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站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公司燃气站负责液化石油气存储、气化、输送工作,站内存在的危险源为液化石油气体,及其储罐,管道设施。主要事故类型为泄漏、火灾及爆炸。 1.2事故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液化石油气在卸车、装罐、气化、输送过程中在遭遇外部、内部冲击,罐体或管道焊缝开裂,阀门、压力表等控制设施失灵,管网压力波动,储罐内壁、管壁腐蚀和检修、运行操作不当等情况下,会出现液化石油气泄漏、着火、爆炸、人员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如发生爆炸,除了大量的液化气冲出以外还同时会抛出金属碎块,足以伤害人体和建筑物毁坏。可造成公司,周边企业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并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储罐及其配套设施露天放置,易受极端天气影响。冬季低温罐体、管道密封件损坏,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冬季要注意罐体排污,尤其是罐体根部第一道阀门的防工作。夏季高温多雷雨,易发生冒顶、泄漏、雷击事故,严重引起罐体爆炸。夏季注意罐体冷却、防雷工作。 1.3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燃气站设置专门安全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巡检。对压力表指针、设备运转状态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每周在法兰、阀门等连接处用肥皂水在试漏,发现漏气及时处理;每月活动一次不常用的阀门并上油,防止锈蚀,确保其使用灵活。并采用可燃气体泄漏自动报警系统。使事故早发现早处理。
发生事故根据类别进行应急处理,可采用关阀断源、灭火器灭火、开动喷淋设施等。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应急原则
在处理燃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漏和燃烧特点,迅速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在处理燃气泄漏,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必须坚持防爆重于排险的思想。 2.2报警原则
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内容:事故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事故性质(泄漏、爆炸、火灾); 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3事故处理原则
(1)应急人员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处理事故: (2)所有应急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安排;
(3)对无法扑救的火灾要及时报警,以减少事故损失;
(4)在处理火灾事故时,要尽力保护火灾周围的机、电、仪等设施不受损害;
(5)在处理可燃性物质泄漏事故时,泄漏点周围要设置可靠的警戒区,区域内严禁产生静电火花、明火等火源;严禁使用手提电话、BP机等非防爆用具。
(6) 进入有毒场所作业,必须佩戴适宜的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等),避免人员伤亡。 2.4紧急救护原则
(1)对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的紧急处理是:
(2)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同时联系急救站,并向车间领导汇报。 (3)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5)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 ~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6)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7)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燃气站为设备动力部完全管理,非相关人员禁止入内,液化石油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原则即为人少而精,提高救援质量,减少救援人员伤亡。燃气站事故应急组织体系见附图1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燃气站事故应急指挥职责
燃气站事故应急指挥由设备动力部部长担任。负责:
(1)先期的事故应急响应,并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及东港市应急指挥办公室汇报,并向相关单位通报。
(2)事故有关现场检测和分析。
(3)本部门应急物资的准备以及事故先期应急力量的调动。 (4)参与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5)应指派本部门人员参与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2.2 应急救灾组的职责
(1)由站内经过培训的兼职抢险人员组成,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从事燃气站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现场抢险作业,力争在第一时间控制或消除危险或事故。如果事故情况严重,则须立即请求当地专业救援队伍支援。
(2)负责现场灭火、设备容器的冷却、堵漏、喷水隔爆、抢救伤员等项工作。 3.2.3 紧急疏散组的职责
(1)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和紧急疏散人员;及时将危险区域内聚集的人群疏散到紧急避难所或安全区域;疏散引导工作应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疏散路线和相关要求进行; (2)负责对事故现场周围重要物资的迅速转移;根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负责将公司贵重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 3.2.4 警戒保卫组的职责
(1)负责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安全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对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
