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华拓网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3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后的临床观察,以期能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3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对其临床治疗,生化指标等进行观察统计,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症状表现复杂,诊断中以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作为较为可靠的指标。结论 目前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要注意用量和方法,避免引起副作用。

标签:AIH 规范治疗;疗效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基于自身免疫反应的慢性、主要以炎症性坏死为病理改变的,病因不明确的肝脏疾病[1]。其主要表现有:肝功酶发生异常、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过高,肝组织细胞发生病理性变化以及发现有循环自身抗体。在过去以往的临床诊断中,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加之诊疗技术落后,导致该病由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资料均来自于我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其诊断标准采用的是2002年由美国肝脏病学会制定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诊疗指南》。患者中男5例,女29例;年龄15~43岁, 平均年龄在35岁。各患者病情1月~2年。平均为11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本次观察知情且获得同意。

1.2方法 首先对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包括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临床指标包含有个人情况、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并发症;实验室指标包括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测定血清含量,免疫球蛋白等进行荧光法检测。具体实施方案如下:起始使用30mg/d剂量的泼尼松,根据患者情况,若联合使用硫唑嘌呤则则在4w内逐渐减量至10mg/d。硫唑嘌呤的用量为50mg/d。若只是单用泼尼松,则起始剂量为40~60mg/d。4w内根据患者情况将至20mg/d。通常来讲,更支持联合治疗的方案,因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有不小的负面反应,可以减少由于糖皮质激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于绝经后的妇女,以及一些患有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统计结果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

2.1一般资料统计 在3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多发现有腹胀、乏力、食欲不振以及黄疸等症状。抗体中也发现ANA和SMA的抗体阳性明显。本组资料发现有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非肝脏的自身免疫疾病并发,见表1。

2.2治疗效果观察 在治疗过程中,本次发现有1例出现有头晕恶心的现象,

还有3例出现了面部浮肿,体重迅速升高的现象,2例出现睡眠质量不高,或者难以入睡的现象。均已经对症下药处理后恢复。3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见表2。

3讨论

目前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因以及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的清楚。目前通常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遗传性,该病可能与人体中白细胞抗原有着关系,②环境影响,由于受到感染、有毒物质、以及部分药物的影响,同时还有交叉抗原的作用,③自身免疫功能发生异常,自身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和体液的免疫调节功能出现了异常等。由于该病在肝脏疾病中发病率并不高。从本组统计数据中发现,AIH病的患者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的女性为较多,但是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说明性激素是造成该病易感的原因。同时肝脏外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状。鉴于该病的治疗现状,我们对到我院就诊的34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采用目前较为标准的规范化治疗技术。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病的体征表现较为复杂。特异性不明显。例如,该病在体征的表现上有很多与病毒性肝炎相似的临床症状,同样出现乏力、发热等。因此从临床体征的表现上很难对该病进行确诊。从生化指标较为可靠的能判断出该病中ALT、ALP、AST等指标表现过高。在患者中还发现部分患者表现有酶学的异常,但是并没有出现显著地球蛋白升高现象,可能由于在就诊期间患者受到发病时间和治疗手段的不同导致出现这一可疑的生化指标,这很易导致误诊的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在现阶段的治疗中,主要还是以免疫抑制剂为主[2,3]。同时一般还要求该病的患者能在活动期多休息,少进行一些体力的劳动,饮食上要主要多补充维生素较多的食物,禁酒等。

参考文献:

[1]邱德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分型和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1999,4.

[2]王晓娣.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1):58-60.

[3]邱德凯,马雄,盛黎.加强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应答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00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