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蛋白饲料
包括油料作物榨油后的饼粕类(5-10-0000)、豆科籽实类(5-09-0000)、农副产品类5-06-0000和糟渣类(5-11-0000)。这类饲料的营养特点为:蛋白质含量较高,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较低。粗脂肪含量变化大,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基本上与谷类籽实近似,饼粕类要高些。故能值与中等能量饲料相似。矿物质含量与谷类近似,钙少磷多,且主要是植酸磷。维生素含量与谷类近似,B族维生素较丰富,而维生素A、D较缺乏。其营养价值随原料的种类、加工工艺有很大差异。一些豆科籽实、饼粕类饲料中还含有抗营养因子,影响其饲喂价值。
一、大豆饼粕
大豆饼粕是大豆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经压榨提油后的饼状副产品称作豆饼;经浸提脱脂后的碎片或粉状副产品称豆粕。大豆饼粕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多、范围最广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其粗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一般为40%以上,必需氨基酸含量也相应提高,脂肪含量大大减少,有效能值降低,其他成分含量略有增加。此外,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主产区为北方地区,以黑龙江、吉林产量最高。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大豆饼粕的粗纤维含量不高,主要来自大豆皮。粗纤维分别为4.8%、4.0%~5.2%,无氮浸出物分别为30.7%、31.296~31.8%,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及多糖类,淀粉含量低,故所含可利用能量较低,这也是其他饼粕类饲料的共同点。大豆饼粕依加工方式不同,脂肪含量也不同。一般来说,压榨饼残留脂肪较多,故能值较高,浸提粕残留脂肪少,比饼类能值低。
(2)大豆饼粕粗蛋白质含量高,消化率也高。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1.8%、44.0%~47.9%,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组成合理。赖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是所有饼粕类饲料中含量最高者,赖氨酸含量是棉籽饼、菜籽饼、花生饼的2倍左右。赖氨酸与精氨酸以及异亮氨酸与亮氨酸的比值恰当。此外,色氨酸和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与玉米等谷实类饲料配伍可起到互补作用。大豆饼粕的缺点是蛋氨酸含量不足,略低于菜籽饼粕和葵花仁饼粕,略高于棉仁饼粕和花生饼粕。
(3)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磷多属于植酸磷,约占61%。大豆饼粕中矿物质含量分别为钙0.31%、0.33%~0.34%,总磷0.50%、0.62%~0.65%,非植酸磷0.25%、0.18%~0.19%。维生素中,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少,烟酸和泛酸含量稍多,胆碱含量丰富,达2200~2800mg/kg。
(4)大豆饼粕生喂时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大豆凝集素(SBA)、脲酶、大豆抗原等抗营养因子,适口性差,消化率低,饲后有胰腺肥大增生、腹泻,生长抑制等现象,但在110℃下加热三分钟即可灭活,所以尽量避免使用生豆粕。
2.饲用价值
(1)大豆饼粕适量添加蛋氨酸后,即是鸡饲料的最好蛋白质来源,任何生产阶段的家禽都可使用,尤其对雏鸡的效果更为明显,是其他饼粕难于取代的。与大量玉米和少量鱼粉配伍,特别适于家禽的氨基酸营养需要。但加热不足的大豆饼粕可导致家禽腹泻、胰脏肿大,发育受阻,对雏鸡影响尤甚,蛋鸡产蛋大幅度下降。
