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广办武元中学
刘荣俊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把下列一段文字正确规范的抄写在田字格内(
3分)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小憩( qì).B、纳罕( hàn ).C、辜负( gū).D、沉淀( dìng ).A、庸碌B、啜泣C、糟蹋D、宽恕
隐秘迂回骚扰纹理
昂首(áng ).
瞬间( shùn ).
迸溅( bang ).伫立( zhù).
茁壮训诫卑微收敛
)(2分)
瘦骨嶙峋( lín ).
头晕目眩( xuàn ).忍俊不禁( jìn ).仙露琼浆( jiāng ).
3、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怡然自得心惊肉跳峰围蝶阵盘虬卧龙)(2分)
4、下列加点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的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C、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D、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的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的对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无偿提供给全国基层艺术院团演出。
B、我们虽然至今还不能够弄清“莫扎特效应”的奥秘是什么,但是莫扎特音乐在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C、在上海国际汽车展上,国产新车不断层出不穷,其中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有十多种,是历届车展中最多的。
D、自今年二月份中国十部委联合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以来,中国共取缔了八千六百多家黑网吧,严查了一批违法接纳未成人进入网吧。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
)(2分)
A、文化部将出资购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儿童剧目的著作权,
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B、“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C、“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D、“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7、名著阅读(3分)
冰心于l923年发表的两部诗集是_______、________,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8、综合性学习(5分)
(1)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
)(3分)
。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2)把下列句子的正确句序写在横线上
(2分)
(2分)
请仿照下面句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
,
;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9、、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5)_______________,赚得行人空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6)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二、阅读(43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答题(
6分)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0、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3分)
东栏梨花
11、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1分)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4)[戒]警告。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孟子辍然中止(.(3)对曰:“有所失,复得。”(.
)
(2)何为中止(..
)(4)其母引刀裂其织(.
2分)
))
矣。
【注释】(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諠 ]xāun,遗忘。
13、在文中找出与下面加点的字是同义词的填在括号里((1)有所失,复得()(2)以此戒之()..1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下车引之 D、自是之后
1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一个什么道理?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
3分)
(三)
阅读小思的《蝉》,完成下面16-19题。(12分)
蝉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
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
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6、文章开头用____和____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厌恶态度,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3分)
17、下列选项中概括文章中有关蝉的认识不准确的一项是(A、蝉的生命短暂,只能活一个夏天。
B、蝉的躯体小,但发声器很发达,它的叫声使人心烦。C、蝉从幼虫成长到秋天鸣叫之前,在泥土中孕育了十七年。D、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时就开始了。
18、“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与作用?(3分)
19、文章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斜阳”和“秋风”?
(3分)
)(3分)
(四)阅读《大地的耳朵》,完成20~24题。(14分)大地的耳朵
(1)小时,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2)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3)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4)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5)弟弟鹦赋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6)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7)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8)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9)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地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
(10)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
a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
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但又绝对没有脂肪的那种油腻感,这
(11)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12)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13)一日,我b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14)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15)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20、从文章的开头来看,说“我”和弟弟小时候对冬菇的讨厌,表现在:(2分)(1)(2)。21、结合全文来看,文章开头写对冬菇的讨厌,其作用是:(2分)(1)(2)。22、文章用“聪明”、“慧黠”来形容母亲,你认为母亲的聪明慧黠表现在哪里?(3分)
23、冬菇如此美味,但在第11段中作者却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这是为什么?(3分)
24、本文通过对吃冬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2分)
25、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中a、b两处都用到“刻意”一词:母亲“刻意”夹冬菇和“我”“刻意”夹冬菇,其动机完全是一样的。
B、第10段中画线句意在表明妈妈做的“冬菇焖鸡”不仅鲜美爽口,而且味道独特。
C、第11段中“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一句,说明吃冬菇确实使人听觉敏锐,从而印证了母亲的话。
D、全文以冬菇为线索,情节完整地记叙了“我”童年时吃冬菇的事。语言华丽而富于哲理,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三、作文(50分)
26、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蹒跚学步,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帮父母做家务,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略 2、A3、C 4、B 5、A 6、D7、《繁星》《春水》泰戈尔 8、(1)、C (2) 示例:读书,让我们拥有崭新的发现;读书,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9、略
二、阅读(43分)
(一) 10、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11、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二) 12、(1),,的样子
(2)为什么
(3)回答
(4)拿,拿起 13、
使
(1)諠(2)是 14、D 15、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要分心孟子从小养成了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
孟母三迁
“为什么要中
附译文: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
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那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三) 16、很烦
何必
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后文赞美蝉做铺垫
17、B 表现了蝉
18、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7”年和“一个夏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的生命意义,热爱生命 19、这两个词表现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在这样的景象里蝉充满生机的叫声与之产生了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它的钦佩之情(四)20、(1)嫌冬菇的样子丑(2)不喜欢吃(每小题1分,计2分。意符即可)
21、a.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与下文形成鲜明的对比b.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c.为下文写“我们”喜欢吃冬菇作铺垫d.为刻画善良聪明的母亲形象服务(每空1分,计2分。任选其二,意符即可)
22、母亲用“冬菇像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这样美丽的谎言巧妙地改变了我们对冬菇的印象,让我们也喜欢吃冬菇。(3分。不求文字统一,意思符合即可)
23、因为“我”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和叫人恶心的言谈。(3分。不求文字统一,意符即可)
24、a.对善良聪明的母亲的钦佩、感激和赞美对快乐、纯洁、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念(2分。不求文字统一,任选其一即可)25、 B(2分)三、作文(50分)26、略。
b.对温馨的伦常亲情的怀念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