 评出常规较好班进行表扬。

(三) 学期中:

1、 按计划组织实施各项保教计划。

2、 深入班级检查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并给予客观评价。

3、 及时总结保教工作中的经验,给予表扬和推广。

(四) 学期末:

1、 做好教育工作总结及专题总结工作。

(1) 指导教师写教育工作总结及专题总结。

(2) 进行专题总结及存档工作。

(3) 教师教育工作总结与存档工作在放假前完成。

2、 指导教师写幼儿发展情况报告。

3、 对保教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考核。

4、 业务存档。

二、 每周业务工作:

周一:领导会、全园会

周二、周三:检查特色课程的开展;业务学习。

周四:进行教研活动

周五:卫生检查;小结工作。

三、 日安排:

07:50巡视教师接待幼儿入园情况,解答家长问题。

07:50—8:50 巡视幼儿区域活动(冬)或户外活动(夏)的集体活动情况,并进行随时指导。

09:15—9:40 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09:40—10:00巡视检查 幼儿如厕、洗手、喝水情况,做到规范科学。

10:00—11:40 检查户外活动情况或教师备课情况。

11:00—11:25 检查并指导教师教学活动。

11:25—12:20巡视教师餐前、餐中、餐后的组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12:20— 14: 45 巡视幼儿午休情况。

14:45—15:15巡视幼儿午睡起床后洗漱、喝水常规。

15:15—15:45对教师教育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15:50—16:30检查户外活动情况。

16 : 30---17 : 00巡视常规及区域活动。

17:00--- 18: 00 做好离园活动检查。

附:本学期常规及特色工作如下:

一 常规工作

(一)“一日常规”规范化

1.进行一日常规的培训工作,使其规范化。

做好上岗教师一日常规的培训。

2.落实一日常规的指导工作,使其常态化。

(1)检查要勤 包年级领导定期不定时检查。

(2)问题要纠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落实到位。

(3)评价要真 做到日查日评评价真实公正。

3.坚持周计划、周小结工作,使其科学化。

值周领导按照周计划开展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二)教学管理精细化。

1.教育环境

根据保教处月主题教育内容和要求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良好的教育环境。环境布置做到安全性、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

2.班级管理

(1)严禁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2)准时带班,注意观察幼儿,发现异常及时反映。

(3)严进教师在带班期间接打电话或玩手机。

(4)常规管理及组织活动中,发生意外及时采取措施并向领导反映。

3.游戏活动

(1)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供安全丰富的活动材料,提高幼儿技能。

(2)组织幼儿做好活动前的准备,确保安全有序地进行。

(3)教师的穿着便于组织幼儿活动,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4.备课制度

(1)坚持超周备课制度。根据实际科学处理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周五前完成下周教案,保教主任审阅。

(2)拟定主题教学活动。掌握主题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合理确定课时、教学内容、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每周一早上向家长公布教育教学内容。(传统文化课程要标注)

5..教育活动

(1)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课程方案的制定和

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要防止“小学化”。

(2)搞好半日开放的主题活动,遵守活动时间,不随便延长,确保活动效果。

(3)开展“六一”系列活动。每月依据主题开展活动,让传统道德文化在幼儿身上闪光。

(4)组织开展春季运动会。

(4)做好教育个案记录,保教处每月进行检查。

6.计划与总结

(1)幼儿园、教研组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结合本园实际制定全面具体的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

(3)学期结束,幼儿园、教研组根据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教育教学成果、得失,写出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或专题总结。

7. 教研活动

(1)充分发挥教研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落实各项工作要求。

(2)积极承担课题研究并组织实施,根据课题《主体性区域活动的实践和探索》实验

进展情况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3)健全教研网络体系:班级教研、年段教研、园本教研。

(4)围绕教育教学,每周四进行教研且做好教研记录。(记录要求:有时间、内容、教师发言。)

(5)做好观课议课组织安排工作,确保观课议课活动的实效性。

(6)开展“让音乐伴随幼儿成长”教师课堂组织技能活动,为教师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供平台,也为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供机会。

(7)开展3.8节教师爱岗敬业演讲活动。

(8)按照保教处要求完成听课任务,做好听课笔记,保教处进行检查评分。

二 特色工作

(一)艺术为主导

1.挖掘教学资源,使艺术课程多元化。

(1)让音符在幼儿脑海中跳动。

开设韵律、节奏、欣赏等课程,培养幼儿乐感、节奏感。

(2)让美在孩子指尖上流动。

创设手工手艺、米罗可儿等艺术创作。如饭勺、搓衣板、PVC管、羽毛……等。

2.打造艺术课堂,使艺术教育特色化。

创建特色课堂,有舞蹈、合唱、爵士鼓、尤克里里(小吉他)、武术、逻辑狗等。每周二、三下午第二节课进行。

3.开展主题活动,使艺术展示多样化。

主题活动有:“我的好妈妈”等。

(二)运动为亮点

1.体育游戏使幼儿增强体质,享受快乐。

在原有户外体育游戏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幼儿年龄段发展的特点继续进行传统文化运动项目的创编。

2.花样操类使幼儿潜能开发,享受阳光。

改进动感体操,同时进行花样球操的训练。

(三)传统文化为凸显

1.推进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教学。

(1)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传统节日文化主题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

(2)通过搜集整理,探索适合小、中、大班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内容、教法、教

学途径,以补充课程教材的不足。(把握五环节 )

2.进行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教学。(本学期进行礼仪教育)

(1)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有序、守规、合作、谦让、礼貌、等良好品质与行为;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爱清洁、爱护玩具公物、爱护公共环境、爱惜粮食、懂得合作谦让等;在游戏中学会初浅的礼仪常识,培养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2)通过各领域教育活动的实施,可以强化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如语言领域中运用成语故事进行道德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