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绿色施工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

来源:华拓网
绿色施工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绿色施工方法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措施和先进技术手段。本文将就绿色施工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绿色施工的主要途径、方法和措施,深入探索绿色施工的发展模式。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施工;环境保护;节材;节水;节能;节地 1 前言

所谓的绿色施工,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环境战略置于施工过程的首位,持续地改进施工过程和施工产品,以增加生态效率,降低施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风险。在如今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绿色施工方法被建筑工程广泛运用,它不仅可以促使施工过程安全、文明、清洁和实现建筑产品的可靠、适用、经济,还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建筑产品的绿色施工,推动节能降耗的发展。为了使绿色施工更好地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这就要求相关工作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绿色施工,做好施工过程中资源的节约,保护好环境。 2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主要途径

1)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当前,首先要求工程项目施工结合现场文明标准化工地活动,从降低扬尘、减少噪声、做好施工垃圾处理、定额施工用水等关键环节抓起,加强对整个施工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工艺创新,形成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抢占未来绿色施工的发展先机。 2)应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绿色施工导则》“两个标准一个导则”。企业要为工程项目部提供技术咨询,组织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观摩和经验交流会。

3)提倡大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房地产开发、设计等各单位通力合作,完善绿色施工产业链条,积极推广建筑节能的新理念、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 4)提前策划,合理规划用地,现场生活区遵循布置合理、紧凑的原则进行布置,在满足功能需求及安全文明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废弃地和死角,确保设施有效占地面积达到90%以上,要求使用可重复利用临时设施。 3 因地制宜开展绿色施工

工程项目搞绿色施工应依据“四节一环保”的内容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可根据气候条件、建筑特点,周围场地情况,合理制定项目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3.1 环境保护

1)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树木,并对原有道路两边树木进行保护和绿化。

2)扬尘控制:裸露堆土采用防尘密闭网覆盖或种植草坪;小区道路两边、办公区、生活区采用种植绿化,施工道路适当洒水,车

辆低速行驶控制扬尘。工地应设置车辆冲洗台、网格布覆盖、洒水降尘、颗粒材料密闭覆盖等降尘措施,土方施工过程中,采用封闭严密的运输车辆,降低对场外道路的污染。主体施工期间,对浇注混凝土前利用吸尘器清理模板内灰尘、清扫木屑及垃圾。 3)光污染控制:配置灯具遮光罩,灯光照射不超出现场围墙,夜间电焊作业时采用铁制遮光罩挡光和屏蔽电焊产生的强光伤害。现场的照明可采用大功率led投光灯代替传统镝灯,并配置智能定时开关,避免无人施工时造成浪费。在光源照射方面设置定型灯罩,在保证施工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有效控制光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4)水污染控制:设置污水沉淀池,制作可移动式钢板水箱,收集洗泵水,定期用ph试纸进行酸碱检测,沉淀合格后排入污水管道。

5)垃圾控制:生活区、办公区设置封闭式垃圾桶,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专人每天进行清运。

6)噪音与振动控制:购置无声或低噪音振动设备,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减少夜间施工。

7)土壤保护:一是现场布置采用绿化与硬化相结合的方式。交通道路和材料堆场等,采用硬化措施,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等排水系统;其他地方视条件尽可能多地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同时避免土壤流失。二是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以及排水沟、集水井等,并由专人定期负责清理及记录在册,确保不发生

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污染土壤。三是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墨盒、油漆、涂料等要有严格的领用和回收制度,确保不遗失一个墨盒,一个油漆或涂料容器。回收后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统一处理,严禁私自处理。

3.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现场采用废旧模板再利用、方木接长、短钢筋再利用等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防护栏杆、围栏、电梯井防护门等采用工具式设施,一次投入,多次重复利用。

2)优化模板施工方案,混凝土结构施工一次成活减少抹灰,节约材料。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插口架支撑体系,顶板龙骨采用5号槽钢配合方木组合,代替传统的纯方木龙骨体系。

3)利用混凝土余、废料制作斜槎砖、盖板、过梁等小型或零星构件。

4)内部办公文件可实行电子化传阅,纸张进行双面使用。 3.3 节水

1)现场生活区、生产区设置雨水收集池,利用地下室修建雨水收集池,建立水资源再利用收集处理系统,经处理后浇灌花草、冲洗厕所或养护混凝土。利用基坑降水设置储备池,用于混凝土养护及厕所冲洗、车台用水、道路洒水等。经取样检测,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可用于混凝土拌合用水。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尽量少用自来水。

