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警惕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

来源:华拓网
3讨论 素类抗生素,没有获取药敏试验结果前,根据临床经验选取抗 生素,如果经过经验治疗疗效不佳时,应考虑是否产生耐药率 相对较高的大肠埃希菌株 。 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对感染症状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还 要降低细菌的耐药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常见致病菌以 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80株,15.1%),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60株, 28.3%),与临床报道一致。 本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相对较高,临 床上可选取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以及氨基糖 苷类等相对较少的几类抗生素。同时需注意,碳青霉烯类天然 为了降低细菌的抗药性,以及减少耐药菌的出现,临床上 应合理应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抗生素,避免 盲目性应用抗生素,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病菌的抗药性。 参考文献 [1】余国祥.当前细菌的抗药性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 156. 耐药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仅仅对喹诺酮类、加酶抑制剂的复 合制剂较敏感,对其他药物却有较高的耐药性口】。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杆菌是最常 [2】牛小萍.当前细菌抗药陛分析口l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2):73—75. [3】周放当前细菌抗药性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62—163. [4]张纪民.当前细菌抗药性临床分析叨.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 149-150. 见的分离菌,常会导致呼吸道、泌尿道、肠道,以及全身感染,产 生严重的耐药现象。临床治疗时,应慎重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 (收稿日期:2012—10—26) 警惕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 温秀云宋锦 (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桓台256400) 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 避免合用,以免造成剂量超量,增加不良反应,造成不良的后 果。 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 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感冒分 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从致病原上看,由病毒引起者 1.2根据感冒症状合理用药感冒的症状较多,对发热、 头痛、肌肉痛、咽喉痛的患者可选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 酸和布洛芬等解热镇痛的感冒药。对有流泪、流有鼻涕、打喷嚏 等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含抗组胺药,如伪麻黄碱、苯丙醇胺等。但 占70%一80%,其余20%一30%由细菌引起。在所有的病毒中,最 常见的是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感染比例分别达到30%~50%和 10%~15%t”。有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一旦感冒后 苯丙醇胺具有神经兴奋、心悸等副作用,不宜用于儿童的抗感 冒治疗,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青光眼等患者也不适 用 。咳嗽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用右美沙芬,其具有中枢和外周 双重镇咳作用。 1.3合用抗病毒药物 因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急性呼 吸道感染,治疗感冒的同时合用抗病毒药物非常必要,目前临 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金刚烷胺、阿糖胞苷、吗啉胍、 急于求成,服用一种或几种成分类似的抗感冒药,甚至还平时 服用一些感冒药用于预防感冒。殊不知最常用的药品也可能会 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可能导致严 重的后果,如胃穿孔等。现将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1 抗感冒药物的应用 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感冒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方法, 主要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细菌感染 时可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聚肌胞等。但应注意,大多数抗感冒药为复方制剂,含有抗病毒 药成分。多数抗病毒药物属于核苷同系物,具有潜在的致畸、致 癌作用,对于妊娠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必要时可选用抗病毒 的中药制剂,如双黄连、板蓝根等。 1.1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解热镇痛药:在常用的抗 感冒药中,除臣功再欣含有布洛芬、感冒通含有双氯芬酸、康泰 克含有苯丙醇胺外,其余的抗感冒药都含有不同剂量的对乙酰 氨基酚。 1.4合用免疫调节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调节剂可使年 老、体弱及儿童流感患者增强免疫功能,加速康复,常用的免疫 调节剂有胸腺肽、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 抗组胺药:除力克舒外,其他抗感冒药都含有马来酸氯苯 那敏、苯海拉明、特非那定;收缩血管,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的 药物;中枢性镇咳药物或兴奋药物右美沙芬、咖啡因等;清热解 毒作用的中药:大青叶、人工牛黄、板蓝根等。 在众多的感冒药物中,其药物成分大多是相同的,因此应 作者简介:温秀云,女,本科,主管药师。 E-mail:l3869364356@126.com 素也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强机体 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及缩短感冒病程。 2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2.1解热镇痛药等。