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案

来源:华拓网


【课 题】: 开国大典(第 1 节)

【学情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能根据顺序给文章分段。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能描述开国大典顺序并分段,自己归纳各段大意。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讲授

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预习课文,把生字注音及组词,并查找与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播放国歌引入

同学们,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听着这雄壮的歌曲,老师眼前不由浮现出了新中国刚成立的场景。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八年的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对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人们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三、检查预习

四、自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语。

2、交流汇报。

(1)出示生词:生合作标注拼音、组词,回答问题。

(2)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3)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会场——典礼——阅兵——游行队伍

师生交流,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五、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读。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1)成员多——大典

创设情境:

假如此时你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开国大典的成员吗?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介绍。

句式: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现在我正站在开国大典的会场中心,典礼还没有开始,参加开国大典的,有……

(2)主席台的布置——大典

介绍主席台的布置

(3)人数多、来得早、次序好、热情高——大典

指导朗读:

此时,群众的心情多么急切,多么喜悦,谁来读读这一部分?

六、小组讨论,找出文中描写热闹场面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巩固练习】生字组词

四:【复习归纳】总结延伸

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让我们一起期待着大典的到来吧!

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场

典礼

阅兵

游行

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教学反馈:

课题: 开国大典 第1节

班级: 姓名: 成绩:

【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交流·评价:

交流完成生字词注音及组词 新知·巩固·展示

评价:

协( ) 檐( ) 钮( ) 泽( )

胁( ) 瞻( ) 扭( ) 择( )

宣( ) 帜( ) 袖( ) 徐( )

喧( ) 织( ) 抽( ) 除( ) 评价:

训练·拓展·提高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汇集 聚集

(1)几个人( )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诞生 出生

(1)小明于1989年6月1日( )了。

(2)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

3.肃立 站立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 ),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他( )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评价:

纠错·归纳·整理

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