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81 更新时间:2009-9-16
《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传感技术/压电式传感器/transducer technology 课程编码:08443608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范围: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类专业
学分数:2.5 先选课程:大学物理、电子技术、电气测量 学时数:45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0 审核方式:考试 制定日期:2000-02-02 制定单位:电子信息工程系 审核者: 执笔者:
一、 教学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传感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先导专业课。它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提供必要专业知识。
(二) 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将使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学生掌握传感技术中必要的专业知识,它涵盖了运动控制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中常见的传感器的原理、方法和转换电路等内容。
(三)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 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在《传感技术》课之前需要先修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电子技术》等。它为后续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奠定了基础知识。
(五)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徐科军主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参考书:林德杰等编,电气测量技术(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何道清编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二、 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一) 教学内容
1、 自动检测技术和传感器概述,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2、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4、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5、 电动势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6、 温度检测。 7、 电动检测的新发展及共性技术。 (二) 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应变式传感器、自动式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温度检测系统的热电阻式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自动测试技术的误差修正方法。 三、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章 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主要内容 绪论 自动检测技术概论 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应变式传感器 压阻式传感器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电感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 压磁式传感器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使用讲 实 讨 习 课 其 小 的多授 验 论 题 外 它 计 媒体35 10 0 0 * 0 45 手段 3 讲授 4 2 讲授 8 6 讲授 5 讲授 电动势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磁电式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 温度检测 第概述 六热电阻式传感器 章 热电偶传感器 非接触式测温 第自动检测的新发展及共性技术 九系统误差的数字修正方法 5 2 讲授 6 讲授 4 讲授 章 随机误差的数字滤波方法 四、 课内实践教学大纲 (一) 本实验课的性质、目的 传感技术实验是一门专业实验课。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来掌握非电量电测技术、测量仪器仪表基本结构原理、传感器结构原理、传感器特性与标定、应用、测量连接电路、数据采集等实验技巧,数据处理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踏实细致的实验作风;开发学生的创新、应用与动手能力。 (二) 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是基于“传感技术”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电阻式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差动变面积电容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等常见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特性。 (三) 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 1、 掌握非电量电气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会用仪器进行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2、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结构、性能及测定方法,能独立进行测量电路连接及数据采集; (四) 实验项目的设置 序 实验 每组 实验 实验 实验 主要内容、主要实验项目 号 学时 人数 类别 类型 要求 仪器设备 金属箔式应变片四ZCY—1传感器实验证1 臂电桥的静态位移2 2 专业 必做 验装置、计算机性 性能 采集系统 ZCY—1传感器实金属应变片、单桥、验证2 2 2 专业 必做 验装置、计算机半桥、全桥比较 性 采集系统 ZCY—1传感器实差动变压器式电感验证3 2 2 专业 必做 验装置、计算机传感器的性能 性 采集系统 ZCY—1传感器实差动变面积式电容验证4 2 2 专业 必做 验装置、计算机传感器实验 性 采集系统 ZCY—1传感器实电涡流式传感器实验证5 2 2 专业 必做 验装置、计算机验 性 采集系统 ZCY—1传感器实霍尔式传感器的特设计6 2 2 专业 必做 验装置、计算机性——直流激励 性 采集系统 (五) 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 根据学生做实验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分。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
(六)指导书: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电子工程系《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