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反应,如 恶心、呕吐、腹痛等,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2月第l7卷第4期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文献报道最多的抗感冒 药副反应,主要包括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等。因此,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含有解热止痛药物的抗感冒药。 中小量排出,可能使婴儿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乳母不宜服用131。 4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4.1 目前抗感冒药物品种繁多,而且大多数为复方制剂, 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 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抗感冒药致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多 每种成分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若选用不当或盲目合用,会造 成不良反应的累加,甚至引起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感冒药 数停药后可缓解,但对已患有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等, 因此,哮喘患者禁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 连用不得超过7 d,且不能服用2种以上的感冒药,以免相同的 药物成分过量。在连续服用1周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消失者,应 去医院就诊。 4.2抗感冒药一般是非处方药,药店里均有销售,种类繁 多,有些药物虽然名称不同但药物成分大同小异。因此,在药店 购买非处方药时,一定要读懂其说明书,特别注意药品的组成和 含量,对症使用药物,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2.2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此类药物可减轻鼻窦、鼻黏膜 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和窦口通畅,如伪 麻黄碱。其不良反应主要在心脑血管系统,如头痛、心慌、血压 升高等。 2.3抗组胺药此类药物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 4.3婴幼儿应禁止使用感冒通之类的药物,因其含有双 氯芬酸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释放,导致血尿。因此,对于生 变稠,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常见的 不良反应是中枢抑制作用。 长发育阶段而肾功能不全的儿童来说,不能使用此类药物。 综上所述,抗感冒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涉及各个器官系 统,虽多数症状轻微,但是如果不合理应用药物,也可引起严重 的器官损伤,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服用抗感冒药时,一定要 认真阅读说明书,避免药物的重复使用,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 发生。 参考文献 2.4中枢兴奋药有些抗感冒的药中含有咖啡因,一是 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二是拮抗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 用,偶有过量服用可致恶心、头痛或失眠。 2.5抗病毒药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中枢 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精神症状,如睡眠障碍、惊厥、癫痫等。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时期,不可避免地会感 冒,而应用抗感冒药会对胎儿造成毒性,对哺乳期妇女造成闭 乳症等。因此孕妇应禁用含有阿司匹林、苯海拉明、金刚烷胺等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 [2】樊德厚.介绍苯丙醇胺(N一去甲麻黄碱)叨.中国药学杂志,1991,26 (1):56. 成分的抗感冒药,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伪麻黄碱的抗感冒药 也应慎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抗感冒药时应注意,氯苯那敏有抗 M胆碱受体的作用,可能抑制泌乳,应慎用;金刚烷胺可从乳汁 【3】耿洪业,王少华.实用治疗药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1270. (收稿日期:2012—11-16) 感冒药的选用 张秀玲 (正阳县人民医院,河南正阳463600) 感冒几乎是人人都亲身体验过的疾病,每年平均约有75% 的人至少患一次感冒,目前我国常见病症自我药疗比例最高的 就是感冒。但是由于相当数量的人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面对 琳琅满目的感冒药不知如何选用,常常几种感冒药同时使用, 甚至还常被用来预防感冒,造成了感冒药很大程度上的滥用, 酸钠、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低度发热体温37.3~38℃时含有此 类成分的感冒药可以有效降低体温。此类成分会引起胃肠道刺 激症状。哮喘患者、孕妇、婴幼儿禁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乙 酰氨基酚对肝、肾有损害,孕妇要慎用或禁用。 1.2减轻鼻黏膜充血药其能减轻鼻窦、鼻腔黏膜血管 甚至导致不良反应。本文对感冒药的作用机制、毒副作用作一 个总结,供患者有目的地去选择。 1西药治感冒 充血,缓解鼻塞症状,主要有盐酸伪麻黄碱、羟甲唑啉、塞洛唑 啉、去氧肾上腺素等。甲状腺功能亢进、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 心绞痛的患者禁用含此类成分的抗感冒药,孕妇慎用。此类药 物对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可能造成心悸、心律失常。盐酸伪麻黄 碱较大剂量时能兴奋大脑皮质,引起精神兴奋及失眠等症状。 感冒药是一种对症治疗的药物,能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发 热、头痛、打喷嚏、咳嗽等各种症状。而且市场上的抗感冒药多 为复方制剂,主要组成有以下几种 服用含此类成分的感冒药时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避免给儿童 使用,不要同时服用降压药、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不 饮酒。 1.1解热镇痛药针对感冒中发热症状,兼有止头痛和 减轻炎症反应作用,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氯芬 作者简介:张秀玲,女,本科,主管药师。 1_3抗过敏药其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变稠,缓 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2月第17卷第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