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操作流程-说明及注意事项
动脉采血操作流程
【目的】
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合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
【操作准备】
1、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配合程度、行Allen试验。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
2、护士素质要求:着装整齐符合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 碘酒、酒精、消毒棉签、弯盘、血气针(或一次性注射器、肝素液和橡皮塞)、化验单、体温表。
【操作程序】
1、核对,向患者解释。
2、测量体温。
3、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
4、消毒穿刺部位,消毒操作者的手。
5、打开血气注射器,将其回抽至1ml处。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动脉,两指固定在动脉上,右手
持血气针从两指间进针或从食指侧面进针。进针方向逆血流方向,进针角度桡动脉450,股动脉900。缓慢进针。
6、见回血时,保持该角度不变固定。待动脉血自动进入血气针1ml后,左手用棉签按压穿刺点,右手拔针,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塞内,以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7、局部按压3-5分钟。
8、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T、Hb、FiO2等,立即送检。
9、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10、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采血局部必须严格消毒,不能选择有感染的部位穿刺。
2、一个部位应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3、采血时,注射器内的肝素稀释液要全部排尽,否则可使血样本的氧分压增高和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直接影响碳酸氢盐测定。
4、采血时,要严密隔绝空气,一旦气泡进入血标本内,应尽快排除,否则将影响检查结果。
5、采血后,应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时,应将血标本保存在0-4℃冰箱内,最长不超过2小时,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
6、采血后如出现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7、如果病人凝血功能异常,采血后应延长压迫时间,以防止出血。
【指导要点】
1、穿刺处需按压2-5分钟,以防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肿。
2、详细核对化验单,注明采血时间、吸氧方法及浓度、机械通气参数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