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研究——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华拓网
2011年5月 经济论坛 Economic Forum May.201l 总第490期第O5期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研究 ——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文肛红莉李超杰 【摘 要】本文基于江苏省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驱动。基于 Malmquist- ̄'数测度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得益于技术效率(EC)和技术进步(Tp)的增长,1998~ 2009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8%的速率增长。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 因果检验,发现两者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滞后1到3阶时,金融发展是全要素生产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 不成立,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全要素生产率;Malmqu ̄tq8数;江苏省制造业:驱动效应 【作者简介】江红莉,东南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险管理;李超杰,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 后,交通银行江苏分行国际业务部,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 一、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增长驱动的理论 资——技术创新——生产率提高。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资本的投入,创新资 本来源除了企业内源性的利润、企业资产之外,还 需要从外部融资。金融体系是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 分析 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一般认为金融发展终将 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个渠道对经济 增长产生影响(Levine,1997 o有效的金融中介 可以决定高效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因此它 们可以通过改变社会资源的配置来改变经济增长的 路径,而不仅仅是通过提高社会储蓄率 (Schumpeter,1934)。金融中介能代替企业的自我 惟一途径,可以通过商业银行、信托、金融租赁、 证券市场、风险投资、股权交易、民间借贷等渠道 获取资本的支持。一个金融体系(包括正规金融和 民间金融)的结构及其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决定 了其对技术创新性资本供给的能力、供给结构和供 给成本,构成金融资本供给的数量和组合的均衡 解,最终为技术创新注入资本(孙伍琴、朱顺林, 2008 o 融资方式组织社会闲散金融资源,发展良好的金融 中介可以通过提高居民储蓄率以及吸引外资等手段 来实现社会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Bell, Rousseau,2001)。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向技术创 新体系提供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大规模资金,资本市 场通过为技术创新投资者提供长效性的激励功能、 分散风险和共享机会,促进了技术创新行为的长期 金融体系能分散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一是提 供技术创新的资本来源的各种组合,如不同产权特 征、不同融资成本、不同期限、不同流动性等金融 工具组合,以优化技术创新投资的配置;二是技术 创新投资的金融工具所具有的流动性,不但能按照 价格机制合理配置风险和收益的均衡,为高风险、 化、稳定化和持续化(Tadesse,2002 o金融发展 通过完善的金融体系、畅通的融资渠道,使得企业 能够通过银行储蓄、股权融资、租赁融资、商业信 用等金融机构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优化社会 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 提高企业生产率,进而带动整个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的提高。同时,金融发展还能通过金融工具的创 大规模、长期的技术创新投资提供较高的回报,而 且金融交易的信号有利于形成技术创新投资者对风 险和收益的稳定预期,以优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金融发展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融资环 境,分散企业的研发创新风险,甚至还能通过债权 性和股权性的资本投入,为技术创新的收益分配提 供制度工具,形成技术创新投资项目合理的治理机 制。 新,分散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激励企业进行技术 创新,最终提高生产率。即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生产 率增长的驱动路径为金融发展——企业外部融 .154. 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EC x TP=PC x SC x TP (4) (一)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M lmquist生产率指数是通过距离函数来定义 的,可以定义投入距离函数和产出距离函数。本文 式(4)中, (x。,Y )和(x Y¨)分别表示 时期t和时期t+1的投入产出量,d 和So‘分别表示 以时期t的技术T为参照时期t和时期t+l的距离 采用产出距离函数来定义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假定向量x表示投入量,x--(x ,x ,…,x );Y表 示产出量,y=(Y。,Y ,…,Y );P(x)代表使用 函数。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由技术进步变化、纯技 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三部分构成。当某一变 化率大于1时,表示其是生产率提高的源泉,反之 投入向量x所能生产的所有产出向量的集合,则产 出距离函数可定义为 则是导致生产率降低的根源。 (--)指标选择、数据来源及处理 d (Y,x)=min f :(Y I )∈P(x)l 指标选择包括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大类,其 (1) 中,制造业的投入指标一般包括资本投入和劳动投 以时期t的技术T为参照,基于产出角度的 人两类。本文借鉴沈能(2006)、刘云枫和周健明 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2008)的做法,选择制造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均 ( + ,Yt+ , ,x)=d ( +。