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
第六周第3次课 时间:10、14 袁景明
七年级女生 1、2班
教学1、 蹲踞式起跑 内容 2、 游戏:长江黄河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顺 序 一 重点 难点 动作到位,重心前移 摆腿、摆臂与蹬地协调配合 1、认知目标: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结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80%左右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挑战自我、不怕困难、锐意进取的优良品质。 课负 的 内次数 容 课 堂 常 规 荷 预计时间(分 1 至 2 分 钟 8 至 9 分 钟 教 学 内 容 1、教师提前到操场准备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 2、向老师问好。 一、学生按教师要求跑图形跑 二、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认真活动身体各部分。 教学手段与措施 教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注意力集中性。 组织:四列橫队 要求: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 1、学生在教师口令指挥下进行练习 2、学生按节奏跟随示范练习 3、明确练习要求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统一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语言提示纠正动作 二 课 的 准 备 2*8 一、热身运动:各种图形跑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臂运动; 3、腹背运动; 4、正压腿; 5、侧压腿; 6、膝关节绕环; 7、活动踝腕关节; 8、抱膝跳; 要求:活动充分,教师讲明练习内容及要求并观察学生练习 三、专项准备活动: 1、高抬腿跑 2、小步跑 3、原地俯撑屈伸后蹬跑 1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参与运动的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蹲 踞 三 式 起 跑 10 至 15 次 3 至 5 次 22 至 25 分 钟 1、课的导入:由各种交通工具和人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看谁起动快?让学生反思 2、动作方法: 各就位”:听到口令后,走到起跑线前,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腿在前,前脚脚尖离起跑线的距离约自己脚长的一倍半,两脚前后相距也约一脚半,左右相距约一拳宽;两臂伸直左右分开约与肩同宽,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手成弓形撑于起跑线后;重心约在两臂和两腿之间;两腿屈膝,后膝着地,颈部放松。 “预备”:后膝离地,臀部慢慢抬起稍高于肩,重心稍前移,集中注意力听信号。 “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后腿积极前摆,前腿充分蹬伸,身体以较大前倾向前跑出。 3、蹲踞式起跑的完整练习 要求:听从指挥 练习有序 注意安全 2
1、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分组练习 2、个别学生展示,分析动作 要求: 1、听讲认真,观察示范及挂图 2、“各就位”时肩与起跑线平,“预备”时,臀稍高于肩,重心前移 易犯错误: 1、各就位时没有成跪撑 2、预备时肩未过起跑线 1、学生统一练习 2、同学间互相观察纠错 易犯错误:抬体过早 充分蹬伸髋膝踝关节,上体保持前倾,不要抬头 1、 教师示范讲 解。 2、 结合挂图建 立正确动作表象 3、蹲踞式起跑的各 就位练习 4、蹲踞式起跑的预 备练习 语言激发5蹲踞式起跑的跑学生的练的练习 习的兴趣。 6、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提示动作要 领 2、教师巡回指导、 点拨、纠错 3、学生合作,开展 自主、探究练习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四 游戏(长江黄河) 2 至 3 次 3 至 5 分 钟 2 至 5 分 钟 练 习 密 度 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站在中线的两边,一队起名叫“长江”,另一队叫“黄河”,各队记住自己的队名。当教师发出“黄河”的口令时,“黄河”队马上转身往自己的场地跑,“长江”队立刻追击,反之亦然。 1、 跟着老师做放松活动 2、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 3、 收放器材,布置作业 1、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 2、注意力集中,快速反应 1、学生放松 2、积极参与发言、讨论 听教师总结 3、安排学生收器材 学 生 反 馈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教师参与其中 要求:遵守规则 服从指挥 防止撞倒 x x x x x x x x x x 组织:成二列横队 师生互动、达成目标 五 放 松 活 动 学会放松的方法 场 地 器 材 标志桶 5 个 运 动 负 荷 (略)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练习密度:30~~35% 课后 小结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