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来源:华拓网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与第5 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 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内的加速度

C.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第1 s内、第5 s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4m/s22m/s22

a1a504m/s24m/s21

a1、a5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内的加速

度,故B错误;

C.由于AB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aBCaOAaAB

故C正确;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CD。

2.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AD

【解析】

【分析】

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

与x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

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3.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是A、B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t时间内A的位移较小

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

D.t时刻以前A的速度比B的大,t时刻以后A的速度比B的小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C.0~t时间内A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B的位置坐标变化,则A的位移较小,故C错误,B正确;

D.b图线的斜率大于a图线的斜率,则B的速度一直大于A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

4.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B.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

C.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

D.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C、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C错误;

BD、 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路程不全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图象知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睛】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

5.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1s末运动方向改变

B.物体做匀速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D.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一直向负方向匀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5m/s,故C正确;

D.物体的出发点在x5m的位置,2s末在x5m的位置,故2s末物体未回到出发

点,故D错误;

故选BC。

6.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图可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

(0.320)s=0.16s2

t1由

vst可得,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s1v声t1340m/s0.16s=54.4m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

t21.241.00s=0.12s2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s2v声t2340m/s0.12s=40.8m

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ss1s254.4m-40.8m=13.6m

由题图可知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0.16s;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故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t1.12s0.16s=0.96s

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s13.6m14.17m/st0.96s

v车故选D。

7.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地面上的人员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是竖直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

B.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小于路程

C.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D.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物体做的是平抛运动,运动的轨迹是曲线,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

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从飞机上投下来的物体路程大小等于曲线的长度,所以位移大小小于路程,B正确.

8.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 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 )

A.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B.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

C.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

D.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向南运动,而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的慢说明乙车向南运动,因为如果乙车相对地面静止,则乙车和树木相对甲车向北运动的速度相同,故乙车不可能静止;如果乙车相对于地面向北运动,则相对

于甲车的速度大于树木相对于甲车的速度,也与题意矛盾,故也不可能.所以乙车只能相对于地面向南运动,但如果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甲车上的乘客应该看到乙车向南运动,也与题意矛盾,故乙车只能向南运动且比甲车慢,故D正确。

故选D。

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B.在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C.在0t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在0~t1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而且均为正值,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相同,A正确,B错误;

C.在0t1时间内甲的速度为正值,乙的速度为负值,说明在这段时间内二者的运动方向相反,在t1t2时间内,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C错误;

D.在0t2时间内,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而且均为正值,加速度均沿正方向,则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关键抓住速度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来分析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一条直线,斜率一定,物体的加速度也一定。

10.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A错误;

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故B

错误;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和终点重合,位移为零,故C错误;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故D正确.

1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

D.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长短,故不能说明加速度大,A错误;

B.加速度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正确;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可以改变,比如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改变,C错误;

D.速度增加还是减小看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故加速度减小时,但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不断增大,D错误。

故选B。

12.质点在Ox轴运动,t0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0~1s内为直线,1~5s内为正弦曲线,二者相切于P点,则( )

A.0~3s内,质点的路程为2m

B.0~3s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C.1~5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7m/s 2m/s

D.3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0~2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27m,路程为3.27m。2~3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27m,路程为1.27m,故

0~3s内,质点的路程为

3.27m1.27m=4.54m

A错误;

B.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0~3s内,质点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B错误;

C.1~5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0,平均速度大小为0,C错误;

D.3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等于1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x2m/st

vD正确。

故选D。

13.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新兴产业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极大冲击,滴滴打车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用户通过手机下单告诉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很快便有提供服务的私家车为您服务。图中的原点表示用户的位置,而汽车标志就是接到单的司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1分钟指的是目前接到单的时刻

B.0.3公里指的是用户与司机的位移大小

C.预计接到用户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5m/s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题目信息,1分钟指的是接到用户的预计时间,选项A错误;

B.0.3公里指的是接到用户预计的路程,选项B错误;

C.路程除以时间应该是平均速率,所以预计接到用户的过程中,平均速率

s0.3103vm/s5m/st160

选项C正确;

D.上面C选项正常,故D选项错误;

14.物体沿直线A到B,前一半位移以速度v1匀速运动,接着的后一半位移以速度

v2匀速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v1v2A.2

B.v1v2

v1v2C.v1v2

D.

2v1v2v1v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全程的位移为2x,则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前x的位移.以速度v2行驶了后x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x位移的时间为

xv1

t1汽车通过后x位移的时间为

xv2

t2全程的平均速度

2vv2x12t1t2v1v2

v故选D.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辽宁舰”航母“高大威武”,故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B.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答案】D

【解析】

A、D、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所以“辽宁舰”航母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看成质点的,如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D正确.B、正在甲板上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的动作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不可以看做质点,否则没有动作了,故C错误;故选D

【点睛】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