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泥混凝土施工

来源:华拓网
水泥混凝土面层组织设计

一、施工准备

(1)选择合适的拌和场地,要求运送混合料的运距尽量短,水、电等方便,有足够面积的场地,能合理布置拌和机和砂、石堆放点,并能搭建水泥库房等。

(2)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验。

(3)混凝土摊铺前,对下承层进行整修,检测下承层的宽度、路拱、标高、平整度、强度和压实度等均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方可施工。

(4)混凝土摊铺前,下承层表面应洒水润湿,以免混凝土底部水分被干燥基层吸去。

二、施工方案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线中心线及路面边线;在路线两旁布设临时水准点,以便施工时就近对路面进行标高复核。混凝土摊铺过程中,要做到勤测、勤校、及时纠偏。

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弯道段每5—10m设一中桩。 (2)支立模板

清扫处理好的下承层上杂物及浮土,然后再支立模板,模板高度与路面高度相齐平。

两侧用铁钎打入下承层以固定位置,模板顶面用水准仪核查其标

高,不符合时予以调整,施工时应经常校验,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和平面位置。

支立好的模板要与下承层紧贴,并且牢固,经得起振动梁的振动而不走样,如果模板底部与基层间有空隙,应把模板垫衬起,把间隙填塞,以免混凝土振捣时漏浆。

支立好模板后,应再检查一次模板高度和板间宽度是否正确。为便于拆模,立好的模板在浇捣混凝土之前,其内侧应涂隔离剂,使混凝土板侧更加平整美观,保证了水泥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强度、密实度。

(3)混合料运输

采用混凝土专用搅拌运输车辆运输,运输时间通常夏季不宜超过30分钟,冬季不宜超过60—90分钟,必要时采用保温措施。

运输时,总运力应比总拌合能力略有富余,确保新拌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到摊铺现场。

运输到现场的拌合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不满足时应通过试验、加大缓凝剂或保塑剂的剂量。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漏料和污染路面,途中不得随意耽搁。自卸车运输应减小颠簸,防止拌合物离析。车辆起步和停车应平稳。

(4)摊铺混凝土

混凝土入模前,先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20—40mm范围内。

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合料,直接倒向安装好侧模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

施工时应搭好事先备好的活动雨棚架,如在中途遇雨时,一面停止铺筑,设置施工缝,一面操作人员可继续在棚下进行抹面等工作。

(5)混凝土振捣

对于厚度不大于22cm的混凝土板,靠边角先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再用功率不小于2.2Kw的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且振捣时应重叠10—20cm。

振捣棒在第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止,不宜过振,也不宜少振,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少于30s,插入不宜小于20s。

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

振捣时应铺以人工找平,并应及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6)接缝施工 1)纵向施工缝

当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和硬路肩总宽度时,应设纵向施工缝,位置应避开轮迹。

纵向施工缝需设置拉杆,模板上预留了圆孔以便穿过拉杆,先把拉杆长度对半大致稳住,混凝土浇筑振捣完后,校正拉杆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拉杆位置一定要安放准确。

插入的侧向拉杆应牢固,不得松动、碰撞或拔出。若发生拉杆松脱或漏插,应在横向相邻路面摊铺前,钻孔重新植入。当发现拉杆可能被拨出时,进行拉杆拔出为检验。

2)横向施工缝

每日施工终了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设在胀缝和缩缝处,设在胀缝处,其构适采用胀缝构造。

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不宜采用斜缝。不得不调整板长时,最大板长不宜大于6.0m;最小板长不宜小于板宽。

3)横向缩缝

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法,合适的切缝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而收缩应力未超出其强度的范围内时进行,它随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施工时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变化,施工人员须根据经验进行试切后决定。

4)胀缝

先浇筑胀缝一侧混凝土,取走胀缝模板后,再浇另一侧混凝土,钢筋支架浇在混凝土内。压缝板条使用前应涂废机油,在混凝土振捣后,先抽动一下,后最迟在终凝前将压缝板条抽出,抽出时,用木板条压住两侧混凝土,然后轻轻抽出压缝板条,再用铁模板将两侧混凝土抹平整。

5)填缝

一般在养护期满后要及时填封接缝,以防止泥砂等杂物进入缝内,填缝前须将缝内杂物清扫干净,并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最好在浇

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缝底,然后再加填料,其高度夏天与板平齐,冬天稍低于板面。

(7)抗滑构造施工

摊铺完毕或精整平表面后,宜使用钢支架拖挂1—3层叠合麻衣、帆布或棉布,洒水湿润后做拉毛处理。人工修整表面,宜使用木抹。用钢抹修整过的光面,必须再做拉毛处理,以恢复细观拉滑构造。

初步抹面需在混凝土整平后10分钟进行,冬季施工还应延长时间。

抹面后,当用食指稍微加压按下能出现2mm左右深度的凹痕时,即为最佳拉毛时间,拉毛深度1—2mm。

拉毛时,拉纹器靠住模板,顺横坡方向进行,一次进行中,中途不得停留,这样拉毛纹理顺畅美观且形成沟通的沟槽而利于排水。

水泥混凝土路面收水抹面及拉毛操作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平整度、粗糙度和抗磨性能,混凝土终凝前必须收水抹面。

(8)混凝土路面养生

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或软作抗滑构造完毕后立即开始养生。 机械摊铺的各种混凝土路面宜采用喷洒养生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生。在雨天或养生用水充中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等洒水湿养生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生方式。

养生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宜小于21d。

混凝土板养生初期,严禁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方可通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