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醉驾没有交通事故会判刑吗

来源:华拓网

醉驾没有造成事故,也要判刑。驾驶人醉酒驾驶机动车,同时未造成交通事故的,应当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判处拘役和罚金,驾驶人有造成交通事故的,就有可能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此醉驾是否造成事故,只是影响罪名,不会影响刑事责任,驾驶人只要有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一定会被判刑。

一、逃逸行为依造成后果程度分别由行政法规和刑法调整;而醉驾行为则一律由刑法加以调整

《刑法》将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类型限定为醉驾和飙车这两类最多发、最危险的行为。对于醉驾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由此可见,醉驾行为除了受“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行政处罚外,一个直接的、也是必然的后果就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且没有“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的条件限制。

对于逃逸行为,则依交通事故是否构成犯罪,分别由行政法规和刑法加以调整。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和第101条的规定,应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造成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逃逸行为则成为加重处罚的量刑情节,根据造成的不同后果对行为人应分别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以及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醉酒驾驶与饮酒驾驶的区别是什么

1、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不同目前在我国饮酒驾车的车辆驾驶人员的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是20mg/100ml,而醉酒驾车的车辆驾驶人员的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是80mg/100ml,世界各国对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也有明确的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的区分,只是与我国的标准不同而已。2、两者所强调的内容不同对于饮酒驾驶而言,强调的主要是车辆驾驶人员基于饮酒行为后而驾驶车辆,关注的是驾驶员饮酒的行为;而醉酒驾驶强调的是车辆驾驶人员基于饮用酒类饮料或者其他导致麻醉状态的物质后在麻醉状态下驾驶车辆,关注的是驾驶员的醉酒的状态。3、处罚标准不同酒后驾驶机动车,将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按“危险驾驶罪”定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以拘役、并处罚金,即“醉驾入刑”。醉酒的公民,不得在道路上驾驶摩托车、小轿车等的车辆,否则一旦醉驾行为被交通管理部门等发现,即使醉驾并没有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醉驾的驾驶员的驾驶证也会被吊销,且还有可能会被法院判处拘役、并处罚金等的刑事责任。

三、北京醉驾拘留后多久才判刑

北京醉驾拘留后一个月判刑。醉酒驾车如果是没有造成交通事故的,按危险驾驶处理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是危险驾驶罪,处罚金,处拘役,拘役的期限是六个月以下。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警察公安机关逮捕醉驾人员后,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希望驾驶员能够意识到危险醉驾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减少悲剧的发生,创造和谐,环境稳定社会秩序。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