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查看合同协议是否合法
怎么判断合同是否合法?
满足以下条件的合同合法: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合同无效有哪些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无效,是指虽经合同当事人协商订立,但因其不具备或违反了法定条件,法律规定不承认其效力的合同。
订立合同有哪些形式?
订立合同有以下五种形式:
1、口头形式。当事人口头协商达成协议。口头合同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口头合同的优点是方便。但是,口头合同在发生纠纷时很难取证,也很难区分责任。对于未及时结算的重要合同,不应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口头合同的优点是方便。但是,口头合同在发生纠纷时很难取证,也很难区分责任。对于未及时结算的重要合同,不应采用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信件和数据电文可以有形地表达所包含的内容的形式。当事人协商同意修改合同的文件、电报和图表也是合同的一部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我们建议我们尽量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3、公证形式。合同公证是指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国家公证机关应当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和公证。公证机关审查确认书面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后,应当在合同上加盖公证印章,以证明。经公证的合同有很强的证据,除了相反的证据外,一般不能推翻;
4、有些合同必须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登记;
5、合同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审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