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word版)

来源:华拓网
 2015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与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本民族的传统和他民族传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新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有删改)

1. 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C.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D.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胡适的新诗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D.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了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的巨大差异,但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B.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余,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荆①,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①荆:即指楚。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是:这样 B. 大怒,自驰如频阳 如:像、似 C.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 谢:道歉 D.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竟:竟然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B.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C.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D.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秦国想攻打楚国,李信要求的军队人数比王翦要求的少,秦王就认为毫无战功的李信勇敢而屡立战功的王翦年老胆怯,于是派李信出征。

B.王翦不被信任重用,于是称病回老家养老,后来李信兵败,秦王亲自去请王翦统率军队,王翦推辞不过最终复出,要求带六十万大军出征。

C.王翦把六十万军队都带去攻打楚国,出征前后多次向秦王请封良田美宅,因为他知道秦王残暴又多疑,这样做是为了消除秦王对他的怀疑。

D.王翦他带兵抵达战场后,不理会楚军的屡次挑战,坚守不出,让士兵充分休整,最终趁楚军撤退时击败了他们,接着乘胜追击,最终灭了楚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4分)

课内文言翻译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①水满陂②,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塘:堤岸。②陂(bēi):池塘。

8.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4分)

9.本诗前两句的写景极有特色,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至少两处)。(4分)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沁园春·长沙》中“ , ”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⑵《记念刘和珍君》第四节中“ , ; , 。”表明了军人凶残,文人嚣张,这种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让鲁迅先生悲愤地喊出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⑶在《荆轲刺秦王》中 “ , ”描写了前来为荆轲送行的人听到高渐离和荆轲慷慨悲歌后的反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

百岁开一话杨绛 (黄薇)

2012年的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的101岁生日。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杨绛与朋友一起北上,当时大家都考上了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但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当借读生。当年3月初,杨绛去看望老朋友孙令衔,孙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钟书。当时两人只是匆匆一见,甚至没说一句话,但当下都彼此难忘。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在工字厅相会。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杨绛的同乡费孝通暗恋着杨绛,对此自是很失望,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现实。费老直到晚年作文时,还把杨绛称为自己的初恋女友。杨绛直言:“费的初恋不是我的初恋。”彻底撇清为暗恋一场。钱钟书去世后,费孝通去拜访杨绛,送他下楼时,杨绛一语双关:“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1935年7月13日,钱钟书与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府举行了结婚仪式。随后,钱钟书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奖学金,杨绛毫不犹豫地中断清华学业,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钱的母亲感慨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锺书痴人痴福。” 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钟书为妻子写下这样无匹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有段名言:“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倒也无人打扰。

钱钟书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下边一角贴了张小字报澄清辩诬。这下群众炸窝了,身为“牛鬼蛇神”的杨绛,还敢贴小字报申辩!她立刻被揪到千人大会上批斗示众。杨绛在被问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时,她跺着脚,激动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这“金刚怒目”的一面,让许多人刮目相看。

1969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安排杨绛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总是笑嘻嘻的。

其实十年“文革”,钱杨夫妇备受折磨:杨绛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而在此期间,钱钟书仍写出了宏大精深的传世之作《管锥编》,杨绛也完成了译著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八卷本《唐吉诃德》。

八年后从干校回来,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很喜欢,曾对它下了十六字考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1958年,47岁的杨绛,利用大会小会间隙,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打算从原文翻译《唐吉诃德》。译稿历经“文革”的摧残,“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最后“九死一生”,逃过劫难。1978年4月,杨绛翻译的《唐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

写于1980年的《洗澡》,是杨绛迄今为止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洗澡”是建国初“三反”运动中的专有名词,指的是知识分子需要对自己思想“肮脏”面彻底“清洗”。这部18万字的小说被施蛰存誉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1994年,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媛也病中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钱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而时隔4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

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也被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也于2011年面世!

杨绛有篇散文名为《隐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钱钟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隐于世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

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九十岁寿辰时,她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她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原载《文史参考》,有删节)

11.下列对全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A.这篇文章语言华丽,契合了杨绛先生的高贵精神。

B.杨绛先生送别费孝通先生下楼时说“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意在暗讽费孝通暗恋杨绛先生是何等执迷不悟。

C.杨绛先生以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奠定了她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D.“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这里正面表现了杨绛先生的才女贤妻良母的特性。

E.杨绛先生和谁都不争,和谁争她都不屑,表现了她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高贵品质。 12.请简析杨绛先生在“文革”十年中表现出来的精神。(4分)

13.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说的“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请问杨绛先生是如何“打扫现场”的?(4分)

14杨绛先生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结合文本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杨绛先生的不争精神的?(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1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巴金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他与夫人萧珊相濡以沫....28年,从未吵过一次架,在艰难的岁月里互相支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持,互相关怀。

B.年逾八旬的楼老师博闻强识、反应敏捷,不仅对文化领域的问题,而且对时政与经济问题,都能够言简....意赅地一语中的。

C.既然我们两个意见不一致,就没有必要再往一块走了,以后我们只能是秋毫无犯。 ....