(2)大豆饼粕同样是猪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各阶段中都可使用。对肉猪、种猪的适口性好但饲喂时要防止过食。在人工代乳料和仔猪补料中用量应加以限制,以10%以内为
宜,或饲喂熟化的脱皮大豆粕效果较好。
(3)大豆饼粕也是反刍动物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各阶段中都可使用,适口性好,长期使用不必担心厌食问题,采食太多会有软便现象,但不致引起腹泻。牛可有效地利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大豆粕,含油脂较多的豆饼对奶牛有催乳效果。在人工代乳料和开食料中用量应加以限制。对成年反刍动物来说要控制其在饲粮中的用量,以免造成蛋白质利用率降低。
(4)一般草食性及杂食性鱼类对大豆饼粕蛋白质的利用率高达90%左右,可取代大部分鱼粉作为鱼类的主要蛋白质来源。肉食性鱼类用量相对较少,如鳗鱼适宜用量为5%,最高不超过15%。虾饲料用量可达15%。此外,大豆饼粕还可以作为虱目鱼和非洲鲫鱼饲料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大豆饼粕在鱼类饲料中的用量受其加工处理效果的影响很大。
二、菜籽饼粕
菜籽饼粕的原料是油菜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菜籽饼粕是油菜籽经机械压榨后粉碎或溶剂浸提油后的残留物。菜籽饼粕的形状有粉状、片状和粒状三种。菜籽饼粕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饲料,但由于含有硫葡萄糖苷等有毒物质,使得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油菜籽主产区为四川、湖北、湖南和江苏等地。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菜籽饼粕的能量价值取决于其外壳及粗纤维的含量。此外,榨油加工工艺对它的能量价值也有较大影响,残油高的能量价值高。菜籽饼粕对猪的能值高,牛次之,鸡的能值最低。菜籽饼和菜籽粕的一般营养成分及含量分别为:粗纤维11.4%、11.8%,猪消化能
12.05MJ/kg、10.59MJ/kg,鸡代谢能 8.16MJ/kg、7.41MJ/kg,奶牛产奶净能5.94MJ/kg、5.82MJ/kg。
(2)菜籽饼粕属蛋白质原料,消化率比豆粕差。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5.7%、38.6%。总体上,各种氨基酸含量丰富,且较平衡,其品质接近大豆饼粕。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含量在饼粕类饲料中仅次于芝麻饼粕,色氨酸也较高,精氨酸含量很低,菜籽饼粕可供平衡氨基酸用。
(3)矿物质中钙、磷均高,钙0.59%、0.65%,总磷0.96%、1.02%,但所含磷65%属植酸态磷,利用率低。含硒量较高,为0.16~0.29mg/kg,是大豆饼粕的10倍。铁、锰含量也较高,约为653~687mg/kg和78.1~82.2mg/kg。菜籽饼粕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含量很少,硫胺素和核黄素相对其他饼粕偏低,但烟酸和胆碱含量高,烟酸为160mg/kg,胆碱可达6400~6700mg/kg。
(4)菜籽饼粕含有多种不良成分,使用上应注意其含量并加以限制。硫葡萄糖苷、芥子碱和单宁是主要的抗营养因子,其中硫葡萄糖苷水解生成噁唑烷硫酮、硫氰酸盐等致甲状腺肿大物质,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5)与其他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最大不同在其热能评价变化相当大,随品种、测定方法及对象动物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2.饲用价值
