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收款项融资的会计处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应收账款融资发展迅速,成为企 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重要方式。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应收 款项融资的会计处理,一起来看看吧:
应收款项融资是一种以应收账款为工具为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式, 也是一种债权融资形式。主要有应收账款抵借和应收账款出售两种形 式。应收账款抵借是指企业以其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向银 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由于现行会计准则未对该 项业务作出具体的账务处理规定,给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带来很大不 便。对于应收账款抵借,目前国内会计界的普遍做法是保留原有应收账 款科目金额不变,取得和偿还抵借款通过短期借款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应收账款出售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让授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由其向客户 收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应收账款出售分为附追索权应收账款出售和无追 索权应收账款出售两种情况。现举例说明。 一、应收款项融资会计核算
【例 1】甲企业 2007 年 1 月 1 日以应收账款 1 万元向乙银行借 得 7000 元,借款月利率为 8%。2007 年 4 月 1 日,甲企业收到抵借账 款中一客户账款 4000 元,甲企业于当日将账款 4000 元连同利息一起归 还银行。借款合同规定:已抵借应收账款仍由甲企业进行收账工作。 (1)2007 年 1 月 1 日甲 GS 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7000 贷:短期借款乙银行 7000 (2)2007 年 4 月 1 日甲 GS 收到客户的账款时: 借:银行存款 4000 贷:应收账款 4000
(3)甲企业归还银行借款 4000 元和利息 168 元(7000 乘以 8%乘以 3)。
借:短期借款乙银行 4000 财务费用 168 贷:银行存款 4168
【例】甲企业 2006 年 1 月 1 日将应收账款 50000 元以无追索权 出售给乙银行,乙银行按应收账款总额收取 5%的手续费和 10%的预留 余款。甲企业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1)2006 年 1 月 1 日将应收账款出售给乙银行,取得全部出售款 时:
借:银行存款 42500 其他应收款 5000 财务费用 2500 贷:应收账款 50000
我国现行准则规定:企业收回或处置应收款项时,按取得的价款 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当期损益。
(2)2006 年 4 月 30 日收到银行通知共收回 49000 元,发生现金折 扣 2000 元,坏账损失 1000 元,其中坏账损失由企业承担。 借:管理费用 1000 财务费用 2000 贷:其他应收款 3000
(3)2006 年 5 月 1 日,甲企业与乙银行进行结算,甲企业收到暂 扣款结余款项 2000 元(5000-1000-2000)。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二、应收款项融资问题及建议
第一,在应收账款抵借业务中,取得和偿还抵借款通过短期借款 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短期借款用以核算企业向银行 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 1 年以下(含 1 年)的各种借款。然而, 企业销售货物产生的应收账款账龄很可能超过一年。当应收账款的账龄 超过一年时,用短期借款进行会计核算,不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此 外,由于发生应收账款抵借时,应收账款科目金额不变,这将导致企业 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资产虚增。违背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因此,企业应增 设抵借应收账款科目,进行应收账款抵借时,借记抵借应收账款,并冲 减应收账款科目金额。在收到和偿还抵借款时,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进 行核算。这样就可以使资产负债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应收账款抵借情况。 再者。这一列示方法与西方常用的做法一致。笔者认为,通过设置抵借 应收账款科目来进行应收账款抵借业务核算,在该科目下设置应收账款 抵借进行明细核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更能反映业务流程,且充分体现了 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
第二,《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企业已将金 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人方的,应当终止确认 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 负债表内予以转销。应用指南规定: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转移金融资 产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 方,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笔者认为,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 并没有将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收购方。因此在该方式下,应收 账款出售时,不能终止确认应收账款。企业在对附追索权应收账款出售 时的会计处理可以借鉴应收账款抵借业务的相关做法。企业可以在相关 会计科目下设置附追索权对该项业务进行明细核算。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