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 二 年级 上 册第 三 单元 课题 数一数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能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经验,渗透乘法意义。 2. 在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的过程中,感受算法多样化。 3.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按分份的方法去数一数、算一算。 教学难点: 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分、数、算的过程。 板书设计 数一数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份是6个,有4份,共4个6。 一份是4个,有6份,共6个4只。 课前准备 课件、小棒 ○ ○ ○ ○ ○○ ○ ○ ○ ○ ○○ ○ ○ ○ ○ ○○ ○ ○ ○ ○ ○○ 课前参与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学生学习活动 过程目标 (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 (质疑与评价) 配) 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桌子上有一些糖果,你能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块吗? 要想知道准确的数量我们需要数一数,可以怎样数一数呢? 请在纸上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糖果的数量。 说一说你是如何数的,你的算式是什么? 2块1 5块1 1,2, 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结果都可以写成连加算式,加数相同。总数相同。 生活中到处都可以遇到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二、巩固提升,探索新知。 1.4+4是几个几相加? 3+3+3+3是几个几相加? 板书:2个4 4个3
学生估一估 学生独立思考 2个2个数 5个5个数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复习数的方法 10个10个数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 学生展示 体会“几个几”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的数量关系。 数、5个5个地数 学生预设: 20个1 10个2 4个5 生活中的连加 算式。 能结合数数的独立思考 具体情境,经历 1
2.数一数 4.数一数有多少个圆? 写一写 说一说 独立思考 学生数一数 你能很多数出圆的个数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6+6+6+6=24(个) 或4+4+4+4+4+4=24(个) 学生说一说 横着看:1份是6,有这样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的4份。 (突出每份一样多) 竖着看:1份是4,有这样 的6份。 你认为数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或有什 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⑴数清一份是几,有几份,数时先圈出一 份的数量。(数学画批) ⑵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数的方法会不同, 列式要表达出数的过程。 三、巩固提升。 学生独立思考 书上练习。 1.一共有多少个面包? 2. 有多少个方格? 说一说 3.小青蛙跳格子? 4.圈一圈,数一数 2
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经验 教师教学反思【以往授课教师的记录,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学生在用数学语言表达,例如:每排有6个,有4排,就是4个6时,感到困难。可以把例四放在第一个环节处理,学生用语言才会轻松。 学情:20%的学生会用乘法口诀计算。50%知道有乘法运算。100%不知道乘法的由来。 教师课后追记【以往授课教师的留白,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可以补充学生身边的实例:数手指、数全班人数、数眼睛、数铅笔等。 板书可有意识出示加法算式(其中包括不是相同加数连加的内容),从而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我的课后追记(留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环节的记录) 我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精彩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3
【北师大版】 二 年级 上 册第 三 单元 课题 儿童乐园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密切联系。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乘法算式,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3.尝试提出与乘法有关的生活问题,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乘法意义。 教学难点: 对乘法算式的深层次理解及联想。 板书设计 乘法意义 几个几 2+2+2+2=8(人) 4个2 4×2=8(人) 5+5+5=15(人) 3个5 3×5=15(人) 3+3=6(人) 2个3 2×3=6(人) 4+4+4+4+4+4=24(人) 6个4 6×4=24(人)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配) 学生学习活动 过程目标 课前参与 (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 (质疑与评价) 4
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希望玩游戏吗?今天咱们就去 儿童乐园去看一看,有什么好玩的游戏? 独立思考 学生说一说 有4架小飞机,每架飞机上有 2个小朋友。 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每条船上有3人,有3条船 培养学生的问 题意识 二、探索新知。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独立思考 提问:1.有多少人坐飞机? 2.有多少人坐船? 3.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经历把相同加 数的连加算式解决1:有多少人坐飞机? 改写为乘法算2+2+2+2=8(人) 列式计算 式的过程,初步4个2相加得8 体会乘法运算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解决 的意义,体会乘 法与加法的密 说一说 切联系。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位的名称: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4 × 2 = 8 知道乘法算式2 × 4 = 8 中各部分的名 称,会读乘法算 式,能应用加法 计算简单的乘生活中很多问题利用乘法解决很方便。 法算式的结果。 你能用乘法解决第2个和第3个问题吗? 说一说:一份是几,有几份,共是几个几 来说。 独立思考 5
有什么想法?怎么列式? 三、巩固练习 列示计算 加法: 乘法: 学生说一说 填一填。 (1)4+4+4=12 写成乘法算式: 独立思考 □×□=□ (2)2+2+2+2+2+2=12 写学生写一写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关系 成乘法算式:□×□=□ (3)7+7+7+7=28 写成乘法算式:□×□=□ 0 2 □ □ □ □ □×□=□ 0 5 □ □ □ □×□=□ 教师教学反思【以往授课教师的记录,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6