2)施工现场设置循环自动冲洗设备外在现场出入口处设置洗车

槽,洗车槽旁设置循环水系统,与现场的排水沟、洗车槽相连通,收集雨水及洗车回收水。用水器具均应配置节水器具。 3)优先选择有利于节水的施工措施,如混凝土养护采取薄膜包裹覆盖,杜绝无措施浇水养护,冲洗泵管废水通过漏斗、波纹管进入回收系统,废水沉淀变清再利用。

4)签订分包合同时,将施工用水量纳入合同中,并进行定期核查。

3.4 节能与能源利用

1)在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分别安装电表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施工现场能耗大户塔吊、施工电梯等设备装设电表分表计量、对比分析。

2)加强设备使用管理,合理安排卸料点,统一调度,减少二次搬运、减少能耗。

3)采用节能型设备,空调温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安装节能空调。根据调查一台二级能耗的节能空调比一台五级能耗空调每小时节约用电0.24度,按当地六、七、八、九月高温季节每月每台使用200小时的保守估计,可节电192度。宿舍区做到一房一表,用电监控。在各班组进场前与之签订用电合同,用电量根据每间宿舍的用电器具功率以及使用时间进行核算定量,超出部分由该房间人员进行承担,节约部分进行奖励。办公区、宿舍区、施工现场用电分开计量。

3.5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分基础、主体、装饰三个阶段分别进行现场布置设计。三阶段统筹策划、现场布置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布置、提高利用率。

2)现场规划严格按照建筑建成后的场地规划设计,道路等尽可能与竣工后规划道路重合。施工场内原有树木尽可能进行原地保护。充分考虑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与原有永久道路兼顾,减少临时用地面积。

4 突出亮点解决施工中实际问题

每个工程项目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结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创建之初就要全面分析,统筹策划、安排,找出难点和亮点,以难点促亮点,以亮点为龙头,解决施工问题形成各自工程项目的创建绿色施工的闪光点,全面、持续和深入、循环发展。

1)改变传统基坑降水施工为封闭降水施工,采用基坑侧壁帷幕或基坑侧壁帷幕+基坑底封底的截水措施,抽水量少,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影响,不污染周边水源,止水系统配合支护体系一起设计降低造价。施工过程水的回收利用可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除饮用水外的消防、降尘、车辆冲洗、厕所冲洗、结构施工养护、基坑支护应用,如土钉墙支护用水、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用水、施工砌筑抹灰和装修施工等所有用水。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地下水的使用,节约水资源等。

2)努力改变目前资源消耗大、不环保的模板及支撑体系 ①许多建筑结构施工用的木方、多层板、支撑架体材料等非实体

性周转材料的消耗惊人,一个普通项目结构施工通常消耗成千立方米的木方、实际周转次数仅3~5次的上万平方米多层板。结构施工完后成堆的木方和多层板堆积如山,亦成为工地管理的老大难。其使用寿命非常短,经常是3个月后就成为垃圾,被廉价地处理掉。还有基本上主导结构施工支撑体系的普通钢管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其单位面积耗钢量大、搭设用工多、作业面工作条件差,搭设完毕后非常不便于检查验收。改变上述传统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在支撑体系方面,优先采用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等管件合一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采用材质q345b表面热浸镀锌处理。与其他支撑体系相比,在同等荷载情况下,材料可以节省三分一左右,产品寿命可达15年,节省相应的运输费、搭拆人工费、管理费、材料损耗等费用,具有搭设快、专业技能要求低的特点。

②模板体系优先采用周转10~12次以上优质小规格多层板、推广周转次数超过300次金属铝模板,优质钢木组合水平支撑。可以大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作业面工作环境。 3)如工程所在地距钢厂较近,可以通过成本对比,向钢厂直接委托供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定制钢筋,免去钢筋制作、下料、接长环节,节省人工费。

4)有条件的现场利用化粪池修建沼气池,并利用专用沼气燃气设备为职工食堂提供燃气。

5)扎扎实实抓住每一个细节管理,如针对每一个宿舍、每一台

设备,每一盏灯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每一个大耗电、耗水设备,单独设置计量装置,每月公示能耗读数。利用专题会议分析超能原因,针对性制定奖惩制度并落实到位。

6)突出全员参与。绿色施工是一个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系统工程,单方面的节约可能造成其他方面更大的浪费,必须各相关活动统筹考虑,所有参与人员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减少施工对环境、人们生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定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学习和创新绿色施工技术,并将其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而促使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获取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 陈涛.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2] 马蕴晶.浅谈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