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老人与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 2、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小说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让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学会坚强、勇敢、永不言弃的精神;
2、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2、细读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二)教学难点:小说的象征意味;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方法
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教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看了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亮剑》没?作品中的主人公李云龙论述什么是“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何等的凛然,何等的决绝,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气魄!”,这种精神的代表即是李云龙。“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争,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有满腔的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要敢于亮出自己的剑„„
这种“亮剑”精神好不好?牛不牛逼?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著名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
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提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在黑板上写课题和作者,幻灯片展示)
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梳理情节内容。 (幻灯片展示) 二、作家作品 1、关于生平
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一天夜里,他被炸成重伤,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0余块。大战结束后,他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他身上至死还留下一些无法取出的弹片。他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1944年,他随美机赴德轰炸时,因飞机失事,造成脑震荡。1944年底,他随军深入法国内地,两度受伤。
海明威酷爱斗牛和渔猎。有一次,他差点被公牛挑死,后在打猎时被飞出的流弹击伤眼睛,飞机失事时又被烧伤。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用枪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2、关于作品
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战地钟声》)《乞力马扎罗的雪》等。《太阳照常升起》是他的成名作,书中所描述的人们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3、关于文风
他的文风“简洁明快”,俗称“电报式”,他擅长于用极精炼的语言塑造人物。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笔下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最为典型。用他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他本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的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海明威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那独特的风格和“硬
汉”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补充:冰山原则”
---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了情感,而情感之中蕴涵着思想。诚然,就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这四个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强调了情感和思想的含蓄性。
(幻灯片展示)
三、课文生字词
鲭qīng鲨 攮nǎng 吞噬shì 鳐yáo鱼 蹂躏róu lìn 榫sǔn头
攒cuán些力气(聚集 集中 拼凑) 攒zǎn钱 (积聚 储蓄) 四、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了解故事梗概,复述情节
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地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在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得很远,在海上,他和这条鱼周旋了三天两夜,终于叉中了它,终于捕到了一条比船还大、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
本文节选的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2、梳理课文情节
迅速给全文各段落标上序号
(1)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几个回合的较量?具体的对象是什么? (2)在老人与鲨鱼的这几个回合的较量中,老人用到了哪些工具及使用结果?斗争的结果怎么样?大马林鱼又怎样了? B、分组,分配任务 第一小组(1--29段) 第二小组(30--47段) 第四小组(55--82段) 第五小组(83--97段)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 次 次 次 次 搏斗对象 第三小组(48--54段) 工具 鲨鱼是否被打 快速读课文,完成表格 结败 局 大马林 (幻灯片展示) 鱼情况
(3)选五个同学口填表格,并简练概括每一回合的精彩的斗争过程。
第 第二
课时
一、课前导入
台湾青年作家李湃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在想,男人的骨子里缺少一点什么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海明威。” 那这骨子里缺少的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地亚哥这位男子汉的骨子里有什么?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情节内容。
2.分析人物“硬汉”形象。 (幻灯片展示) 3. 揣摩小说的象征意味。 二、把握故事情节
上节课,给同学们留下了几个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1、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几个回合的较量?具体的对象是什么?
明确:五个回合。分别是与一条鲭鲨鱼斗、与两条铲鼻鲨鱼斗、与一条犁头鲨鱼斗、与两条星鲨鱼斗、与成群结队的鲨鱼斗。(五个部分)
2、在老人与鲨鱼的这五个回合的较量中,老人用到了哪些工具及其使用结果?斗争的结果怎么样?大马林鱼又怎样了?
选五个同学口填表格,并简练概括每一回合较量的精彩的斗争过程。
老师出示概括例句,再请四位同学们来概括后四回合。 例如:
第一回合:写老人第一次和鲭鲨搏斗的情景。那是一条巨大的鲭鲨,它凭借灵敏的嗅觉嗅出了鱼的踪迹,游得迅速无比,身子强健,战斗武器好,毫无畏惧且为所欲为。面对这强大的对手,老人虽然不抱多大的希望,但是他有坚强的决心。他鼓起全身的气力,用染血的手,用鱼叉十分准确的“攮”中了鲨鱼的脑子。
虽然“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但是鲨鱼最终“肚皮朝天”“慢慢地沉了下去”。 3、在整个过程的斗争时老人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明确:老人手受伤 ---→老人手淌血---→老人累乏 ---→ 老人手活活地痛
---→ 老人极疲乏
4、老人是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明确: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5、斗争的一方是年老体衰的老人,另一方是接二连三的鲨鱼。那鲨鱼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和老人斗争的?学生找出对鲨鱼的描写并概括其特征。
明确: 速度快 嗅觉灵敏 身子强健 战斗武器好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6、如此精细的描写鲨鱼的凶残特征有何作用?
