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试卷
安全教育、培训试卷
姓名: 日期: 成绩:
一、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 、 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 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 岗位的 、 和 。
5、三不伤害活动是指:对职工进行 , , 的 安全教育活动。
6、安全检查的方法有 检查、 检查、 检查、 检查。
7、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指的是 不放过、 不放过和 不放过、 不放过。
8、职工:
1
(1)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及 。
,
(2)对 有权拒绝操作。
(3)险情严重时,有权 。
(4)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权提出 和 。
、
(5)有权享有工商保险权力和向本单位提出 要求。
9、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向 或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并做好记录。
10、电气设备维修、检修必须由正式 进行作业。
二、单选题(40分,每题2分)
1、《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从( )起实行
A 2004年1月1日 B 2005年1月1日 C 2004年11月1日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 )和相关操作规程,是生产经营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2
A 规章制度 B 管理制度 C 教育制度
3、依法设置( )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生产经营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之一。
A 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B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C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 )
A 劳动防护用品 B 防暑用品 C 劳动保护用品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单位每年不得少于( )。人员密集场所不得少于( )。
A 二次 B 三次 C 一次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对事故责任的
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
A 消极和对抗 B 隐瞒和拖延 C 阻挠和干涉
3
7、安全培训对哪些人员比较重要( )
A、管理人员 B、工人 C、以上两类人员都同样重要
8、企业经理、厂长对企业的安全生产 。( )
A、负全面负责 B、负主要责任 C、不负责任
9、工人有权拒绝 的指令。( )
A、违章作业 B、班组长 C、安全人员
10、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A、启蒙教育 B、厂级教育 C、礼仪教育
11、安全色中的 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规定。( )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12、 是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的有效措施。( )
A、实践锻炼 B、加强批评 C、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13、企业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应该是 。
4
A、生产部主管 B、安全部主管 C、厂长(经理)
14、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规定,管生产必须管 。
A、安全 B、效益 C、生活
15、消防工作应贯彻 的方针。
A、安全生产,人人有则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6、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查领导、查思想、 、查管理和查隐患。A、查帐目 B、查制度 C、查技术
17、查事故隐患就是要查安全管理漏洞、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A、家属工作的配合 B、人的不安全思想 C、物的不安全状态
18、 下面人员中 需要接受安全培训。
A、管理人员 B、工人 C、以上两类人员都同样需要
19、 应当参与事故预防工作和担当责任。
5
A、用人单位 B、工人本身 C、用人单位和工人本身两方面
20、劳动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 。
A、停止其原工作 B、解除劳动合同 C、另行安排工作
三、多选题 (20分,每题5分)
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 ),
形成包括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
A 责任人员 B 责任内容 C 考核要求
2、( )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
出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任何方式封闭生产经营场 所或堵塞员工宿舍的出口。
A 生产经营场所 B 员工宿舍 C 劳动合同
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按照事故报告程序应当迅速( ),并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1小时内如实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政府其它有关部门。
A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B 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6
C 防止事故的扩大 D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单位负责人对事故情况不得(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要善保管有关证物。
A 隐瞒不报 B 谎报 C 拖延不报 D 不报
四、判断题(正确的“√”错误的“×”) (20分,每题4分)
1、安全警示标志应当明显,保持完好,便于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识别。( )
2、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储存区域之间应当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
3、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4、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货币形式或其它物品替代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 )
5、施工单位可以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