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教育学生
用“爱”教育学生
我的经验是对待学困生 ,首先要抱正确的态度,要正确地看待和估价问题学生。他们的“后进”并非一成不变,在他们身上也会有潜在的闪光点。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寻找和挖掘其上进的火花。一旦发现,就要充分肯定,大力扶植。要尽一切可能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调整心理状态,使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得到发扬光大。
爱心是开启学困生心灵的钥匙。任何一个班级总会出现学困生,只不过班与班之间学困生的水平有所不同而已。显然,教学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学困生。
我班有一个典型的学困生。因为父母离异,缺少家庭的关爱,在校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不服班干部管理,甚至顶撞老师。吸烟、打架样样都干。平时看到谁不顺眼,轻则张口就骂,重则拳脚相加。上课吹口哨,扰乱课堂秩序,下课纠集一伙“哥们儿“寻衅滋事。同学们敢怒而不敢言。任课老师们说他是一匹害群之马。
对于这名学困生,我从没有放弃,没有严惩。首先采取了与他交朋友和他多接触,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一起参加他喜欢的活动,有时间主动叫他打乒乓球,使他从不愿意接近我逐渐变为愿意亲近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我与他一起散步。交谈中,他终于向我道出了他“野”的缘由。原来由于父母离异,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他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抹不掉的被遗弃的自卑感。于是,从父母离异开始,他就厌学,进而逃学,上课捣乱。老师批评他,责骂他,他当耳边风;到他家告状,更使他对学校、老师怀恨在心。每当见到别的孩子跟父母在一起快乐的情景时,他就心生妒嫉,进而产生仇恨。症结找到后,我就抓住时机,
给他讲历史名人的成长过程和英雄事迹,我还抓住他爱好体育活动、爱看课外书籍、对某些事敢于直抒己见的优点,引导他把自己的才干贡献出来,为班集体服务。在我的动员下,学生们选他当了副班长,负责纪律工作。我时常把一些与他的身世相同或类似的成功名人的事例讲给他听,使他从中得到安慰,受到鼓舞,慢慢地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认识。为了使他在学习上尽快赶上来,我帮他制定了补习计划,他一有进步我就及时表扬。在我循循善诱的教育和耐心诚恳的感化下,他不仅学习刻苦努力,而且对班级纪律工作也尽心尽力,昔日的学困生转化成了优秀班干部,可见爱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上都早已知道了这些道理,但只有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体验了,才明白这些是真道理。许多教师认为,对学生的尊重和爱应该表现在行为中,无须说出来,总有一天学生会理解的。其实不然,哪位教师不想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可孩子真正理解大人用心的有几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爱,然而只有当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他们才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从而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如果做老师的都能理解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唤醒孩子们的自信心,那么教育的目的不就容易实现了吗?
尊重和爱护,是转化问题学生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类似的学困生,切不可动辄批评、指责,更不能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伤了他的自尊心,结果往往会适得相反。相反,我们用慈母般的爱去温暖他那颗冷却了的心,去启迪他的灵魂,使他重新燃起上进的火花。
实践证明,师爱是无价之宝,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