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西省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来源:华拓网
2017.6藉炎! it(•今

产业经济江西智黼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固頂分析

1余艳锋

2

刘晓斌

2

蔡兰兰1刘士佩

G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2江西省农业厅,江西南昌330046)

[摘要]江西作为长江流域棉花优势种植区,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平稳下滑期,种植

面积、产量、从业人员及优势地位不断下降,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相关原因较多,如棉花市场有 效供给不足、棉农棉企关注度、国家政策倾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而要扭转江西棉业困局,不 妨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寻求思路。

[关键词]江西;棉花产业;现状;困境

中国棉花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 当时的棉花生产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政 府大力推行棉花种植,遍布南北方区域,棉花种 植面积和产量得到快速增长,到2007年达到最 高峰值,种植面积5926千公顷,产量762.4万吨, 随后缓慢下降,到2016年种植面积3376.1千公 顷,产量534.3万吨,优势种植区域集中在西北内 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三大区域,呈逐步缩小 状态,江西则处于长江流域优势种植区。然而,在 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近些年江西棉花产业进入 了平稳下滑期,产业发展面临较多困境。本文在 对江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 讨了其发展困境及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建议,以扭转江西棉花产业发展的困局。

一、江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一)区域分布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气

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十分适宜棉 花生长,是全国优质棉优势产区和商品棉生产基 地。棉花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赣北和赣中,其中 赣北为长棉种植区,集中在九江地区大部分县 市;赣中为中短棉种植区,集中在新余、上饶、宜 春地区部分县市。受1995年中国政府对棉花政 策的大幅度调整,以及近年来棉花产业行情不利 和进口棉冲击影响,江西棉花优势种植区域范围 不断缩小。目前仍保持种植的区域基本处于赣北 环鄱阳湖区域。

(二)种植面积、产量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推行棉花种植,江 西棉花产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 从1978年的114.3千公顷、34.796千吨,到1994 年达到历史顶峰的163.3千公顷、174.714千吨; 之后中国棉花供大于求,购销形势恶化,棉花产 业由市场经济调节,产业发展波动剧烈,到2002

[作者简介]余艳锋(1978-),女,江西峡江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农村管理研究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31

产业经济藉炎! it(•今

2017.6年降至最低峰值,分别是55千公顷、66.891千 吨,仅为最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之后快速发展, 到2012年开始缓慢回落,2015年江西棉花播种 面积81.1千公顷,单产1421千克公顷,总产 115221吨。江西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W”状 波动下滑态势。而从1998年开始,江西棉花种植

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在种植面积缩减的形势下,棉 花单产从1998年的701.96千克公顷快速增长至 2012年的1790.41千克公顷,之后缓慢下降直到 2015年的1420.73千克公顷。

(三)与主产区域对比

就全国主产棉区比较来看,江西棉花种植面 积、总产和单产在全国排位较后,2015年分别达到 81.1千公顷、11.5万吨、1421公斤/公顷。新疆具备 种植棉花的绝对资源优势,加之国家对新疆棉花 补贴政策,其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居于全国首位, 2015年分别达到1904.3千公顷、350.3万吨,单产 水平也较高,2015年达到1840公斤‘/公顷。就长江 流域主产棉区比较来看,江西棉花种植面积和总 产均处于中下水平,但单产处于中上水平(见图1、 2、3)。在统计棉花单产数据时可以发现,种植面积 较小的非主产棉省份,因种植少,基本是精耕作 业,单产较高。而大规模种植的主产棉区域,尤其是平原区域采用机械化操作,单产水平一般

图1长江流域主产棉省份产量对比图单位:万吨

(四)从业人员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仍在从事棉花种 植的大多为中老年,20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老

