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1
2
3
4
5
6
7
8
嘉兴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2017.6)
本卷共19个选择题,其中1~13题每小题2分,14~19题每小题3分,共44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A 2 B 12 D 3 A 13 C 4 C 14 C 5 C 15 D 6 D 16 B 7 A 17 B 8 D 18 D 9 D 19 B 10 B - - 1.C (A河埠bù头,B当dànɡ真, 埋mán怨)
2.B(A风糜——风靡,C漉漉——辘辘,D纷至踏来——纷至沓来)
3.A(简洁:一般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直截了当或简便快捷。琢磨:思索,考虑;捉摸:猜测,预料,且多用于否定句中。所以:表因果关系;然而:表转折关系) 4.C(“耸人听闻”是指故意说夸大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强调有意为之;此处应用“骇人听闻”) 5.C(A搭配不当,“困难”和“最低”不能搭配;B语序不当,“广泛”放在“征求”前;D介宾短语在句首,导致主语缺失)
6.D(“村道”对应“土井”,再对应“乡村的粗茶淡饭”,“长弄和街梢”对应“青砖砌成的老井”,再对应古镇,“商邑和闹市”对应“朱漆的水井”,再对应“旺阜”) 7.A(是拟人。其余是比喻)
8.D(A带有威胁口气;B带有命令口气,不够礼貌;C中“敝校”的说法不符合校友身份,应改为“母校”)
9.D(A引号内的句号去掉,B约数间不能用顿号,C已经写成的论文题目用书名号)
10.B(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为……而悲,为动用法;C项,使……屈身,使动用法;D项,驻军,名词作动词)
11. A(“不行”是指不上路,不同于现在“不能”的意思;“根本”指根,不同于现在的副词用法;“可怜”是“可惜”的意思,不同于今天的“值得同情”的意思) 12.D(宾语前置句)
13. C(“大王不取也”应译为:大王不要采取这种做法)
14.C(曲解文意,原文中章太炎批评的是曾国藩,曾国藩认为《史记》大半是寓言)
15.D(A项张冠李戴,应该是《左传》家重视文录,《公羊》家重视口说;B项误解文意,原文是说“有人开始以征实的要求来检视小说”,不能认为是“后来逐渐具备了征实的特点”;C项无中生有,“讲史演义在话本基础上增强小说的纪实性”在文中没有依据) 16.B(“真实写出”不对,这只是作者看到“长江”“好竹”的想象之语)
9
17.B(封,疆界)
18.D(其,表商量语气,其余为代词) 19.B (应该是对秦、晋、郑三国的形势分析) 20.(2分)沈从文 边城
21.(4分)(1)奈何取之尽锱铢 (2)斯固百世之遇也 (3)乱红飞过秋千去
(4)卷起千堆雪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2.(3分)两个“忙”字都写出了王夫人在听了贾母的话后行动的迅速(1分),突出了王夫人对贾母的遵从(1分),也显示了贾母在贾府的地位最高(1分)。(意思对即可)
23.(3分)(1)等级森严。王夫人、王熙凤、李氏伺候贾母吃饭各有分工;三春姐妹座位有讲究;吃饭时无人敢说话。(2)生活奢华。伺候的媳妇、丫鬟、杂役很多。(3)礼节繁复。从饭后漱口中可以看出来。(每点1分,大意相近即可)
24.(4分)选文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谨慎小心(1分)。(1)动作描写,仔细看别人的做法后再做、“推让”后方告座等(1分);(2)心理描写,虽然觉得贾府的许多事情不合父亲的教诲,仍都改过来(1分);(3)语言描写,贾母问念何书,低调地回答“只刚念‘四书’”(1分)(若只回答方法,不结合内容分析,酌情扣分)
25.(40分)期望值0.75。文体为记叙文
审题参考:可以写世间万事万物留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深刻的回忆,也可以写自己留在岁月中的一些难以忘怀的事情。事情可以令自己愉快的,也可以是令自己怅惘的。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