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离婚后婚前财产纠纷法院要如何处理?

来源:华拓网

离婚后财产纠纷处理:1.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2.约定共有的,按共有规则处理;3.没有约定的,按份共有规则处理;4.有子女的,应为子女保留生活费用。离婚后财产纠纷只能通过再审程序处理,但漏审漏判的财产可以诉讼。

法律分析

离婚后婚前财产纠纷的处理如下:

1、约定各自财产分别所有的。双方当事人在同居时对财产分别所有有明确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发生纠纷时,要按照各自对财产范围的举证证明情况认定,个人的财产归个人所有。

2、约定财产为共同共有的。双方当事人明确约定双方财产为共同共有的,按照共同共有的基本规则处理,确定共同财产范围,以双方均等的潜在应有部分确定份额,按照共同共有财产分割方法进行分割。

3、双方当事人对其财产所有形式没有约定的。既然没有约定,就按照按份共有的规则处理。有份额的,按照份额确定分割的财产,没有明确的份额的,按照双方的收入和对家务承担的劳动,确定适当的份额比例。不能确定各自份额的,推定为相同份额。

4、对抚养子女的一方的照顾。一般来说,如果准婚姻关系当事人在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育子女,在准婚姻关系解除处理财产纠纷的时候,应当在双方当事人的财产中为子女保留必要的生活费用,作为抚育费或者生活费,子女已经成年的,不在此限。

诉讼离婚后,当事人对法院生效后所涉及的财产已无诉权,当事人不得再次提起生效的法律文书中已经处理的财产进行分割的诉讼,而只能通过申请再审的途径。对于离婚诉讼中忽略的财产,漏审、漏判的财产,则可以提起诉讼。

因此,诉讼离婚后财产纠纷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有:

1、诉讼离婚时漏分的夫妻共同财产;

2、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行为或伪造债务侵占财产,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处理债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该内容由 信金国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