32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2006年

2007年

200祥

2009年

2010年

2011 年

2012 年

2033年

2014^

2015 年

□江苏E浙江■安徽H江西EI湖北S湖南□四川

图2长江流域主产棉省份种植面积对比图单位:千公顷

图3长江流域主产棉省份单产对比图单位:公斤/公顷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年人居多,多为小学文化。只有微小部分具有初高 中文化的中青年在当地政府或科研单位的支持 下,能较好地掌握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和绿色防控 植保技术,使用优质高产新品种,利用科研成果、 新品种开展规模化种植。

(五)加工销售

自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以来, 植棉比较效益低导致籽棉供给量趋减,棉企收购 成本增加,致使集中在赣北九江产棉区的江西大 部分棉企亏损出局或被迫改行,仍坚守的企业大 多陷入资金不足的经营困境。

1.轧花厂。江西轧花厂开工期一般是9月底 至次年的3月底,其中10、11月份既是新棉上市 集中期,也是轧花厂收购和加工籽棉旺季。每年轧 花厂籽棉收购价格和皮棉出厂价都高开低走, 2015年籽棉收购价2.8〜3.15元/斤,皮棉出厂价 12000〜13400元/吨;2016年受气候影响,江西省 棉花大幅减产,籽棉收购价涨至3.55〜3.7元斤, 皮棉出厂价15000〜15400元/吨。江西棉花产量减 少,轧花厂无花可收,价格无竞争力,皮棉订单数 量逐年减少,开工期缩短。据调查,2016年江西省

2017.6藉炎! it(•今

产业经济轧花厂仅开工4个月,大多从当年的10月份到次 年的1月。省内部分地区存在个别轧花厂随意哄 抬籽棉收购价,恶意扰乱市场价格现象。

2.纺织企业。江西纺织企业全年开工,其中新 棉上市前期的6〜8月是生产加工淡季,本地棉和 新疆棉使用比例基本在6:4。在全国纺织行业不景 气的情况下,小型企业倒闭增多,仍维持生产的企 监审局的调查[2],2016年江西棉花受多轮强降雨 不利气候影响,烂桃较多,亩产80.23公斤,亩均总 成本2333.55元,亩均净利润为-1087.17元,处于 亏本状况,愿意从事棉花种植的农户骤减。

4.

江西棉花种植比较收益很低,处于严重亏

损状态。棉花种植远不如其他经济作物收益。据 2016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显示,2015 业则缩小生产规模,皮棉库存一般维持在1〜2个 月的用量,即采即销,减少库存量,避免资金挤压。 居高不下的成本逐渐压缩了纺企的利润空间,且 订单量和销售量逐年减少。

二、江西棉花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原因(一)棉花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种植比较效益很低

1.

棉花市场有效供给量不足。一方面,江西作

为内陆棉花种植省份,无法享受国家棉花政策补 贴优惠,以及受纺织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愿 意种植棉花的棉农不断减少,尤其是小规模棉农 基本改种水稻、油菜、玉米、蔬菜等农作物,而大 规模棉农则会调减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江西棉 花规模种植户偏少。据本课题组长期追踪调查的 15户棉农中,到2016年年底有种植意向的仅有 3户,且都是种植规模在50亩上下,尽管处在亏 损状态,但仍希望在当地棉科所的帮扶下,以及 期待2017年国家对内陆棉花出台鼓励政策,希 望2017年棉花种植能有所盈收。

2.

自然灾害导致棉花减产、品质较差。近年 来,江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棉花长势普遍不好, 阴雨低温烂种烂秋死苗率高,多地棉花产量下降 甚至绝收,棉花含水份高,达到3128B级的籽棉 量减少,棉花品质下降,收益少甚至亏损,棉农消 极种植。

3.

成本收益差距拉大。据江西省农业厅市场

与涉外处调查[1],2015年江西棉花亩均产值合计 1488.5元,总成本1470.1元,纯收益18.4元,纯收 益相较2014年下降78.4%。另据省价格成本调查

年江西棉花每亩净利润-1327.69元,早籼稻 135.30元,晚籼稻214.99元,烤烟242.27元,柑 995.39 元,桔 130.39 元。

5.

