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泥工棒棒糖教案
1、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棒棒糖,感受作品的美感。 2、乐于参加美术活动,能独立完成作品。 二、活动准备:
彩色纸头,多种装饰材料(吸管、自粘纸) 三、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各样棒棒糖的图片:
――你们吃的棒棒糖用的什么材料做的?你猜今天我们自己做的棒棒糖会用哪些材料? ――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图形?
――启发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打扮棒棒糖? 2、幼儿操作:
――用剪刀剪出彩色纸头棒棒糖的形状。 ――吸管要粘在两张纸头中间。 3、交流分享:
――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口味的?用什么材料打扮的?怎么制成的?(请几组较有特点的孩子介绍)。 活动反思:
我们班级收集了许多废旧的材料,正好超市需要做促销活动。所以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一同制作了十分漂亮的棒棒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互相帮助,所有的废品都是互相分享,谁有需要谁就去拿。最后所有的棒棒糖都放在超市做游戏用。 篇二:小班美术活动《彩泥棒棒糖》 小班美术活动《彩泥棒棒糖》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入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对橡皮泥特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有限,所以选了做棒棒糖这个简单的素材,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动中团圆、揉、捏等基本技能。通过帮小兔做棒棒糖,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团圆、揉、捏等泥工的基本技能。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语发展能力。 3、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橡皮泥、皱纹纸、棉签棒、玩具小兔一只、棒棒糖、小纸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 老师将玩具小兔放身后,嘴里发呜呜呜哭声吸引幼儿注意力。“小兔,你为什么哭呀?”“我把妈妈送给小动物们的棒棒糖弄丢了,怎么办呀?”(勾起幼儿的同情心)。 2、“我们班小朋友最能干了,我们来帮助小兔好吗?” 二、制作棒棒糖。
1、出示棒棒糖,让幼儿观察其外型特征,剥开糖纸再看看是怎样包裹的。
2、教师示范讲解:先将橡皮泥揉、捏,使其变软,然后放在手心团圆,团圆后插在棉签棒上,再将准备好的皱纹纸包上,注意要将“糖”放在纸的中间,包拢后左手捏着纸的收 拢处,右手轻轻转动一下棉签棒,使包裹“糖”的纸不容易散开。
3、讲解过程中让幼儿跟说“揉、捏、团圆”等词。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辅导能力较差的幼儿。
5、边观察边出示幼儿作品,说说哪些做的好哪些没做好,应注意些什么。 三、结束部分。
1、要求完成了的幼儿把棒棒糖送到小兔身边的小盒子里,并对小兔说:“小兔,给你棒棒糖”。
2、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助人的快乐。
今天,我们用能干的小手帮小兔解决了一个难题,小兔很感谢你们、很开心,你们开心吗?现在,小兔要把棒棒糖送到森林里小动物们的手中去了,我们一起来跟小兔说声再见吧! 篇三:小班泥工活动《好吃的棒棒糖》课后反思 小班泥工活动《好吃的棒棒糖》课后反思
这是一个小班的泥工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用“搓圆”“穿”的技能,做出“棒棒糖”。
原教案中第一过程是让幼儿玩“商店”游戏,然后每人买到一根棒棒糖后品尝糖果并感知其形状、结构,从而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但是考虑到小班一个活动只有15分钟,如果一开始就让幼儿品尝棒棒糖,这样可能会花去较多的时间,不利于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鉴于大部分幼儿应该都有过吃棒棒的经验,所以我便把第一个环节改成了回忆已有经验并欣赏棒棒糖图片,感知其形状、结构。当我问道:“你们吃过棒棒糖吗?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时,孩子们都很激动的说着:“我吃过,是苹果味的”,“我也吃过,是草莓味的”,“是甜甜的”------一个简单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于是我又出示了各种好看的棒棒糖的图片,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欣赏中我还引导幼儿发现了棒棒糖的结构特征。
接着我又创设了一个帮娃娃制作棒棒糖的情景,让幼儿想想该怎么办?也许是之前已经用橡皮泥制作过糖果,所以田雨涵宝宝很聪明,马上就说:“老师,我们可以用橡皮泥来做。”于是我便用橡皮泥先示范的搓了一个圆,让幼儿对“搓圆”有了一个直观的感知,为接下去幼儿自己操作做好了铺垫。虽然之前我们都已经玩过橡皮泥,也用橡皮泥搓过圆包过糖果,但是那时我的要求并没有很高。而这一次我不仅要他们把橡皮泥搓成圆,而且圆上要没有裂纹必须很光滑。加大难度后,很多宝宝不用心的搓两三下就拿过来给我看的作品都被我退回去了。在搓圆结束后,孩子们便用我提供的牛奶棒子穿进了搓好的“圆”中,因为事先我并没有强调穿的时候不能太过用力,所以很多宝宝一开始就直接把吸管撮到了外面。
最后,我让孩子们用他们制作的棒棒糖来跟我换一根真的棒棒糖,他们都开心极了!拿到棒棒糖后都迫不及待的打开来品尝。而今天的活动也在这愉快的品尝活动中结束了。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活动,活动目标也基本达成了。但是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可能稍显简单,所以在活动中可以让能力强的孩子尝试制作创意棒棒糖,进一步提升制作的难度。
篇四:泥工教案 课题: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学习用泥土捏制作品的基本技巧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能基本掌握调色法、圆球、水滴制作、叶片做法、动物造型基本制作、娃娃造型基本制作等基本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尽快的掌握基本技巧
2.如何让学生对这些看起来”枯燥”的基本功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用手中的泥土来变魔术。 二、讲授新课
1.师示范如何用深蓝色和白色软陶调出均匀的浅蓝,学生跟着变一变(总结:调色规律符合一般的色彩调和变化规律)
2.师引导学生把刚调好的小块浅蓝泥土团成球(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团得又圆又亮) 3.师引导学生把团好的球变成胖水滴状。 4.出示动物基本形图片
5.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如何制作,师点播 6.师生共同制作
7.出示娃娃基本形图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如何制作,师点播 8.师生共同制作(参考教材图例) 三、教学总结
本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制作泥土作品的基本技巧,从学生掌握效果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技巧,但因为初接触,部分学生捏制得不够到位,需进一步练习。 课题:我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内容:
学习小动物的捏制 教学目标:
1、自己喜欢动物的特点和泥的可塑性。
2、通过运用泥塑的揉、拍、搓、捏、刮刻、粘贴等基本技法与其他辅助压
印肌理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表现技能。
3、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塑造过程中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以泥塑的立体表现的方法呈现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动物特点,并用泥塑的基本技法表现小动物的形象特征。 2.用泥塑造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师:各种泥塑的小动物、动物图片及优秀作业。 生:陶艺泥、泥塑刀,垫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总结动物特点:刚才做游戏时,为什么只看见小动物身体的一部分,你就可以猜出它是谁呢?如果你说的有道理,它们就会到你们组去做客。
小结:每种动物都有它的特点,这些动物的特点已经被你们找到了,你们想不想见识更多的动物呀?