(1)不良成分含量高的菜籽饼粕,鸡过量采食可造成甲状腺肿大及肝出血等现象。不同鸡种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以白色来航鸡影响最大。通常幼雏应避免使用菜籽饼粕,品种优
良的菜籽饼粕,肉鸡后期可使用至10%~15%,但为避免鸡肉风味变劣,用量控制在10%以下为宜。蛋鸡、种鸡可用至8%,使用12%即可见蛋重变小,孵化率降低。洛岛红系的产褐色蛋鸡采食太多,鸡蛋会产生鱼臭味,这是因为菜籽饼粕中的芥子碱受鸡肠内微生物作用而转变为三甲胺,而该系鸡种不能分解,故有鱼臭味产生。蛋鸡如果饲喂含硫葡萄糖苷较高的菜籽饼粕,所孵出的幼雏至9日龄即可能发生碘缺乏症。
(2)旧品种菜籽所制成的产品,对猪适口性很差,严重者甚至具有明显的苦味,用于猪饲料会引起甲状腺、肾及肝肿大,生长率降低30%以上,并明显降低母猪繁殖性能。肉猪应限制在5%以下,母猪应限制在3%以下。而双低油菜饼粕,肉猪可用至15%,种猪可用至12%,但若要避免因采食太多而引起脂肪软化现象,使用量应限制在10%以下。
(3)对牛适口性不好,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但比起单胃动物,其影响程度相当轻微。肉牛饲料使用5%~20%对生长、屠体品质均无不良影响,奶牛饲料使用10%以下,产奶量、乳脂率均正常。新品种菜籽饼粕对牛的饲养效果显著优于旧品种,使用限量亦可提高很多。
三、棉籽饼粕
棉籽饼粕是棉籽经去毛、去壳再以机械压榨或溶剂提油后的产品,包含有核仁、纤维及残留的油脂。依制造方法可分压榨法、预压浸提法及浸提法三种产品,前者粗脂肪应在2.0%以下,浸提产品粗脂肪应在0.5%以下。依脱壳程度的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减少,依蛋白质含量分成36%、41%及 43%三种规格,其粗纤维含量分别为17%以下、14%以下及13%以下。按品种不同可分为普通棉籽饼粕和无腺体棉籽饼粕,后者不含棉酚。棉籽主要产区为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湖北等省。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棉籽饼粕的营养价值受棉酚及环丙烯脂肪酸含量所影响。所含碳水化合物以糖类及戊聚糖为主,纤维含量随去壳程度而不同。棉籽仁饼粕代谢能水平较高,约l0MJ/kg,不脱壳者纤维含量可达18%,其代谢能水平只有6 MJ/kg左右,不能作为肉鸡饲料原料。
(2)棉籽饼粕蛋白质含量高,饼粕中含量分别为36.3%、43.5%~47.0%,氨基酸中赖氨酸少,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利用率也差,精氨酸含量高,赖氨酸和精氨酸比例不适当。但游离棉酚含量少者,其粗蛋白质及赖氨酸利用率较佳。棉籽饼粕是色氨酸、精氨酸及蛋氨酸的优良来源,利用率比菜籽饼粕好。
(3)矿物质中钙少磷多,含量分别为钙0.21%、0.25%~0.28%,总磷0.83%、1.04%~1.10%,磷多属植酸态磷,占71%,单胃动物对其利用率几乎为零。维生素含量受加热影响损失大,维生素B1较高,约7.0mg/kg,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少。
(4)棉籽饼粕含有游离棉酚和环丙烯脂肪酸等抗营养因子。游离棉酚具有很强的毒性,其中毒表现为生长受阻、贫血、呼吸困难、繁殖能力下降等,严重时死亡。棉酚可与蛋黄中Fe2+结合形成复合物,使蛋黄色泽降低。环丙烯脂肪酸能改变组织和乳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容易形成“海绵蛋”,影响鸡蛋的商品价值及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2.饲用价值
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和粗纤维含量是衡量棉籽饼粕质量的重要因素。
(1)含壳太多的棉籽饼粕因热能不高,肉鸡饲料应避免使用,其他家禽饲料使用5%以
