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3【教学目标】
1.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策略和方法。体验插图在理解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并学会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快乐。【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意,熟悉并掌握分数的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小视频、多媒体课件、研究计划。[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引入课题
(一) 课前播放了一段小视频。学生们看了之后大笑起来。老师问:你在笑什么?为什么味道不一样? (二)引入课题
杰蒂: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关于喝牛奶的有趣的事情,对吧?让我们研究一下今天喝牛奶的问题。 (板书:喝牛奶的问题)
【将书的标题场景稍作改动,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形象生动。视频中我哥哥的滑稽行为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望。】
二、 探索新知识和体验插图的便利性(I)收集信息和理解问题
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1.学生们,通过阅读主题,你们发现了哪些关键的数学信息?默认学生: ①半杯就是杯。 第二次喝水后,喝一杯
②一共喝了两次牛奶,第一次喝了的
杯子
(板书:第1次:一杯纯牛奶,喝了第2次:兑满热水,又喝了 2.两次都喝的学生:第一次喝纯牛奶。 (板书:纯牛奶,纯牛奶,水) 杯子,这个杯子 杯杯)
它们是一样的吗?你怎么认为?一杯纯牛奶。第二次 杯里既有水又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已知条件进一步的梳理和内化,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深入理解题目
在理解的基础上,规范表达,将生活中的问题初步抽象为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分析与解答1、尝试探索,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1) 学生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探索和分析这个问题。他们可以通过书写、绘画、计算等方式来表达。
(教师巡视指导,搜集学生资源,为下一环节的集体研讨做准备。)(2)学生展示,教师评点:方法一:写一写,文字表达。方法二:画一画,教师评点。方法三:算一算,数字与画图对应。(3)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4)教师总结板书。 (5) 学生们画一幅新画,并与同桌交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在组内交流中学生能够利用画图,言语表达等方式,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全班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画图、文字标注的方式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好帮手。】(三)回顾反思,方法小结(1)检验
老师:刚才我们通过分析知道我们喝了四分之三杯纯牛奶。我们必须检查它是否正确,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预设学生:用“喝掉的+剩下的是否等于原来的”来检验。喝掉
喝了四分之三杯纯牛奶后,仍然有四分之一杯纯牛奶,加起来只有一杯纯牛奶。途中没有纯牛奶。它从头到尾都是一杯纯牛奶,所以喝四分之三杯纯牛奶是正确的。(黑板书写测试方法)(2)反思
教师: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预设学生:关键是你第二次喝多少杯纯牛奶。第一次,你喝了整杯纯牛奶的一半,第二次,你喝了剩下半杯纯牛奶的一半。(3) 摘要
教师: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是按什么步骤进行的?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板书: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三、巩固应用 1.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猜猜它解决了什么,小组讨论。 2、一杯纯牛奶,小红喝了杯后,然后加满开水,又喝了半杯。 他当时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学生完成,可以借助画图法,和推理法思考。) 四、 晋升实践
一杯纯果汁,小明喝了半杯后,然后加满温开水,又喝了半杯,又加满了温开水,最后把一杯喝完了。小明喝了几杯纯果汁?几杯温开水?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和推理思考。)5、 谈谈harvest VI.黑板书写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