2.欣赏与分析:对一些稀有动物进行讲解。
3.分组交流讨论:各组共同观察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及玩具,说一说动物的特点。 4.教师演示:
⑴拿出泥塑的狗问:你们知道这只小狗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制作时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⑵介绍橡皮泥、豆豆泥等泥塑材料。
⑶演示揉、撮、捏、团、按等技法,使之出现所需的不同形状。 ⑷示范机理效果。 ⑸欣赏作品,小结:泥塑作品有一种立体的美。
⑹演示小狗的制作过程:外形的处理(揉、搓、捏、接、刮刻、粘等)。外形机理的处理(压印等)。
三、艺术实践 1.作业要求: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制作步骤和动物的外行特点泥塑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小结
1、组织展示、评价:你认为哪件作品有创意?哪件作品做工精巧?
2.小结:著名动物保护专家郭耕认为,目前列入濒危物种目录的,中国占将近160种,占世界濒危物种的四分之一居多,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选择。现在每天都有100多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我国也已经有10多种哺乳类动物灭绝,还有20多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据可靠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大约每小时消失一种动物,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这样可怕的现实呢?
3.用泥还可以塑造很多东西,对泥塑感兴趣的同学课下还可以继续研究,欢迎大家去我的博客,欣赏老师更多的泥塑作品。 乌龟
一、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并学会用小棒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细小的部分。 2、发展观察力,初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罐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植物? 教师再放录像一次《重点观察乌龟背壳、脚的特征》。
2、教师讲解制作要求,重点指导乌龟细微部分雕刻方法。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给小乌龟找到更多的乌龟朋友让它们开心地在一起,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这些小棒乌龟的背、脚划出相应的花纹。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指导能力较差的学生首先确定主要内容。制作出简单的动物形象,利用小棒,简单雕刻。
(2)指导能力强的学生表现出有情节的性的画面。通过制作,水纹波及草等画面更加完整。
4、评价。 课题:花的世界
教学内容:学习花的捏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独立用一、两种方法捏制出几朵花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把情感融入到花的塑造中。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不同花的特征来塑造,造型美观。 能举一反三捏制出多种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花卉图片供学生欣赏;小木棒;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欣赏图片导入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玫瑰花)
2.学生分析其造型特点颜色等(师小结)
3.引导学生制作其他种类的花(发现其它制作方法) 4.师示范百合花的制作方法 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5.学生分小组将捏制好的花放在每组的“画瓶中”,小组比一比,看看哪组的花最漂亮 6.师小结 三、教学总结
本节课学生会对其感兴趣,尤其是女孩子,比较喜欢捏制,男孩子可能有不大感兴趣的,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孩子们充分动起来,只要学生感兴趣认真捏制,每组的花瓶都应该很漂亮。毕竟花的捏制并不太难!学生也会在捏制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彩色的花 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能用橡皮泥大胆想象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形态的花朵。 2、综合运用搓、团、压、拉等技能,拼出花、茎、叶。 3、乐意在探索过程中努力地思考,勇敢克服困难。 准备:
各色泥塑材料、泥工板。 过程:
一、欣赏泥工作品:彩色的花
师:看一看,这些花多漂亮呀!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学生观察材料)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篇五:小班美术活动棒棒糖 小班美术活动:棒棒糖
活动目标:1.能两手较协调地揉搓卷橡皮泥,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棒棒糖。 2.愿意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萌发对泥工的兴趣。
活动准备:幻灯片、橡皮泥、吸管、泥工板、泡沫板、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兔棒棒糖店就要开张了,可是还少了一些棒棒糖,眼看时间就要来不及了,哎,这可怎么办呢!咦,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制作棒棒糖,尝试制作不同形状的棒棒糖。 1.棒棒糖店里有可多棒棒糖的模型了(出示图片),有圆形的,爱心型的,五角星形的,小兔形的…… 2.哇,这个蜗牛形状的棒棒糖看起来真好吃啊!我想来做一做!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3.拿一半橡皮泥,两手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轻轻的搓成一个长条,然后像蜗牛一样卷
起来,这样上半部分就做好啦!再给它按一个小棒子,哇这样就做好啦!你们来闻一闻,看看香不香。
4.现在请你们也赶紧动手做起来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棒棒糖形状来试着做一做,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爱心形,也可以是蜗牛形…… 5、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音乐) 三、小小棒棒糖展览会。
1.(音乐停止)棒棒糖店要开张啦!小朋友们把做好的棒棒糖插到展示台上来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