下为宜。在不影响生产的低剂量下即有引起蛋黄的脱色问题。饲料中棉酚含量若在200mg/kg以下,不致影响产蛋率。饲料中添加亚铁盐可增加鸡对棉酚的耐受性,这是因为铁与棉酚在肠内形成复杂化合物,阻止了小肠对棉酚的吸收。一般所用亚铁盐为硫酸亚铁,用量为棉酚含量的四倍,添加后耐受量可提高至150mg/kg。肉用仔鸡对棉酚的耐受量为 150mg/kg,添加铁盐后可增加至400mg/kg。棉籽压榨生产的棉籽饼脂肪含量高,但脂肪中含有1%~2%的环丙烯脂肪酸,其中锦葵酸及苹婆酸含量达30mg/kg以上时,在冬天会使蛋黄硬化,加热即成海绵状,称为“海绵蛋”,而且蛋黄变得脆弱,渗透性增加,更加快棉酚的变色反应。此外该环丙烯脂肪酸也可引起产蛋率及孵化率的降低。因此棉籽饼粕的脂肪含量愈低愈安全。
(2)棉籽粕是猪的良好蛋白质来源。品质优良的棉籽粕(溶剂提油且棉酚含量低者)可取代一半的豆粕而无不良影响,但要注意补充赖氨酸、钙及胡萝卜素等。品质不好或取代量太高则影响适口性,并有中毒可能。
游离棉酚含量在0.04%以下的棉籽饼粕,在肉猪饲料中可用至10%~20%,母猪可用到5%~10%。游离棉酚含量超过0.04%的棉籽饼粕,在使用上必须很谨慎。猪对游离棉酚的耐受量为100MJ/kg,超过此量即抑制生长,并可能中毒死亡。与鸡饲料一样,棉酚毒性可因添加亚铁盐而避免,最具功效的亚铁盐是硫酸亚铁。
棉籽饼粕是猪优良色氨酸来源,但它的赖氨酸含量很低,这也是导致棉籽粕使用效果变化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产品的不稳定及棉酚毒性问题,一般乳猪、仔猪饲料不推荐使用。
(3)棉籽饼粕所含棉酚对反刍动物的毒性小,是反刍动物良好蛋白质来源,少量使用可提高奶牛乳脂率,但采食太多(精料中50%以上)会影响适口性,且使乳脂熔点过高而变硬。
适口性比不上亚麻仁粕。棉籽饼粕属便秘性饲料原料,应配合糖蜜等软便性原料使用,用量可达奶牛精料的20%~35%,种公牛用量宜在33%以下,幼牛用量以占精料的20%以下为宜。
棉籽饼粕用于羊饲料中,需配合优质粗料使用。也可当作马饲料的蛋白质来源使用,但用量太多易导致消化障碍,宜与燕麦、麸皮等原料配合使用。
(4)由于含有棉酚,鱼饲料中棉籽饼粕用量受到限制。不同种类的鱼对游离棉酚的耐受量也不同,过高会抑制生长并引起各种组织的损害。鲑科鱼类饲料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应限制在100MJ/kg或更低。
此外,由于棉酚可使动物特别是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发生障碍,因此种用畜禽应避免使用棉籽饼粕。
四、花生饼粕
花生饼粕是花生经脱壳(或不脱壳)后,经机械压榨或溶剂提制油后的副产品,是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我国是花生的生产大国,主要产区为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花生品种较多,随脱油方法不同,脱壳程度不同,饼粕中营养成分含量及营养价值也不一样。脱壳花生饼粕的代谢能水平很高,可达12.26MJ/kg,是饼粕类饲料中可利用能量水平最高者。无氮浸出物中大多为淀粉和戊聚糖等。残留脂肪熔点低,所含脂肪酸以
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约占53%~78%。
(2)粗蛋白质含量很高,花生仁饼粕中含量分别为44.7%、47.8%,所含蛋白质以不溶于水的球蛋白为主,占65%,可溶于水的白蛋白仅占7%,故蛋白质性状与大豆蛋白差异较大。氨基酸组成不佳,赖氨酸及蛋氨酸偏低,而精氨酸与组氨酸含量相当高,分别可达 4.88%和0.88%。
(3)矿物质中,钙少磷多,花生仁饼粕中含量分别为钙0.25%、 0.27%,总磷0.53%、0.56%,但磷多属植酸态磷,其他矿物元素含量与大豆饼粕相近。维生素中除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和核黄素外,其他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烟酸含量高,达173mg/kg。
(4)生花生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其含量约为生大豆的20%,加热即可除去。此外,黄曲霉毒素是在霉变花生中发现的最重要的毒素,采食感染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会使家畜生长不良、中毒、致癌,甚至死亡。