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受江西特殊

的山地丘陵地势影响,集中在赣北的江西主产棉 区基本为平原区域,规模种植户才会考虑使用机 械采棉,但散户和其他区域则主要依靠人工采

摘,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完成,生产 成本增加。

(二) 棉农看涨不看跌意识较强,棉农棉企期

望值差距较大

随着棉花产量的下降,以及籽棉收购价持续 低位运行,江西棉农希望后期棉价反弹,因此在 籽棉采摘后惜售心理严重,大多堆放家中,少量 无法储存的棉花才会当季销售。在纺织行业不景 气、新疆低价棉和进口棉的冲击下,一旦棉农惜 售,错过销售旺季,后期棉价趋低,抑或无人收 购,棉农损失惨重。而对棉企而言,则希望籽棉收 购价越低越好,降低生产成本,与棉农惜售行为 相冲突,棉企收购量锐减与棉农籽棉积压之间形

成恶性循环。

(三) 国内外竞争压力强劲,国家政策抑制江 西棉业发展

随着种棉优势区域不断调整,国家对新疆棉 重视加大,2016年10月下发《关于印发2016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15550, 135.00, 0.88%)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3 ],这对 内陆尤其是江西棉业造成强烈冲击。一是在缺乏 补贴的情况下,江西棉农缩减种植面积,当地棉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33

产业经济藉炎! it(•今

2017.6花供应量不足,当地棉企只能从新疆或者进口棉 花;二是在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调控下,新疆调减 了种植面积,新疆棉供应减少,新疆棉收购价上 升,再加上运输成本,江西棉企生产成本增加;三 是国家对棉花进口实行配额制度,从国家发展改 革委公布的《201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 和分配原则》[4 ]中可以看出,符合棉花进口关税 产区,确立为重要产品保护区,到2020年,力争棉 花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但目前江西棉业发 展陷入困境,受产业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产业发 展问题也相继出现。而要实现国家提出的棉花产 业发展目标,并维持江西种棉主产区的地位,合理 引导棉花全产业链发展,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强化。

配额申请的只有三类棉企,其他类型的棉企没有 配额只能支付关税进口棉花,生产成本增多。四 是江西棉企生产的产品同质性较高,中低端产品 多,一直以低价求生存,而一旦失去成本优势,在 国内外纺织业激烈竞争环境下,江西棉企生存空 间基本丧失,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增大。五是 国家拋储政策滞后于新棉上市、加工时间,市场 导向不明,棉企谨慎收购籽棉,棉企生产规模也 相应缩小,开工率降低,棉花全产业链处于低迷 状态。

(四)组织间紧密度不高,科技成果应用不及时一是根据《江西省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名录 2016最新版》显示,截止到2016年江西全省有 138家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覆盖率100%。相比 周边湖南206家,湖北448家,江西棉花合作社数 量少,这与江西种棉面积、棉农数量少有一定关 联。虽然在2008年成立了棉花协会,但协会、合作 社、棉企关系松散,“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专 业农户”订单模式不多,中小型种棉户收益难以保 障。二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作为全省唯一省级棉 花科研单位,不断研发适用棉花种植技术、种植品 种,但推广应用网络不健全,典型示范基地少,加 之从事棉花种植的大多为中老年人,能真正落实 到棉田的适用技术、新品种不多,大多棉农仍采用 传统模式,棉花收益低。

三、促进江西棉花产业发展的对策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提出,在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 棉区“三足鼎立”的格局下,提升新疆内陆棉区主

34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一) 优化种植布局、品种,提质增效策应农业供给侧改革,从供给角度考虑,主要围绕市场的需求布局生产,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坚 持以“突出骨干主栽品种,科学合理搭配品种,大 力推广优质品种,积极引进新品种”的原则,优化 棉花生产布局,促优势区域压劣势区域,重点提高 赣北九江鄱阳湖地区棉花覆盖率,减少赣中区域 种植范围,提升赣北棉区单产和总产水平。在巩固 和提升棉花生产能力前提下,调整棉花品种结构, 研发或引进优质高产多抗、适宜机采的新型品种, 加快推广适合江西省土质的长细强指标相协调、 长度和强度“双三零”新品种;同时引导大户适度 规模种植优质新型品种,散户小户改种其他效益 高的经济作物,实现规模效益。