D.山东泰安市泰山公安分局的两名民警和一名协警在与持枪暴徒斗争中,壮烈牺牲,人们从中看到了危难时刻殒身不恤的公安精神。 ....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之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发表,轰动诗坛,从此,虽然中国的艺术界少了一位画家,却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C.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英雄。 D.荆轲刺秦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认为荆轲是一位勇士,虽刺秦失败,但也凸显了不怕牺牲的精神。但也有人认为荆轲刺秦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17、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两句话。要求:1、体现景点和意象的特征;2、句式一致;3、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分)

雨巷 康桥 橘子洲 大堰河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40分)

十六七岁,这是一个令人羡慕又让人担忧的年龄。青春的激情带有几分单纯,求新的热望夹杂着一份冲动。有时热情似火,有时心静如水;有时迷茫似雾,有时开阔如海;冲动而又热忱,复杂而又单纯,容易沮丧而又很快兴奋,这就是十六七岁的我们。十六七岁,这是一道青春的门槛就横在我们的眼前。 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有过怎样感人的经历,你见过怎样的动人的风景,你又有怎样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呢?请以“青春的门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高一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1. D (“倡导传统主义”属偷换概念,应为“接通传统”)

2. D (传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此处绝对化了) 3. B (东西方诗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等方面看法不同造成的,此处因果倒置 4、C分析:结合语境A.是:正确B.如:到C.谢:道歉D.竟:最终

5、 C.分析:这里可根据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

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果是叙述性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如是说理性文章,则要弄明白谈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根据大意即可划分。“李信”、“蒙恬”、“信”、“鄢”、“郢”人名或地名;“攻”、“破”、“引”、“会”、“随”、“杀”谓语动词;“于是”、“三日三夜”另起话题。

6、A分析: A项“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李信并非毫无战功,他曾经率领前人追击燕军,并抓获燕太子丹。

7、1、我不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自坚”、“顾”“坐”,句意,各1分)

2、(我)派遣军队把手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发生)意外变故啊!(“所以”、“出入”、“非常”,句意,各1分)

8、幽静美丽、饶有生活情趣的晚村暮色图景,(描绘画面略),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之情。(描绘画面,答出乡村晚归或乡村暮色,给1分;答出特点: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给1分;情感2分)

9、①用“满”字写出青草茂盛,池水盈盈,生机一片; ②“衔”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③ “浸”生动地描绘出了落日和山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答出两点就给4分) 10.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⑴ CE(A项“语言华丽”应为“语言平易”。B项“暗讽”“执迷不悟”言重了。D项“正面表现”应为“侧面表现”。)

12①乐观豁达:被剃“阴阳头”。赶做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被分配洗厕所,把厕所擦得焕然一新;看管菜园,依旧看书,平时总是笑嘻嘻的。②勇于斗争:为钱钟书澄清辩诬,批斗会上据理力争,金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刚怒目。③坚韧顽强:“九死一生”逃过劫难,从原文翻译了《堂吉诃德》。(意思对即可)(4分) 13①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篇》。②出版了散文集《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③整理出版了钱钟书手稿笔记。(4分)

14示列:我认为杨绛先生的“不争”的精神具体表现在面对逆境泰然处之,不追求名利。

(2分)①面对逆境泰然处之,被当作“牛鬼蛇神”剃“阴阳头”, 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把污垢重重的厕所擦得焕然一新,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并坐在上面看书;年近六十被下放干校,她总是笑嘻嘻地坚持学习;“文革”中备受折磨时仍坚持完成译著《堂吉诃德》。(1分)②不追求名利。她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低调至极,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采访;钱钟书去世后,她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九十岁寿辰时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避寿”。(1分)正因为“不争”,杨绛先生才活出了智慧,精彩,成功,长寿。面对纷繁的现实生活,我们也要学习杨绛先生的“不争”,在困境中泰然处之,不汲汲于名利,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才能活出真我,发展自我。(2分)

15、C(C.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此处望文生义。A.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B.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D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用作定语,褒义词) 16. C A、中途易辙,删去“使之”。B、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中国的艺术界”之后。D、主客颠倒,应为“大家对于荆轲刺秦并不陌生”或“荆轲刺秦对于大家来说”

17、(6分) 示例:1、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2、雨巷,你的凄婉迷离,你的幽怨冷漠,不正好应和了我彷徨的心境吗?

18.写作提示:青春之美,美在青春之容貌,青春之活力,青春之思想,青春之情感。站在青春的门槛前,你可以回忆往昔的纯真岁月,留恋那美丽的童年少年时光;你也可以张望成人世界的精彩,表达对成熟的渴望;你可以描绘壮丽的人生蓝图,喊一声青春的号子;你也可以评说青春的意义和价值,抒发将青春献给祖国的豪情壮志„„一次追求,一段困苦,一阵迷惘,一份惊喜„„ 文言翻译备选:

王翦频阳东乡人。少时就喜欢兵法,长大后为秦始皇效力。始皇十一年(前236),王翦带兵

攻打赵国的阏与,不仅攻陷了它,还一连拿下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前229),王翦领兵攻打赵国。一年多就攻取了赵国,赵王投降,赵国各地全部被平定,设置为郡。第二年,燕国派荆轲到秦国谋杀秦王,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国。燕王喜逃往辽东,王翦终于平定了燕国都城蓟胜利而回。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贵攻击楚国,楚兵战败。掉过头来再进击魏国,魏王投降,最后平定了魏国各地。

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楚国大将项燕大败李信部队,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进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 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对抗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www.dz101.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