2.饲用价值
(1)花生饼粕对雏鸡及成年鸡的热能值差别很大,加热不足的花生饼粕更会引起雏鸡胰脏肥大,此种影响随鸡龄的增加而降低,故花生饼粕以使用于成年鸡为宜,育成期可用至6%,产蛋鸡可用至9%。为降低黄曲霉毒素对鸡的毒性作用,可在鸡饲料中添加蛋氨酸、硒、胡萝卜素、维生素E以及提高蛋白质水平,或限制用量在4%以下。注意补充赖氨酸和蛋氨酸,或与鱼粉、豆饼、血粉配合使用,效果较好。
(2)花生饼粕对猪的适口性相当好,但因赖氨酸及蛋氨酸含量低,故其饲用价值低于大豆饼粕。补足所缺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后,肥育猪可以花生饼粕取代全部的大豆饼粕,仔猪
可取代三分之一的大豆饼粕。肉猪采食过多花生粕饼时,肉质有变差的可能,脂肪软化,因此饲料中用量以不超过10%为宜。
(3)花生饼粕在奶牛、肉牛饲料中均可使用,饲养效果不比大豆饼粕差,但不宜作为蛋白质的惟一来源,需配合其他优质蛋白质来源使用。采食太多有软便倾向。也可用作马、羊的蛋白质来源。高温处理后的花生饼粕饲喂反刍动物;蛋白质溶解度降低,瘤胃内氨产生较少,故氮的沉积量较高。污染黄曲霉毒素的花生饼粕可用氨处理去毒后饲喂奶牛,不会影响奶牛及其产奶。
(4)水产动物饲料中较少使用花生饼粕。主要考虑的是花生饼粕容易污染费曲霉毒素等因素。
(5)连壳花生饼粕因含壳多,纤维含量高,其他成分则相对降低,因此热能需求高的畜禽及不耐粗纤维的畜禽饲料中应避免使用。
⑥污染黄曲霉毒素的饼粕应限量使用,用作饲料的花生饼粕,其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得超过1mg/kg。
五、大豆
大豆是典型的豆类作物,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大豆由种皮、胚乳和胚芽组成,按大豆种皮的颜色可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和其他大豆;按其外形可分为:圆形、椭圆形、扁椭圆形等品种。大豆主要供人食用和制油,很少直接作为饲料使用。由于生大豆有较高活性的抗营养因子,容易造成营养利用的障碍,故一般经加热处理后再使用。我国主要产区在东北各省,华北、西北、黄、淮河流域也有大面积种植。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大豆中无氮浸出物含量不高,一般含量为25.7%,但脂肪含量高达17%,而粗纤维含量仅为4%左右,与谷实类饲料相当,能量价值高。
(2)大豆粗蛋白质含量高,达35.5%,主要由水溶性的球蛋白和清蛋白组成。赖氨酸和组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达2%以上,但蛋氨酸含量相对不足。
(3)脂肪酸中约85%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且含 1.896~3.2%的磷脂(卵磷脂、脑磷脂),具有乳化作用和特殊的生理作用。
(4)大豆矿物质中钙少磷多,钙含量为0.27%,总磷含量为0.48%,磷多为植酸态,钙的含量高于玉米。此外,含有较高的铁,约111mg/kg。维生素组成优于谷实类饲料,维生素E、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而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较少。
(5)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凝集素、植酸、脲酶、大豆抗原蛋白、甲状腺肿源、抗维生素因子等,这些不良因子经加热即可破坏。另外,大豆还含有胃肠胀气因子、皂素等抗营养因子,经加热不能将其破坏。
2.饲用价值
(1)生大豆一般不用于鸡饲料中,尤其是幼雏饲料忌用,因少量使用即可造成生长抑制。饲用价值远低于大豆饼粕。
(2)生大豆很少用于猪饲料中,尤其是仔猪饲料忌用,因少量使用即可造成腹泻生长抑制。用于生长猪日粮中,会使增重下降15%,饲料效率下降 18%。随猪年龄和体重增加,
影响程度减弱。大豆用于母猪饲料中,代替等量大豆粕无不良影响。经膨化处理的全脂大豆可以用于仔猪饲料中。