(二)

推进江西主产棉区全程机械化,优化棉

花目标价格政策

积极研发适宜江西丘陵山地棉花种植、收获 和加工专用机械和全程机械化生产设备,提高生 产加工机械化水平。间套种棉田实行机械化生产 将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既为棉 花的生产赢得了季节,又为其他套种农作物栽插 赢得了时间,让间套模式得以实现。同时机械采摘 棉花抢农时,能减少烂桃率,提高籽棉品质。

2017年国家未出台内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 政策,严重抑制了内陆棉农种植积极性,建议在 调优江西棉田种植范围情况下,地方政府提供补 贴,给予物化、技术支持。省级财政会同棉花种植 重点县市探讨补贴对象、补贴方式、补贴额、补贴 发放途径等。一方面,对规模种植户按实际种植

2017.6藉炎! it(•今

产业经济面积给予补贴,地方政府和科研单位也可以化 肥、农药、种子和薄膜等生产资料作为补贴,保证 江西棉花持续生产;另一方面,加大对棉花生产 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购置补贴力度。在核实确 认购置棉花专用农机并投入使用后,给予大幅度 支持,降低上游棉花种植成本,使整个棉花全产业 转型

(五)实现全棉产业链的整体运作,加快棉企

加强科研部门、流通部门、棉企、棉农和政府 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依据市场需求,棉企或市 场主管部门能提前预测市场所需原棉品级和质 量需求,从而反馈给科研、农业主管部门,而科研 链利润分配合理。

(三) 建设现代标准棉田示范种植基地,合作组织发展

地方棉花科研单位或地方农业部门将绿色高 产高效棉花示范种植基地设立在棉花种植优势区 域,且具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棉田里。这种 生产模式下的棉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既能快速 的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实现棉田的简化 高效栽培,又能带动合作社和企业发展,对周边散 户起到典型示范作用。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社会 化服务”的经营模式,如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建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等,同时加强农机手的 培训,鼓励种植户间跨区服务,提高机械利用率。

(四) 创新科技,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目前棉花科技体系中,科研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相脱节。要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在棉 花生产中的直接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 建设和农业技术成果的广泛宣传,层层培训,不断 提高广大棉农的科技植棉水平。针对不同生育期、 不同天气条件,指导棉农采取肥水调控、促弱控 旺、清沟排水等田间管理措施,促使棉花苗情长势 比较均衡,做好棉花病虫害防控工作。以落实农机 购置补贴、开展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为抓手, 大力推广瓜棉套种、棉瓜菜套种、棉果套种、高密 度直播、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一批关键技 术,加快普及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支持引进优良 种质资源,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动优良品种 更新,集成绿色丰产技术,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指 导棉农晾晒棉花时做好分摘、分晒、分存和分售, 控制原棉“三丝”污染,实现棉花品级的提高。

和农业主管部门立即向棉农提供适应品种、种植 技术等,整个产业链互联互通,才能有效规避市

场风险。同时,棉企依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改造 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强生产精细化管理,向产品 质量和工艺要效益,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企 业转型升级。1*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2015年主要农作物生产成本与收益调查

分析[EB/〇L ] .http :/Www.jxagri.gov.cn^:h_cn/News.shtml? p5=

291891,2016-03-03.

[2]

江西省2016年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预[E沙OL]桂农网,2016-07-03.

[3]

最新国家棉花政策补贴公告:今年棉花补贴标准

正式公开[E沙0L].棉花价格信息网,2016-11-9.

[4]201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 [EB€L].中商情报网讯,2016-10-13.

(责任编辑:车碧云)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35

支持 .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