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化课堂结构 让识字教学更高效

来源:华拓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化课堂结构 让识字教学更高效

作者:沈风艳

来源:《学周刊·中旬刊》2014年第11期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中要做到以生为本,优化课堂结构,开展“整体识字”教学,注重识字过程,扩充课堂深度与广度,做到优化与高效二者合一。本文将对这些进行分析。

关键词: 以生为本 整体识字 拓宽外延 独立识字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段话把识字的地位和重要性讲得非常清楚。不能识字、不会识字,将严重阻碍阅读和写作的发展。教师要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以生为本,开展“整体识字”,并注重识字过程,突破课堂局限,扩充课堂深度与广度,做到优化与高效二者合一。

一、以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整体识字”教学使用的教材包括人教版语文教材,还有与之配套的《新语文主题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等。教师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一篇或多篇,或一单元的整体识字,将课堂分为“检测—识字—再检测”三大模块。整个教学过程从篇到句、词、字,再由字、词、句到篇,呈回旋上升的趋势,采用“先读书、后识字、读中识字、整体识字”的策略。 (一)模块一:检测——关注学生认知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品味的提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极其重视,入学前不识字、新课前不了解生字的学生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教师仍然认为教材“生字表”上规定的就是“生字”,识字课中依旧“从头开始”,要求全体学生“步调一致”地去认汉字,写汉字。学生的认知前提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个性需求没有得到张扬与满足,造成了识字课堂耗时费力、效率低下。

为使识字课堂更高效,识字目标与内容的确立很重要。课前必须对学生已有的识字情况进行检测,做到心中有数。检测方法很多:将生字制成“清单”,要求学生将认识的字加上拼音,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利用默写来检测会写的字;或者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在句段的阅读中检测学生的已知情况……无论使用哪一种检测方法都要做到简单高效。检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捕捉并汇总共性问题,让识字课堂更有针对性。 (二)模块二:识字——语境中习得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整体识字”课堂教学采取随文识字与整体识字同步进行的方法,本着“识字与读文紧密结合,先读书,后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坚持在读中识字。整堂课分为五个环节:(1)读课文,文中识字。学生在文中圈画出生字或生词,连同句子读通读熟。(2)读句子,句中识字。引导学生朗读带生字、词的句子。(3)读词语,词中识字。从句中抽出“生词”认读,接着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教学中,采用齐读、开火车读,赛读、小老师带读等形式认读生字,在“读”中纠正识字错误。(4)交流识字方法。以学生“自主识字”为宗旨,自由交流汇报,张扬学生的识字个性。(5)变换语境识字。“带文识字”鼓励学生将学到的识字方法运用到认识《新语文主题阅读》课文中生字的识记中,既提高了识字量,又巩固和拓展了识字方法,实现了主题阅读“提高阅读量和阅读质量”的目标。“自编语段识字”是将所学生字、词编成儿歌或短文供学生朗读、背诵,再一次创造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机会。例如:教学《美丽的小路》时,我创编了第一首儿歌,内容与原文相符,既达到了巩固生字的目的,又整体回归了课文。接着创编了第二首《扫雪》,将本课生字尽可能多的编写到另外一种语境中,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感悟理解字义,巩固识记。这种做法巩固了识字,达到了检测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无痕的引导为今后的习作作好了铺垫。 (三)模块三:再检测——识字的巩固提升

识字后的检测设计要体现层次性、阶梯性、多样性。检测内容采取游戏的方式,本着由字词到句段的思路设计,还要发挥小组合作、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生生检测,共编小语段,将学到的生字激活。

二、拓展空间,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成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崔峦老师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要使学生乐于识字,主动识字,识字教学必须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多角度、多层面为学生打开“识字”的大门,拓展识字空间。 (一)每日诵读让识字更丰富

每日诵读活动为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诵读内容广泛:《弟子规》《增广贤文》《校本教材经典诵读》《成语故事》、现代美文诗歌、中外名著……教师可以根据年级、学生实际将内容按月、周编排并做好诵读识字计划,同时对学生的识字积累定期检查、引导、汇总、激励,使诵读识字持之以恒。

结合每日诵读,把诵读内容和课外读物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开展“亲子阅读”,并鼓励他们做好阅读记录。让阅读识字发展到每个家庭,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二)每周实践活动让识字更精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每周一次的“识字”实践活动,把学生识字引向了广阔的生活空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如“介绍我的新同学”“动物运动会”“名人知多少”“自选超市”“我的第一本书”等识字活动会让识字更精彩。 为了让学生坚持在生活中识字,可以鼓励学生自制“识字小本”,精心设计封皮并注明:识字大王×××。识字小本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1)记字。课文中认识的,课外阅读时认识的,看电视时、走在大街上认识的都可以记录。(2)画图。爱画画的学生可将自己认识的字画成图画,并在旁边注明内容。(3)剪贴。将喜欢的内容剪下来贴在本子上随时阅读。(4)摘抄名言警句、美文佳段都要摘抄下来。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展示、阅览、评比。“识字小本”让学生在自我成就和彼此激励中增加了识字乐趣,丰富了课余生活,一批“识字新星”“识字大王”脱颖而出。

(三)每月过级比赛让识字更有方向

为巩固和检测学生识字情况,每月要进行“识字过级比赛”。比赛内容包括所学三本教材中的生字和每月活动中认识的字,分为“会认字”和“会写字”两部分。教师每月按学习进度将生字汇总后分出等级,学新单元之前发放最初级识字内容,将任务前置,激励学生主动识字,经测试过级之后,才能发放下一级识字,以此类推。过级后颁发“识字过级A卡、AA卡、AAA卡”。卡片积累到一定数量后颁发神秘礼品。一张卡片看似微不足道,而在小学生眼中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它给小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力量。

识字能力的培养重在方法得当,识字能力的提高贵在坚持不懈。优化课堂结构,让识字课堂更高效是我们长期坚持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