(3)幼年反刍动物因消化机能不健全,应避免使用生大豆。在奶牛或肉牛精料中大豆可作为蛋白质和能量来源,但用量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乳脂变软,增重下降。生大豆含有尿素酶,不可与尿素混合饲喂反刍动物。生大豆可代替大豆粕饲喂羊和马,但用量以占精料1/3以下为宜。
(4)生大豆经加热处理成全脂大豆后,原有的抗营养因子大大降低,用于畜禽饲料中可改善饲料的能值和颗粒质量。
六、玉米酒精副产品饲料
玉米酒精副产品饲料有以下三种形式:干酒精糟(DDG):是将玉米酒精糟作简单过滤,滤渣干燥,滤清液排放掉,只对滤渣单独干燥而获得的饲料。可溶干酒精糟(DDS):即含有可溶固形物的干酒糟,是对酒精厂产生的酒精糟液除掉固形部分的残液加以浓缩、干燥的产品。干酒精糟液(DDGS)是将DDG和DDS混合起来的产品,也叫深色酒糟。
1.营养成分及特点
玉米DDGS饲料的主要特点是低淀粉、高蛋白、高可消化纤维和高有效磷,钙含量很低,B族维生素和V.E含量丰富,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上。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很低,但是所有的DDGS产品都是蛋氨酸的优秀来源。是种鸡和产蛋鸡饲料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优秀来源。对反刍动物而言,它既是蛋白质的优秀来源,又是能量的优秀来源。其中,粗蛋白质含量30%以上,产奶净能9.20MJ/kg,增重净能6.74MJ/kg。DDGS中中性洗
涤纤维的含量很高,可以阻止病原菌在猪肠壁上附着或作为有益菌的营养来源,在日粮中添加5-10%的DDGS可降低50%由回肠炎导致的猪死亡率。
2.饲用价值
酒精糟不宜用于仔猪,但肉猪及种猪饲料中可取代糠麸类饲料,增加适口性,并且可作为蛋白质来源使用,但因氨基酸组成不平衡,不宜作为唯一蛋白质来源,配合量以15%以下为宜。可溶酒精糟可作为仔猪饲料原料,用量以2.5%~5%为宜。也可少量用于蛋鸡、种鸡可促进产蛋,提高孵化率,并可减少脂肪肝的发生,用量宜在10%以下。对肉鸡具有促进生长和增加食欲的效果,但因热能不高,用量宜低,以5%以下为宜。DDGS是不溶性采食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非纤维碳水化合物(11%)的优秀来源,是反刍家畜的良好饲料,可当作蛋白质及能量来源,取代部分谷物和饼粕类饲料。在牛的精料中用量可达50%。可溶酒精糟富含B族维生素,且有未知生长因子,可用于犊牛断乳饲料中。
七、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又称玉米朊、玉米筋蛋白和玉米面筋粉,是以玉米为原料湿法加工生产淀粉时,去胚芽后采用离心分离使淀粉与玉米中蛋白质分离所得的玉米蛋白部分。因离心程度和离心方法不同,可获得60%、50%和40%三种蛋白含量的玉米蛋白粉。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玉米蛋白粉的粗脂肪含量为玉米的2倍左右,达5.4%~7.8%,而无氮浸出物则是玉米的一半,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能量价值高于玉米,猪消化能15.02~15.61MJ/kg,
属于高能量饲料。
(2)玉米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一般为44.3%~63.5%,但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氨基酸组成中蛋氨酸含量高,赖氨酸、色氨酸等重要氨基酸的含量低,影响玉米蛋白粉的蛋白质质量。
(3)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都很低。钙0.06%~0.07%,总磷 0.42%~0.44%。
(4)玉米蛋白粉含有丰富的色素。色素中黄体素占53.4%,玉米黄质占 29.2%,其中黄体素含量可达150~350mg/kg,为玉米的15~20倍。在家禽饲料中使用,是肉鸡皮肤着色和蛋鸡蛋黄着色的良好色素来源。
2.饲用价值
(1)玉米蛋白粉属于高能量高蛋白饲料,多用于肉鸡饲料中,可节省所需添加的蛋氨酸。所含的丰富的叶黄素可提供肉鸡产品着色需要的天然色素。但使用时需注意蛋白质质量较差,脂肪稳定性差等因素,用量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8%为宜。