2+1+3=6 生1:可以把3里的1分给1,把1变成2,3个2是6. 生2:把1给2凑成3,2个3是6. 教师课后追记【以往授课教师的留白,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都不存在问题。但到了用语言表达时,几个几相加时感到困难。 数伴P3-2 可以选择一个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以前教学被忽略的内容:是否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是否会用相应的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 我的课后追记(留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环节的记录) 我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精彩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北师大版】 二 年级 上 册第 三 单元
7
课题 露出多少个点子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排列整齐的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乘法算式。 2.通过计算点子的数量,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在数一数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估算能力。 3.感受乘法的简便,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露出的点子能列出乘法算式,并能说出意义。 教学难点:列出乘法算式 板书设计 数点子 ○○○ 3×4=12 ○○○ 4×3=12 ○○○ ○○○ 课前准备 课件、10×10的点子图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配) 学生学习活动 过程目标 课前参与 (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 (质疑与评价) 8
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排列整齐的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乘法算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出示课件)老师这里有一些小点子(杂 乱放),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 学生估一估 到底有多少我们需要数一数,这样乱数起学生说一说 来不是很方便,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摆整齐了再数就方便了 横着看我们叫行,竖着看我们叫列。我们 来看看有几行几列?看看同学是如何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的 4行,3列。 说一说 你能列一个算式求一求有多少个点子学生说一说 吗? 横着看:3+3+3+3=12 4个3 3×4=12 4×3=12 竖着看:4+4+4=12 3个4 3×4=12 4×3=12 总结:看来我们在数一数的过程中,利用 乘法是非常方便的一种计算方法。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究。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数点子,看谁数 的又对又快。请看投影 学生迅速抢答 9
教师出示图 教师出示图 学生说一说 3行,2列 3×2=6 巩固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为了提高练习的趣味性,感受乘法意义。 学生说一说 4行,5列 4×5=20 拿出你手中的点子图,在小组内数一数,同桌交流 一会请你给大家出题。 学生上台出题 独立思考 你能在图上表示6×7吗? 独自画一画 交流 学生展示 三、巩固练习 1. 独立思考 2×6,既可以连6×2,也可以连6+6, 还可以连2+2+2+2+2+2。 10
看图提问 独立思考 说一说 解答 教师教学反思【以往授课教师的记录,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教师课后追记【以往授课教师的留白,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我的课后追记(留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环节的记录) 我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精彩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11
【北师大版】 二 年级 上 册第 三 单元 课题 动物聚会 总课时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2.能够看图或自己画图解释乘法算式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加法写出乘法 教学难点:利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 6×3=18(块) 3×6=35(块) 6个3 3个6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教学各环节设计、预设意图及时间分配)
课前参与 学生学习活动 过程目标 (学习内容、形式及要求) (质疑与评价) 12
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出示图片: 培养学生讲述数学故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这幅图你能变一个故事吗? 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独立思考 学生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学生说一说 题? 1.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 4.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请你在本上列示计算,并想一想你列的算独立思考 写一写 式的意义。 1.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6+6+6=18 3×6=12 2.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3+3+3+3=18 3×6=12 这两个算式都是3×6=12,表示的意思一 学生说一说 样吗? 篮中的松果是6个3,盘中的桃子是3个 6。 13
3.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 4.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二、解决问题,巩固提升。 1.连一连 2.说一说 3.想一想 4.看图提问题 总结:在生活中利用乘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方便又便捷。你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乘法知识解决身边的很多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 说一说 独立思考 提问题 能够看图或自己画图解释乘法算式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4
教师教学反思【以往授课教师的记录,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师: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3个5”,培养学生画图解决问题的意识。 生: 并且回答说:我用这副图可以表达两个意思。 教师课后追记【以往授课教师的留白,没有整合到教学设计中的部分】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让学生交流。在全班或在小组说说你是怎么算怎么想的,在交流中初步体会由于观察角度的变化,乘法算式的不同。结合具体情境加深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 我的课后追记(留白: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环节的记录) 我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精彩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