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姬香梅
(甘肃省永靖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永靖
731600)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影响;治理DOI:10援3969/J.ISSN援1671-6027援2019援09.029大多数养殖户受到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过于追求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养殖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使土壤、空气以及地下水等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牲畜排放的大量粪便堆积会严重污染周围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当前养殖场普遍规模较小,随意堆放养殖粪便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周围的土地环境,同时还导致粪便无法充分发挥其对土地资源的积极作用。
很多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经常不按相关规定进行饲料营养的配制,导致饲料中不易消化的成分较多,使牲畜因消化不完全而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如果不能对这些排泄物进行有效处理,这些排泄物因发酵会产生具有恶臭为的气体,对大气的质量造成影响。相关研究表明,一万头生猪所排放的气体当中,其H2S的含量约为1.3kg,NH3的含量约为14kg,此外,这些气体中及携带的致病细菌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前,水资源包括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畜禽养殖最为直接的污染便是地表水的污染。例如每头猪每天粪便的排泄量约为5L,其每年氮的排放量约为9.51kg。如果养殖户没有将畜禽的粪便进行处理而是直接的排放到水环境当中,其中的各种污染物就会严重超标,导致水质的恶化。另外,畜禽粪便中往往还含有大量的氮、磷以及氨等物质,这些物质极容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藻类得以大量繁殖,对水生动物以及植物的平衡性造成影响,导致大量死亡现象的出现。此外,如果水源遭受污染,往往还会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用水造成影响。
2养殖污染的治理措施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使畜禽养殖的各种污染物得到集中处理以及合理排放,养殖户必须做好场址的选择工作,通过有效的控制管理,尽可能减少畜禽养殖产业可能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选址过程中,一方面应确保所选养殖地点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自我修复;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应当选择远离水源地以及居住集中区的地区;此外,所选养殖地点应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当靠近粪便的处理位置,从而有效节省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损耗,还可有效避免粪便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此外,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畜牧养殖的监管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宣传教育,帮助养殖户充分掌握养殖规范以及环保相关的知识,保证环保理念能够深入人心。同时,还要做好现代绿色化养殖技术的传达工作,实现养殖产业的现代化、科学化以及绿色化。
针对小型养殖场,由于其技术水平较低,同时经济较为落后,因而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宣传制度,实现小型养殖户间的互动以及沟通,通过交流环保手段以及养殖技术,使畜牧产业向着科学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区域之间应当建立一个环保合力,对其污染物的处理方法进行相互借鉴。
针对大型的养殖场,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做好调研以及监控工作,鼓励养殖户对其处理设施进行不断的完善,推广并且普及新型设备,从而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例如,可以在养殖场内建立沼气池,或设置专门的消毒车间,对养殖该物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通过沼气池所产生的各种能量进行发电,为养殖场提供其所需要的电量,既实现环保养殖,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能源,确保了养殖户效益最大化。
(1)养殖户要加强对饲料营养搭配工作的重视,尽量选择优质的饲料,在帮助牲畜消化吸收的同时,有效减少粪便中可能生成的污染物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养殖效益。
(2)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主要通过喂食药物来进行疫病的防治,如果牲畜体内一些药物没有经过充分的分解而排出体外,极容易给环境造成影响,因而养殖户必须要做好药物的控制工作。
(3)应当做好养殖各个环节的监控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环保方案,可以将粪便转化为天然的肥料,以防其长期堆放过程因化学反应而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可以有效的增强土壤肥力。
参考文献
[1]张芬娟,等.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家参谋,
2017(18):97.
[2]王雅丽.试论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饲料与畜牧,
2017(20):73-74.
2019年第09期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