(2)玉米蛋白粉对猪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但因其氨基酸不平衡,特别是缺乏赖氨酸,用于猪饲料效果不如鸡饲料,一般用量不超过4%。
(3)玉米蛋白粉可当作奶牛、肉牛的部分蛋白质来源,但因其容重较大,最好搭配一些松散性原料(如麦麸等)使用,一般在精料中可占30%。
(4)玉米蛋白粉是鱼类的优良饲料,容易被利用,所含的叶黄素也是某些鱼类(如鲤鱼、塘虱等)的着色剂。
八、啤酒糟
啤酒糟又称为啤酒粕,是从大麦麦芽或混合其他谷物制造啤酒过程中所滤出的残渣。制造啤酒的原料有大麦麦芽、大米、玉米、淀粉等,制造过程可产生啤酒糟、麦芽根、啤酒酵母等副产品。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啤酒糟粗纤维含量较高,达13.4%,能量价值中等偏低,主要是因啤酒糟里含有很多大麦麸皮,而且大麦皮里含有较多的β-葡聚糖,单胃动物不能利用,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2)啤酒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占24.3%,氨基酸组成与大麦相似。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含量分别为0.72%、0.52%、0.81%。
(3)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是微量元素锌和B族维生素,其中锌含量可达104.0mg/kg。此外,还含有未知生长因子。
2.饲用价值
(1)由于啤酒糟体积大,粗纤维含量高,所以在肉鸡饲料中用量有限,一般在3%以下为宜。但在种鸡和蛋鸡日粮中,可提高用量至10%。添加一些非淀粉多糖酶有利于提高啤酒糟的饲用价值。
(2)同鸡的情况类似,由于啤酒糟的能量价值不高,一般不作为肉猪饲料原料,但可用于种猪饲料。如果要使用,要注意限制用量,一般在7%以下为宜。适当添加含有β-葡聚
糖酶和戊聚糖酶的酶制剂有助于提高啤酒糟的利用率。
(3)啤酒糟对单胃动物的饲用价值不高,适口性较差,但可以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原料。牛的饲料可以使用大量的啤酒糟,惟一要注意的是,由于适口性较差,要搭配其他适口性好的饲料原料。肉牛饲料中,啤酒糟可部分或全部代替大豆粕,作为蛋白质来源,可改善尿素的利用,防止瘤胃的疾病和消化障碍。奶牛饲料中使用50%的啤酒糟,不影响产奶量和乳脂率。
九、麦芽根
麦芽根是发芽大麦去根、芽后的副产品,可能含有芽壳和麦芽屑等。产量为原料大麦的3%~6%。
1.营养成分及特点
(1)含有较高的粗纤维,一般为14%~18%,而粗脂肪含量少,占0.5%~1.5%,能量价值偏低。
(2)麦芽根是中等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原料,氨基酸组成和蛋白质质量也属于中等或偏下,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分别为1.30%和0.37%。此外,约1/3粗蛋白质为酰胺类,对单胃动物的营养价值不高。
(3)矿物质含量同啤酒糟一样,钙少磷多。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
(4)麦芽根含有发酵产生的未知生长因子。此外,还含有许多糖化酶、麦芽糖酶、半乳
糖酶、蛋白酶等消化酶,有助于动物消化。
(5)麦芽根含有一种生物碱,即大麦芽碱,有苦味,因此适口性较差。
2.饲用价值
(1)由于麦芽根的蛋白质质量较低,部分粗蛋白质为酰胺类,而且能量价值偏低,同时含有大麦芽碱,在鸡饲料中不宜用量过多,一般以不超过3%为宜。
(2)在猪饲料中使用麦芽根8%~10%,可促进猪的生长,高用量则影响生长性能。
(3)麦芽根是反刍动物良好饲料原料,奶牛、肉牛均可使用,用量为 15%~20%,也不宜用量过高,以免影响适口性。奶牛精料中用量不宜超过 20%,否则可能使牛奶带苦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