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透镜及其应用

来源:华拓网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三、复习内容

本章的知识重点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 四、知识梳理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复习过程 (1)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F F F F

3、填表:

例题1:1、(2006 广州)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

2、(2006 北京朝阳区)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F 图9

F 名称 又名 眼镜 性质 3、(2006

会聚透凸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四川乐山)

镜 在图1中完

发散透 凹透镜 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成透镜的光

镜 路图.

4、(2006 厦门)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实物 形状

例2 (2007 临沂市)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的性质 物距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2f 幻灯机 uu 放大镜 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

例题3:(2007 桂林)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例4 南通)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2、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

实验表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堂上练习

1、(2007 内蒙)给你一个透镜,不知道是凸透镜还

是凹透镜,请你简要写出三种判断方法。

答:(1) (2) (3) 2、(08)根据下面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08)在圆形鱼缸中喂养着的鱼,看起来要比真实的鱼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_ 镜。

4、(08)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图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 复习过程

例题1:(08)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例题2:(08)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8

例3 (2006 镇江)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例4 (2006 长春)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 二、堂上练习

1、(0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2、(08)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 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3、 北京市)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4、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

三、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 复习过程

例题1:(08)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 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例题2:(08)如图12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1)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该如何移动光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3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周倩同学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堂上练习

1、08)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2、(08) 下列光学仪器中,不属于凸透镜应用的是( )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照相机 D.显微镜 3、08)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4、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三、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