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方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16级8班刘惜学
一个清晨,青年和老人在操场上跑步,老人总是被年青人甩掉,当青年又一次要超过老人时,老人问他路的远方是什么,青年回答是生命的尽头。“那为什么要跑那么快?”老人回道。这是《意林》中的故事。
路的远方,何尝不是生命的尽头?
冬天的一个中午,太阳照在地上,一个乞丐,衣衫褴褛,厚厚的大衣包裹着整个身体。他盘坐在地上,端着一个缺边的碗,双手不停地上下颤动着,无助空洞的眼神似乎充满苦衷。我走向他,递给了他一元钱,他立刻点头弯腰地向我道谢。无意间,我的眼光扫到了他大衣下残疾的双腿和一块带轮子的木板,哦,原来他没有双腿。他的下半生将如何度过?他的路,该如何往前走?他的远方是否是一片黑暗?我望向远方,突然有了救死扶伤的想法。
路,要慢慢走,走得快了,不远处就是生命的尽头。这是祖父告诉我的。我曾经照看过祖父,在医院里。各种各样的病人让我感到生命的脆弱,于是我又涌出了那个想法:做一名医生。
起初,“医生”这个词是我最不想听到的,更不用说做这个职业了。爸爸总告诉我,做医生未来的生活、就业都有保障,而我真想做医生时却又不是来自爸爸的劝说。
想不起哪一年,我们去了四川,一个灾区。只是路过那里去西藏,却没想到老天有意将我们留下。那里有几家医院,不太富裕,很简朴,走进去,没有一点光彩,黑暗笼罩着打点滴的病人,昏昏欲睡;墙角里的孩子蜷缩着,非常警惕地望着我们。整个病房的人都无精打采。
突然想起爸爸跟我说过的一件关于我的事情:那年我五岁,那个周末我执意不肯去学舞蹈,爸爸以为我只是小孩子的任性,坚决要让我去,任凭我怎么哭喊都不松口。直到我哭得没了动静,爸爸和妈妈才真得慌了。他们把我匆匆抱到医院急救室,医生只是例行公事地给排在前边的一个普通病人看病,而那时我已经休克了,爸爸疯狂地抓起那个大夫让他看我的已经因晕厥而变得紫红的脸,他才着了急,为我做处理。“你那差点就完了!”每每谈起,爸爸都会心有余悸。也就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硬逼我做过什么事情。--------我的历险改变了他的固执。
而对于我,每当听他说起这件事,却更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暗暗地执着,我告诉爸爸:将来我要做医生。
远方是理想变现的地方,只要认定了方向,便不用着急,只需一步步地,坚定地,走向他。
(指导教师:肖永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