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线工作法”开展方法及常见问题探讨

来源:华拓网
第l2卷(2010年第1期) 电力安全技术 Z “一 专 线互 , , 、-'●_ 作 珐"开 展 浇 及常见问题探讨 一李党学 (昭通供电局,云南昭通 657000) [摘 要]结合南方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措施,依据几年来践行“一 线工作法”的实践经验,从“一线工作法”的重要性、实践方法及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了电力系统中保证安全生产、降低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一线工作法”;安全生产;实践方法;典型问题 “一线工作法”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深 深刻的了解。了解了这些情况,有利于各级管理人 入工作现场,通过全过程跟踪现场工作情况,发现 员扩展工作思路,调整工作节奏,制定、修编出能 一线工作中的亮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 更好地结合工作实际的制度和规定,做好生产服务 实际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固化优良方法,改善不 和指导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足之处的一种工作方法。“一线工作法”对电力系统 1.2 了解一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的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若长期得 1 “一线工作法”的重要性 不到解决,将会直接导致事故发生。而这些问题只 有通过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深入工作现场,跟踪主要 2008一o6一l4,某电网公司某供电局发生了一起 工作环节,才能真正地被发现,然后得到及时的解 恶性误操作事故。按照该供电局《各级生产管理人 决和防范。如果不深人一线工作现场,不但不能发 员现场到位标准》规定,在这次生产中,应到位人 现现场问题,基本的工作流程也有可能被遗忘。在 员为副总工程师、生技和安监主任、专责、调度所 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制度和规定不具备可操作 所长或主任工程师,但实际到位人员仅为工程部专 性,更不会对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甚至还会制 责、变管所变电专责。在事故发生后,供电局进行 约安全生产,给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 了深刻反思,吸取了事故教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3 加深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感情 加大了管理人员对“一线工作法”开展情况的监控 电力系统的生产是团队合作的过程,管理人员 力度。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一线工作法”开展后的 和一线工作人员,都在这个团队中发挥着重要作 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安全生产形势有了很大的 用。由于分工不同,在日常的工作中接触较少,缺 改变。“一线工作法”具有以下一些重要作用。 乏沟通,导致了两者之间在感情上存在距离。一线 1.1了解一线工作情况 工作人员不敢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发现的问题及 通过“一线工作法”的执行,各级人员,尤其 时地向管理人员反映,而这些问题又正是制约工作 是管理人员对电力生产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将会有 效率提高,影响工作安全的关键l生问题。但由于施 的正确性,负荷电流的大小至少要能够满足测量仪 3结束语 ’ 器的精度。抄录的数据必须和实际系统运行下潮流 相吻合。 电流,电压回路,若有隐患将直接危及电网主 ②二次电流实测:以经检查正确的母线电压 设备稳定运行。近年来电网建设提速,必须加强施 做参考相量,测量并记录各相电流大小、相位。 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和试验流程,确保保护装置 ③检查装置内部采样信息,包括大小、相角 正确动作,各种测量信息准确无误。 及差流(压)等。 参考文献: ④分析数据,画出六角图,判断变比,相序, l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一 极性,差流(压)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装置内部应与 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分析结果一致。 (收稿日期:2009—07—11) 一9一 Z 电力安全技术 第12卷(2010年第l期) 工及管理人员的职业身份不一致,为两者之间的信 息交流设置了一道屏障,这道屏障制约着安全生产 的良性发展。所以,只有通过多到工作场地,多与 一线员工沟通,拉近距离,才能逐步打破这道屏障。 1.4发现一线工作中的人才 在生产管理人员中,不缺乏资深的理论家,但 缺少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作为职能管理人员, 发现人才并将其应用在适当的岗位是事关企业前途 命运的大事。在科技不断飞跃发展的时代,企业的 发展和竞争,已经演变成了人才的发展和竞争。只 有通过“一线工作法”,发现人才,做到人尽其才, 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1.5落实相应工作 电力系统中的任何一次人为责任事故,最终都 会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环节中找到问题。在电力系 统的生产流程中,都包含着执行、监督、检查、总 结这几个环节。这个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落实不到 位,都将造成工作的不完善,实现不了预期目的。在 这几个环节中,执行环节是一个起始环节,若执行 环节出了问题,将直接导致安全生产的事故。要保 证这个环节的落实,只有通过各级人员到现场的监 督督促。这样方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减少安 全风险。此外监督、检查、总结这3个环节的落实 也要通过深入现场,不断督促,才能执行到位。 2 “一线工作法”的实践方法 2.1 以制度保障 一线工作是电力生产活动的主体部分,也是直 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所在,所以应将工作的 重心放在一线工作现场。为了保证一线工作法的有 效开展,作为电力企业,应充分发挥电力企业的有 令必行、令行禁止的特点,从制度上规定和要求相 应人员开展“一线工作法”,做到有理有节,以制度 督促各级人员深人工作现场。 2.2 制定相应人员的到位标准 面对日益庞大复杂的电网运行,电力系统要进 行的工作较多,而管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不可能 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应该结合工作特点,根据工 作对电网的影响程度、存在的风险大小等情况,制 定“一线工作法”的到位标准,从整体上保证重要 的工作现场有合适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技术监督、 指导。针对不同工作,结合其性质及风险,规定各 级人员应到位的工作场地,为各级人员到场提供依 一9一 据,也为对不到场人员进行考核提供考核依据。 2.3职责上应主次分明 电力生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合作性,在每个 工作现场,不同的专业管理部门应从自身分管的角 度和范围来看待工作,找到影响工作安全的问题, 及时纠正,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这是最主要的 目的。