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 2 1.1编写目的 .................................................................................................................................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 2 2用途 ............................................................................................................................................... 2 2.1功能......................................................................................................................................... 2 2.2性能......................................................................................................................................... 2 2.2.1精度 .................................................................................................................................. 3 2.2.2时间特性 .......................................................................................................................... 3 2.2.3灵活性 .............................................................................................................................. 4 2.3安全保密 ................................................................................................................................. 4 3运行环境 ....................................................................................................................................... 4 3.1硬设备..................................................................................................................................... 4 3.2支持软件 ................................................................................................................................. 4 3.3数据结构 ................................................................................................................................. 4 4使用过程 ....................................................................................................................................... 5 4.1安装与初始化 ......................................................................................................................... 5 4.2输入......................................................................................................................................... 5 4.2.1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 ...................................................................................................... 5 4.2.2输入格式 .......................................................................................................................... 6 4.2.3输入举例 .......................................................................................................................... 6 4.3输出对每项输出作出说明 ..................................................................................................... 6 4.3.1输出数据的现实背景 ...................................................................................................... 6 4.3.2输出格式 .......................................................................................................................... 6 4.3.3输出举例 .......................................................................................................................... 6 4.4文卷查询 ................................................................................................................................. 7 4.5出错处理和恢复 ..................................................................................................................... 7 4.6终端操作 ................................................................................................................................. 7
1
用户手册(GB8567——88)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用户手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一个使用指南,以便为首次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说明使用方法,以及给已经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1.2背景
a. b. c. d.
本项目的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提出者:《软件工程》课程教师——丁华锋 本项目的开发者:宾亚、刘飞、谭艳 本项目的使用者:读者、图书管理员
1.3定义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Windows 2000/2003/XP:运行环境 ASP:软件开发语言
Macromedia Dreamweaver 8:开发工具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5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 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4版
2用途
2.1功能
该系统主要有三个大的模块:管理员、读者、游客,各自根据不同的权限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相应的模块,其中每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管理员模块主要包括:个人资料、图书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其中各个子模
2
块的主要内容是:个人资料包括查询个人基本资料以及修改密码;图书管理包括查看全部图书,查看图书时可以对图书的一些基本信息进行修改以及删除图书,还可以根据图书的分类来查看图书以及修改和删除图书分类,根据图书的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范围、出版日期来查询图书,添加图书分类,根据分类的id号来删除图书分类,添加图书,删除图书,查看图书借出情况,查看是否超期,是否交了罚金,以及进行还书等操作;用户管理主要包括用户借书、用户还书,可以输入用户id和图书id进行借、还书操作,用户管理可以进行删除、修改、锁定、添加用户等操作,管理员管理可以进行删除、修改密码、添加管理员等操作,查看超期用户;数据库管理包括备份和还原操作。
读者模块主要包括:个人资料和图书管理。其中个人资料包括查看个人资料、我的借书情况、查看消息以及修改密码,图书管理包括查看全部图书也可以根据图书的分类来查看图书,然后可以根据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范围、出版日期等条件来查询图书。
游客模块主要就是图书管理,包括查看全部图书,根据图书的分类查看图书,根据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范围、出版日期等条件来查询图书。
2.2性能 2.2.1精度
各项输入数据的精度要求:
admin表中id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name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pwd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
book表中id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booktype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publishing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bookmoney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pdate的数据类型是datetime,长度为8;bookname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num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
booktype表中id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booktype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
loans表中uid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bid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time的数据类型是datetime,长度为8;loan_的数据类型是bit,长度为1。
msg表中content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uid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id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
u表中id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name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pwd的数据类型是nvarchar,长度为50;lock的数据类型是bit,长度为1;loan_num的数据类型是int,长度为4。
2.2.2时间特性
本系统比较小,所以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传输、转换时间、计算时间等各种时间延迟都比较小,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各种延迟时间一般都在1~3秒之内。
3
2.2.3灵活性
本系统的操作方式简单,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另外在运行环境、结果精度、时间特性等方面有所变化的情况下适应能力都比较强。
2.3安全保密
本系统在进入系统之前要判别用户的权限,只有具有相应权限,并且在密码和用户名都正确的条件下用户才能进入相应的子系统然后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游客只能进行图书的查询操作。
3运行环境
3.1硬设备
服务器
处理器(CPU):Pentium 900M (推荐Pentium 4 1.2G) 内存容量(RAM):至少256M(推荐 512M) 客户端
处理器(CPU):Pentium 133M 或更高 内存容量(RAM):M或更高
3.2支持软件
数据库服务器端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配置TCP/IP协议 Web服务器端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Internet 信息服务(IIS)6.0管理器
开发环境:Dreamweaver,配置TCP/IP协议 客户端
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2003/XP
Web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5.0以上或Netscape 4.0以上以及各种浏览器,配置TCP/IP协议
3.3数据结构
本系统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所需要的数据表
4
有:用户表admin,存储图书的表book,存储图书类型的表booktype,借书表loans,消息表msg,用户表u。
4使用过程
该图书管理系统同系统的输入源机构、输出接收机构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读者信息管理员图书信息读者情况图书情况借还书信息图书管理系统图书查询条件图书信息图书查询条件借阅查询条件图书信息读者借阅情况普通用户游客
4.1安装与初始化
该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如果该网站被挂到了网上,则只要输入该网站的网址既可进入该系统;如果没有被挂到网上则只要用Sql Server 2000还原数据库,用IIS建立虚拟目录既可进入该系统。
4.2输入
4.2.1输入数据的现实背景
首先管理员、普通用户、游客各自根据自己的权限及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该系统,游客可以注册成普通用户后登陆该系统进行借书操作。
对于图书的入库操作由管理员手工录入。
5
4.2.2输入格式
对于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数字,没有特别要求;在图书查询中价格范围规定在1—999元之间,图书修改中出版日期格式为 2010-1-1,其他输入信息没有特殊规定。
4.2.3输入举例
例如用户名可以为admin,密码为admin;也可以用户名为1,密码为1;图书查询信息中价格范围输入为23—49元;图书修改中出版日期格式为 2010-1-1。
4.3输出对每项输出作出说明 4.3.1输出数据的现实背景
个人资料是便于用户查询自己的资料,以及修改相应信息;图书信息是便于用户查询图书的信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借阅等操作;图书分类信息便于管理员管理图书、用户查询图书;统计超期用户是便于管理员对用户借还书的管理;数据的备份和还原是便于管理员对图书数据的管理。
4.3.2输出格式
管理员个人资料输出包括用户名和密码;普通用户个人资料输出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用户状态、借书数目、我的信箱;图书查询输出信息包括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数量、出版日期、以及相应的操作;统计超期用户输出信息包括用户id、用户名、所借图书、图书所属分类、超期时间、罚金、以及相应的操作。
4.3.3输出举例
管理员个人资料输出信息如下:
普通用户个人资料输出信息如下:
6
查看全部图书输出信息如下:
统计图书超期用户输出信息如下:
4.4文卷查询
该图书管理系统含有的查询功能是图书查询,可以根据书名、分类、出版社、价格范围、出版日期等条件来查询所需的图书,也可以不填写完所有的信息,比如可以只根据书名来查询图书。
4.5出错处理和恢复
在使用的过程中如遇到编码的问题,开发人员应该无偿为用户修改编码;同时,如果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操作方式等也可以咨询开发人员。
4.6终端操作
该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B/S模式,只要在连接上因特网的计算机上输入该系统的网址就可以访问该系统。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