明确: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反衬老人的勇敢、智慧。
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形象。小说中有不少地方都极力描写鲨鱼的勇猛、凶狠,从而衬托出老人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 补 充:
反衬,即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借助于对立面之强弱来烘托主体性格之强弱。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 三、分析人物形象
1、老人愿意和鲨鱼搏斗吗?他是怎么想的?找出文中精彩的内心独白,分析这些内心独白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文中有五次搏斗前与后老人的内心独白。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老师出示两个例句,同学们再结合文中独白自由概括人物形象。
明 确:
(1)不能够阻止他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他。(毫不屈服 充满自信) (2)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极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他更聪明。(高度自信 斗志旺盛) (3)是把一个人养活一整个冬天的鱼啊。别那样想吧。歇一歇,把你的手弄好,守住剩下来的鱼肉。(接受现实 开创未来)
(4)这一会他们可把我打败了。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浆,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想法去揍死他们。(坚韧无畏 经验丰富)
(5)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不过,也许他们还要向我扑来吧。可是,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一件武器,怎么去对付他们呢?(处乱不惊 思考对策) (6)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没有半点儿损伤,只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永不气馁 充满希望)
„„
2、学生活动:(1)个人总结(结合斗争的过程、老人的内心独白)
(2)个人将自己结果前后左右交换,互相对比补充。 (3)请三名同学说说你眼中的桑地亚哥形象。
桑迪亚哥是一个----------------------------------- 的硬汉形象 。 桑迪亚哥是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但自信、勇敢、坚强、永不屈服 、永不放弃、敢于抗争、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形象! 硬汉宣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桑地亚哥 3、有人说,老人成功了,有人说,老人失败了,你认为老人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老人与海》是勇者的颂歌还是失败者的悲歌?请说明理由。
明确:失败者,奋斗两天却一无所获。
成功者,老人在不断的挑战中,战胜自我,精神上的胜利者。
示例一:《老人与海》是失败者的悲歌。 示例二:《老人与海》是勇者的颂歌。
4、海明威大量使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把作品的思想高度抽象化,吸引读者去探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冰山原则)。请谈谈小说中的大海、老人、马林鱼和鲨鱼各象征了什么?(分组讨论、总结) 明 确:
象征手法:
大海 → 物质世界 人生舞台
老人 → 人类 硬汉精神 (幻灯片展示)
马林鱼 → 自然的壮观与伟大 理想目标
鲨鱼 → 社会邪恶势力 挫折厄运 老人的悲剧形象:象征海明威的人生 大海:海明威生存环境的象征
总之,小说运用深刻的象征涵盖了整部作品丰富的主题思想,赋予老人、大海、马林鱼、鲨鱼等以丰富的寓意。简洁而深蕴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冰山风格的完整体现,构成了独具海明威风格的艺术世界。 四、拓展训练
写一段你对桑地亚哥的评价,或给你的人生启示。
第三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 学习目标:
1、海明威作品的“电报式风格”的体现。 2、中外文学形象比较。
二、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
海明威曾经对《老人与海》的原稿进行了两百多次的校阅,正如他自己所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么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然而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的部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单纯而集中。
(2)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内心独白。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这种描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便会过电一般油然而生出同样的感觉,同惊惧,
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3)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三、拓展延伸 中外文学形象比较 1、国民形象比较。
(1)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顽强坚韧、自尊自强富有探索开拓精神。 画出优点,影响国民。无意而为之 (2)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懦弱卑琐、封闭保守又愚昧无知的懦夫。 画出缺陷,改造国民。有意而不为。 2、英雄形象比较。
金庸笔下的中国式英雄和海明威式的英雄。 四、课后阅读整部小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