如在倒闸操作中,安监、生计、变电的相关 管理人员到现场后的主要工作是,对倒闸操作的全 过程进行跟踪,及时纠正可能引发事故的错误行为。 如果这时候,把主要精力放在卫生不好,物品摆放 不整齐这些事情上,明显是主次不分的作法。 2.4灵活的工作方法 在电力系统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 料之外的突发事件,也会碰到不同个性的工作人 员。针对这些情况,应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不能 一概而论,否则将会因工作方法不恰当,给工作带 来额外的风险。如在倒闸操作中,肯定会存在一些 小的不规范行为,如唱票复诵声音比较小、绝缘手 套使用不规范。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操作过程 中发现这些小问题,应待操作结束后再与员工进行 交流,这样效果会更好。如当时就制止操作,指责 批评,值班员的操作思路将被打断,使整个操作变 得不连贯,这样反而会影响操作安全。在工作中,应 针对实际工作情况,采用灵活的工作方法。 2.5按风险划定到位的现场 制定相应人员的到位标准以后,对“一线工作 法”的开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到位标准的规 定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工作中,还应结合 实际工作风险,通过对人员技术水平、政治环境、设 备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灵活调整工作现场,而 不是死板执行标准。如220 kV线路和35 kV线路工 作,由于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别以及其他重要活动开 展需保供电,这时35 kV这个工作场地的风险及影 响都比220kV更大。这就需要灵活调整,到风险较 大的地方去,而不是死板执行标准。 3 “一线工作法”中的典型问题防范及处理 在践行“一线工作法”的过程中,由于不同人 员的思想观念、立场角度不一样,也会导致一些问 题的出现,现场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一些问题。 3.1思想意识不端正 ‘ 意识决定行动,这在“一线工作法”中具有重 要的意义。在践行“一线工作法”时,首先就是要 第12卷(2010年第1期) 电力安全技术 切实搞好电厂的安全与应怠管理 杨大伟 (深圳南天电力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 [摘 要]从应急管理网络、应急预案、应急物资、事故应急演习等方面论述了某电厂在实际工作中如 何搞好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通过实例说明了应急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并且提出了在电厂安全与 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应急;安全;管理 电力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当 l 建立全厂的事故应急管理网络 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要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降至最低程度,就必须建立一整套事故应急管理机 建立以电厂安全第一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 制,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反应队伍,做 为首的,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作,以各 好事故应急物资储备,经常进行事故应急演习,锻 相关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参加的事故应急组织网络 炼和检验队伍,及时修订预案。只有这样,在事故 ——公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值长在事故现场 发生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从容应对。这里根据某 的实际指挥权。 电厂在建立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 公司领导在制订规章制度,在人、财、物上给 阐述,探讨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方法。 予应急支持和保障;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日常的总 端正思想,杜绝官僚主义的出现,否则将会适得其 点的偏移。现在许多生产基层都在反映工作票办理 反,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时间过长,实际工作时间远远少于计划工作时间的 3.2工作中没有大局观念 问题。一份工作票在办理过程中,办理人员没有把 在电力生产的协作过程中,会有不同部门、不 精力放在安全措施是否完备、工作过程中的危险点 同专业的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如果这些人员 分析控制是否完善这些关键点上,而是将大量的时 能够协调得当、配合默契的话,将会对工作的正常 间放在了工作票的错字、语言描述是否恰当这些问 进行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这些人员,不从 题上。这样就会出现工作票填写人与许可人、现场 大局出发,仅从自身的工作方便角度来处理事情, 管理人员的理解偏差而耽误工作票的办理时间。 就会给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5权威观念 3.3“到场就是到位”的错误观点 一线工作在实施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作 管理人员开展“一线工作法”的目的是,通过 为管理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应该认真对待,以标准 亲自参与到工作中,真正了解一线工作的实施过 为依据,同时也应注意保护、尊重一线工作人员的 程,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电力系统安全 自尊心和积极性。要杜绝自己就是权威这种思想观 生产的关键问题所在,并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但 念,在处理解决问题时以标准和规定为依据,认真 在“一线工作法”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管理 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不能有自己说了算的思想,将 人员把“一线工作法”看成是一种应付的现象。 错误的行为强加给一线工作人员。 3.4“挑刺儿”的错误观念 总之,“一线工作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 开展“一线工作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工 行动,也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精华所在。应该通过“一 作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工作中,这个目的有时会被 线工作法”的开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 无限扩大,导致有些管理人员到了现场,竭尽所能 终使生产管理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了如指掌,实现 的挑毛病。一旦出现问题就不断借题发挥,将一线 对电力生产安全过程的可控、在控。 员工批评得一无是处,这样将导致一线员工工作重 (收稿日期:2009 07 16) 一9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