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经验总结

来源:华拓网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更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用它来进行社会交流。只是进行认、读、写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绝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考试作答能力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导致“哑巴英语”成为英语教学中一大“特色”,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浪潮中,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消除“哑巴英语”的现象,想方设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对此,我想从如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是基础

初学英语的小学生由于受英语的刺激少,且有汉语干扰。在面对全班同学和老师时使用英语进行交流难免胆怯,不敢开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鼓励,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经典案例:这是三年级的一节内容为Unit 2 Look at me 的单词学习课。这节课,学生主要学习head, eye, ear, nose, mouth等人体五官的单词,老师在教学head这一单词后,照例让学生们一个个进行机械性操练,让学生逐个读单词,学生们也不负重望,一个个鼓足了劲大声地读单词,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轮到小红读了,只见她站在座位上把头埋得低低的,紧闭着小嘴巴,这是一个刚刚转校的新同学,旁边的同学急得直跳,她的同桌把嘴巴凑到小红的耳边一遍又一遍地读“head, head”, 但小红就是不肯读。“Come on, 小红.”老师笑着鼓励学生,但无济于事。“要不,你坐下读?”老师建议小红, 小红看了看老师,迟疑地点了点头。“Be quiet!”老师对其他同学作出了手势示意让大家安静下来。“Head”只听见一个细细的声音从小红嘴里发出,虽然小,但毕竟迈出了一大步。“Wow, beautiful , can you say it again!”老师做出了一个夸张的手势,“head”, 小红的脸红扑扑的,声音提高了一点点。“Follow her, please!” 老师顺势让同学们跟着小红读,只见小红的眼神亮了起来,也自信了许多。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需要在老师或者是同伴中得到肯定的,他们都是有上进心的。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和鼓励,能“蹲下来聆听”,他们都能消除紧张和胆怯心理,开口说英语,拥抱成功,收获希望。

二、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保证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的角度看,大脑神经只有在处于兴奋状态下,才能进行思维活动,而兴趣是神经细胞活力的催化剂。对于刚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会使学生厌烦。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在口语教学中,我常常借助简笔画、实物、手势、表情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加强师生的互动,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教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衣物的说法时,我是这样开展的:课前叫学生带回如skirt,jacket,pants,dress等,授课时让男女生调换衣服穿,男生穿女生的衣物如裙子,女生穿男生的短裤等,然后一一引导他们说出不同衣物的名称,学完后还设计了一场fashion show,播放了一首节奏感很强的韩国儿歌——七公主的牛奶歌,让八个学生走cat walk。这样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的热情参与,使到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人人参与,踊跃表达,就连平时很少开口说的学生,那次都表现得非常棒。

三、赞赏学生是动力

众所周知,小学生不好意思开口说英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说错。教育家杜雷说过:“不犯错是学不会语言的。”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不可避免的,应该把错误看成是进步的阶梯。在学生练习口语的过程中,作为英语教师切忌一味批评、挖苦学生,这样做只能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而更加不敢开口,从而令他们产生恐惧心理。在课堂上,我时常把“good,well done,great,good job,excellent,wonderful”

等挂在嘴边,还不断向学生竖起大拇指,而且让全班同学边说边做如:Hey,hey,good job,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著名的教育家詹姆士有一句名言:“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尤其是孩子,他们具有明显的向师性,他们更加渴求教师的赞扬与肯定。”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成功的意识,真诚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使他们有信心,勇于表达。

四、创设语言环境是后盾

心理学家说过:“人类的语言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学习语言离不开环境,如果把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放在没有语言的环境里,他决不能学会说话,就像大家都知道的“狼孩”。我们在汉语环境里,学会讲英语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是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此外,我们山区的学生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就很少,平时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极其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努力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怎样创设语言环境呢?

第一,听是说的前提。天生的聋子必然是哑巴。威尼茨说:“大量事实说明,儿童说话的过程,是先听懂,然后再说话。”听是说的准备,听多了才会产生主动开口的欲望。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处于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我在授课时尽量使用英语以及借助body language等组织课堂教学,创设浓厚的英语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英语语感。

第二,挑选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英语的学习不同于母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练习少也是口语差的原因。因此,我会在课前先选好要上的口语材料或给学生有关的练习话题,尽量让学生做好前期的准备,当然材料选择不宜过难,而且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具体操作如下:

1.Repeat.

让学生合上书本,先放录音一次,让学生只是静静地听,再重复播放后,要求他们模仿录音说话。

2.Role-play.

学完新课后,在熟读的基础上老师再叫学生到黑板前戴面具分角色表演。

3.课后延伸。平时我见到学生我会用英语和学生问好,打招呼,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说英语的环境中。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生的口语才刚刚起步,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说英语中来,并形成爱说的习惯,我们需要有耐心、恒心,持之以恒,锲而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最终才能提高小学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学法》胡春洞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2]《以跨文化交际交往为目的的英语教学》王振亚主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王松美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当代认知心理学》梁建宁主编,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