(2)协助公安、消防部门、交警队搞好警戒和治安保卫工作,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3.2.5 医疗救护组的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搜救和紧急处理,并护送伤员到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救治; 2)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3.2.6 后勤保障组的职责
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工器具和后勤生活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3.2.7 善后处置组的职责
(1)负责现场处置、伤亡善后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的清除和恢复工作。负责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清理与处理等事项;
(2)负责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员工情绪稳定,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3.2.8通信联络组:建立有效的通信网络,在燃气泄漏等易爆危险区域内提供防爆型通信器材,保障救援通信联络和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 4 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监控方法
采用人工检查和设备监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燃气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巡检。对压力表指针、设备运转状态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2)火灾报警系统
站内储罐区、机泵间、气化混气间、卸车区、热水锅炉间安装有可燃气体泄漏检测装置,通过小型集散显示系统传送,各种操作参数均引至该系统,并分别进行指示、报警、调节及连锁。当发生警报时,机泵间、气化混气间和热水锅炉间防爆型轴流风机自动启动。 4.1.2 预防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罐属压力容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并取得使用许可证,按《条例》要求按期检测,在检测有效期内安全级别为三级,其他全部附件按期进行校验,且在有效期内。
压力管道在质量技术监督局登记。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2)设置专门安全管理人员;
(3)定期分析储罐及相关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4)储罐及相关特种设备使用记录、定期检验;通过打压等方式,及时发现更换不符合部件及元件。
(5)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每天观察压力表指针状况;每周在法兰、阀门等连接处用肥皂水在试漏,发现漏气及时处理;每月活动一次不常用的阀门并上油,防止锈蚀,确保其使用灵活。 (6)消除事故隐患;液化石油气储罐装有安全阀,储罐的监测有压力、液位和温度,可随时监测储罐的情况,数据可现场读取,夏季温度高时可用喷淋给储罐降温。 (7)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8)极端天气时:高温启动喷淋降温;入冬初期,排除罐内残夜,防止罐体受冻。 (9)消防器材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更换确保完好。 4.2预警行动
站内人员随时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遇有超温、超压,超装泄漏时,可及时上报预警处理。
因意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灾情特殊或事故严重,可断电、关断相应阀门,保护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采取救治措施,同时拨打119报警或拨打120求救。
5 信息报告程序
5.1 事故发生后, 当班作业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口头通知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现场处置同时迅速向应急值班室和本企业最高负责人电话报告。 5.2 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地点;事故设备型号、部位;事故类型(如爆炸、火灾等);有无人员伤亡情况;周围环境情况(如有无易燃易爆危险品、建筑物性质、交通、人流等);影响范围;报告人姓名。 6 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燃气站安全生产事故实施二级应急响应 (1)I级应急响应:
燃气站储罐区、气化混气间的储罐、烃泵、管道出现的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起火、爆炸并有人员伤亡事故响应,执行综合应急预案。 (2)Ⅱ级应急响应:
燃气站附属设施一般泄漏、火势较小,站内可控的事故响应。执行本预案。 6.2响应程序 6.2.1一级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岗位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警并实施现场处置方案。燃气站应急指挥中心向公司应急中心(电话:2256)报警并实施燃气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措施,同时向东港市消防队报警(电话110)。 6.2.2二级响应程序
发生事故岗位向燃气站应急指挥报警,同时实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燃气站应急指挥组织实施燃气站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6.3 处置措施
在处理燃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漏和燃烧特点,迅速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在处理燃气泄漏,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见下表
