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来源:华拓网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一、 课程编号:

二、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

三、 学时:64 学分:4 讲课学时:48 课内上机学时:16 四、 先修课程要求:无

五、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六、 适用年级:1年级 七、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系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开设的一门语言类基础课,以标准C为授课语言,属于必修课性质,是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可以独立编写代码,并能调试、测试程序,获得预期的结果。在学生获得编程兴趣的基础上,最终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从而为后续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 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1章 程序设计和C语言

(一)理论教学内容

1.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概念; 2.C语言的发展及特点;

3.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及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4.程序设计的任务。 (二)实践教学内容

Visual Studio 6.0集成开发环境下编辑、编译和运行C程序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要求

1

1.了解C语言的发展和特点; 2.掌握C程序的一般书写形式;

3. 掌握在Visual Studio 6.0集成开发环境下建立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四)重点

1. C程序的一般书写形式;

2. 在Visual Studio 6.0集成开发环境下建立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第2章 算法——程序的灵魂

(一)理论教学内容

1.算法的概念及简单算法举例; 2.表示算法的各种方法; 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践教学内容 无

(三)要求

掌握算法的流程图表示方法。

第3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顺序程序设计举例;

2.数据的表现形式及其运算:标识符、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基本数据类型中的整型、单精度实型、双精度实型、字符型常量和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运算符和表达式;

3.C语句的作用和分类;赋值语句; 4.数据的输入输出 (二)实践教学内容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 (三)要求

1.理解变量的物理本质; 2.掌握基本的数据类型; 3.掌握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 (四)重点

2

1.基本数据类型

2.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格式输入与输出。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理论教学内容 1.选择结构和条件判断; 2.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3.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4.选择结构的嵌套及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二)实践教学内容

if语句、switch语句的使用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三)要求

1.掌握逻辑运算的基本方法,学会逻辑表达式的求解; 2.掌握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的用法; 3.掌握if、switch语句的用法。 (四)重点

1. 逻辑表达式的求解,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的用法; 2. if、switch语句的用法。 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理论教学内容

1.使用循环的必要性及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2.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3.循环的嵌套和几种循环的比较;

4.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的语法和用法; 5.循环控程序举例。 (二)实践教学内容

1.while、do-while和for语句构成的循环程序以及循环的嵌套使用; 2.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使用; 3.循环结构程序编写、调试与运行。 (三)要求

3

1.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 、for语句的用法; 2.掌握break语句与continue语句的用法和循环的嵌套; (四)重点

1.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的用法,循环的嵌套; 2.用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改变循环执行的状态。 第6章 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3.字符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二)实践教学内容

1.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使用; 2.字符数组、字符串处理函数的使用; (三)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字符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2.熟悉二维数组和字符串处理函数的使用。 (四)重点

一维数组、字符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第7章 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以及函数的返回值; 2.函数调用的方式、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传递; 3.数组作函数的参数; 4.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5.变量的存储方式和生存期; 6.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

2.函数的调用和参数的传递; 3.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使用。

4

(三)要求

1.掌握函数的概念、定义和调用的方法; 2.掌握函数嵌套调用的方法;

3.掌握函数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以及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传递; 4.掌握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概念; 5.了解变量的存储方式和生存期。 (四)重点

1.函数的概念、定义和调用的方法; 2.函数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3.函数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以及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传递。 第8章 善于利用指针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指针变量的定义、引用以及作为函数的参数;

2.数组元素的指针,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和多维数组; 3.用数组名作函数的参数; 4.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

5.指向函数的指针和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6.指针数组和多重指针。 (二)实践教学内容 1.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

2.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3.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三)要求

1.掌握指针和间接访问的概念,会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 2.能正确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3.能正确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4.了解指向指针的指针的用法。 (四)重点

1.定义和使用指针变量;

2.数组元素的指针,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和多维数组;

5

3.通过指针引用字符串。 第9章 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

(一)理论教学内容 1.定义和使用结构体变量; 2.使用结构体数组; 3.结构体指针和链表操作; 4.共用体和枚举类型。 (二)实践教学内容

1.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应用; 3.链表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三)要求

1.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应用; 3.了解链表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四)重点

1.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2.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应用。 第10章 对文件的输入输出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文件、文件名、文件的分类、文件缓冲区和文件指针; 2.打开和关闭文件;

3.顺序读写和随机读写数据文件。 (二)实践教学内容

1.使用文件操作函数实现对文件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 2.对数据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 (三)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指针的概念;

2.学会使用文件操作函数实现对文件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 3.学会对数据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

6

(四)重点

用文件操作函数实现对文件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

九、 学时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和C语言 算法——程序的灵魂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之一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利用数组处理批量数据 用函数实现模块化程序设计 善于利用指针 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 对文件的输入输出 总复习 学时 讲授 上机 2 2 4 4 4 4 6 10 6 4 2 2 2 2 2 2 2 2 2 十、 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2)要求

每次上机完成规定的作业,按要求提交上机报告到相应的ftp服务器。

7

实验名称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数组 函数 指针 用户自己建立数据类型 上机学时 2 2 2 2 2 2 2 2 备注 综合性 十一、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十二、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 第四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二)参考书

1. 严蔚敏、吴伟民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 史济建等编.《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