燃气站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览表 序场所 号 部位 事故 应急处置措施 1 储罐 本体 (1)罐体本体、接管根部开裂泄漏: 关闭进液阀门,停止一切装卸活动,关闭压缩机和气相进口阀门,开启烃泵抽泄漏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利用空罐进行倒罐处理),用沾水棉被堵住泄漏处减少泄漏量,进一破裂 步组织堵漏处置。 (2)严重泄漏或着火: 关闭气、液相阀门,电气开关(消防电源除外);利用消防喷淋系统冷却、降温,控制孤立事故罐;利用手提灭火机和手推灭火机迅速扑灭火焰;请求有关部门支援。 (1)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应: a、立即关闭冒顶罐进液阀,将液改进其它罐,然后及时报告领导; b、停止卸液,检查管路是否损坏、泄漏、安全阀是否正常开启; c、检查压缩机是否进液(由气相管引入)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撞缸事故,关闭通向储罐的气相管阀门,采取排液措施; d、待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 e、全面检查储罐、管路、设备等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应认真检查分析,并对损坏设备部位进行检修。 (2)未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 冒顶 由于未及时发现冒顶,液化石油气已大量泄漏外出,在空间已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情况十分危险。在报告领导的同时,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 a、立即停止生产,停止机动车辆行驶,疏散无关人员; b、立即关闭进液总阀; c、停止卸液; d、在现场外设警戒结,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做好消防、抢救准备工作; e、在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派罐区运行工或熟悉工艺管路的机修人员,从上风或侧风向进入现场检查。关闭关键性阀门或抢修堵漏; f、待液化石油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全面检查冒顶情况; g、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 h、查明原因,根据冒顶造成的后果,做好善后工作。 超压 储罐串气、倒罐方法处理,如因液温升高造成压力升时,可超液采取喷淋降温方法降压。 位 (1)迅速倒罐,其方法如下:通过用烃泵抽泄漏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2)用棉被或止漏夹包住泄漏处,并用消防水泄漏 枪冲稀。(3)准备好灭火器材。(4)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5)等到事故罐中液化石油气抽空后,周围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查明原因,进行换垫抢修。 根部与储罐附2 液相阀件 门间 (!)泄漏事故处理 关闭液位计连通阀,切断气源;如液位高,开启消防泵稀释泄漏 液位计 液化气浓度;更换玻璃板和密封件。 着火 (2)着火:关闭液位计连通阀,切断气源;用手提灭火器和手推灭火机灭火;更换玻璃板和密封件。 (1)泄漏事故处理:停止生产运行,熄灭一切火种;对排污阀采取冷冻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堵塞;利用空罐进行倒罐同泄漏 排污阀 时,用开花水枪冲淡气体浓度。 着火 (2)初起之火:利用手提灭火机和手推灭火机迅速扑灭火焰;开启消防喷淋系统降温、灭火,并对相邻罐体冷却、隔离。 接管、关闭进液阀门,停止一切装卸活动,必要时开启烃泵抽泄漏失效 阀门密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用沾水棉或堵漏夹堵住泄漏处减泄漏 封部位 少泄漏量,进一步组织堵漏处置。 当槽车在卸液时。出现高压胶管爆裂,会产生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场的槽车押运员、运行工,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 (1)槽车押运员立即打开槽车上紧急切断阀油压开关,卸掉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槽车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罐车高泄漏 (2)同一时间,运行工也卸掉卸液台上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卸液爆裂 (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液软管 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3)关闭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 (4)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公司处理。 (5)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 (1)泄漏液化气事故止漏措施: ①立即停止一切生产运行; ②罐车关闭紧急切断阀门; ③操作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关闭相关阀门,迅速堵漏; 法兰或④操作人员铺设水带、水枪,冲淡液化气浓度,进行冷却,泄漏 钢丝编降温灭火。 着火 织管软 (2)着火: ①切断管线和设备最近阀门及总进液阀门; ②用手提干粉灭火机集中全力迅速扑灭火焰; ③铺设水带、水枪,冲淡液化气浓度,降温灭火并对槽车实施冷却隔离。 (1)泄漏事故处理: ①立即停止一切生产运行; 破裂 ②关闭紧急切断阀和事故管道两端阀门; 工艺 泄漏 ③启动消防泵,铺设水带、水枪,冲淡液化气浓度。 管道 着火 (2)着火: ①采用手提灭火器迅速扑灭火焰; ②利用开花水枪降温、灭火。 3 卸 车 台 4 卸 车 柱 5 管道 6 各 部 位 安全 附件 混气间 6 烃泵间 锅炉间 (1)管线上的压力表失灵,应立即停止充装和进液,更换压力表; (2)罐体上的压力表失灵,应立即关闭罐体上的气相阀门,失灵 更换压力表; (3)安全阀失灵,应立即启动喷淋系统冷却;如压力过高,可通过放散阀放掉部分余气,待低于规定压力时,再检修安全阀。 (1)发生漏气: ①打开库房所有门窗通风,驱散室内液化气; ②严禁一切火种,禁止开关任何电气; 泄漏 ③查明漏气管道或设备并检修。 着火 (2)着火之初起之火: ①迅速关闭紧急切断阀和事故管道两端阀门; ②用手提灭火器扑灭火;
7 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7.1应急物资及装备
(1)照明器材:备有二只以上防爆电筒或24伏以下电源照明灯;
(2)堵漏器材:防爆工具(铜质扳手、铜质榔头、木质榔头)、DN50、DN80金属绕缠垫片、三角木枕、堵漏夹、铅皮、棉布等至少一套;
(3)防护用品:防冻服或雨衣、正压自给式防毒面具、长统雨靴等,至少四套。 (4)消防器材:站区需配备干粉灭火器8Kg手提式20个,35Kg手推式5个。 7.2管理维护
(1)应急物资要专人保管,定期检验确保在有效状态。
(2)应急物资使用人员要进行物资使用培训确保应急物资有效使用。
附件一 燃气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图
附件二 燃气站布局图
燃气站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
专家技术组 抢险救灾组 后勤保障组 善后工作组 警戒保卫组 医疗救护组 通讯联络组 应急疏散组 现场指挥部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