,x )/ ( ,x)(2) 余额(亿元)和流动资产年均余额(亿元)作为制 以时期t+l的技术T+I为参照,基于产出角度 造业的资本投入,选择历年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万 的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人)作为劳动投入;将地区制造业总产值作为产出 ( 。,Yt+l' ,x)= +., 。)/ ( ,x)(3) 的价值指标。考虑到数据的获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 从t到t+l时期,度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 致性,本文选择1 997 2009年整个制造业及其30个 的Malmquist指数可以分解为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下 制造业的细分行业作为考察对象,分别为农副食品 技术效率指数(EC)和技术进步指数(TP),技术 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 效率变化指数还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 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 (PE)和规模效率指数(SC),其分解过程如下: 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 t+l, 、 棕、草制品;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 ,M。(x…yⅢ,x ,y )= × 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 d0【y ,x.J 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 d (y件。,x件 ) ×一裁等]d (y ,x ) J 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 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 表1 江苏省制造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1 997 ̄2009) 延加工业;金属制品 年份 技术效率指数 技术进步指数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EC) (TP) 指数(PE) (SC) (rn ) 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 1998/1997 0.833 0.987 1.012 0.823 0.822 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 1999/1998 0.836 1.104 1.0o1 0.835 0.923 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 2000/l999 0.894 1.086 1.031 0.867 0.971 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2001/2000 0.862 1.155 0.912 0.945 0.995 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 2002/2001 0.991 1.184 1.o08 0.983 1.173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 2003/2002 1.121 0.959 1.112 1.008 I.075 造;工艺品及其他制造 20o4/2003 1.001 0.966 0.989 1.0l2 0.967 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 2005/2004 1.098 1.012 1.O98 1.000 1.111 料回收加工业,依次记 2006/2005 1.136 1.033 1.109 1.024 1.173 为A1~A30。所有的指 2007/2006 1.162 1.095 1.1l2 1.O45 1.272 标数据来源于《江苏省 2008/2007 1.176 1.087 1.1O8 1.061 1.278 统计年鉴》(1996~ 2009/2008 1.053 1.135 1.053 1.000 1.195 2010)。 平均值 1.013 1.067 1.O45 0.967 1.080 (三)制造业全要 表2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按不同行业的分解(2003~2009) 行业 A1 A2 A3 A4 EC 1.135 1.079 1.177 0.999 TP 1.106 1.139 1.131 1.123 PE 1.143 1.061 1.164 1.086 SC 0.993 1.016 1.0l1 0.92 TFP 1.256 1.228 1.332 1.122 行业 Al6 A17 A18 A19 EC 0.967 0.927 0.994 1.122 ,I’P 1.105 1.144 1.134 1.148 PE 0.957 0.947 1.037 1.084 SC 1.O1 0.979 0.959 1.035 rFP 1.068 1.06 1.128 1.287 A5 A6 A7 A8 A9 AlO A11 A12 A13 A14 A15 0.962 0.996 1.218 1.o08 1.137 0.972 0.946 1.143 1.O25 0.991 0.986 1.149 1.033 1.O56 1.14 1.123 1.123 1.137 1.021 1.025 1.1l 1.122 0.957 0.989 1.171 1.O64 1.229 0.971 0.964 1.152 0.984 1 0.995 1.005 1.006 1.039 0.947 0.925 1.0o1 0.98 0.992 1.042 0.991 0.99l 1.105 1.029 1.285 1.15 1.277 1.O91 1.075 1.168 l_151 1.O99 1.106 A2O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0.934 1.O5 1.146 1.13l 1.076 1.116 1.154 0.876 1.04 1 1 1.107 1.121 1.129 1.139 1.142 1.127 1.12 1.093 1.123 1.083 1.136 0.946 1.045 1.154 1.126 1.075 1.125 1.192 0.986 1.073 1 1 0.988 1.OO4 0.993 1.0o5 1.001 0.992 0.968 0.889 0.97 1 1 1.034 1.177 1.294 1.288 1.229 1.258 1.293 0.958 1.169 1.083 1.136 素生产率测度结果 看,以2001年为界,江苏省制造业的Malmquist全 以江苏省整个制造业以及制造业3O个细分行业 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DEAP2.1软件,测度了 1997 2009年间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结果见表l和表2。 根据表1,从平均值看,得益于技术效率指数 和技术进步指数分别以平均每年1.3%和6.7%的速 率增长,1997~2009年期间江苏省制造业的 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以平均每年8%的速率增长。 分解指标中技术效率变化(EC)平均值大于1,这 表明各决策单元不断努力逼近前沿面,从而产生了 明显的‘饪超效应”;规模效率指数(sc)平均值 小于1,表明规模前沿面向前推进的效果不理想。 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两种明显的状态,1998年到 2001年,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是逐年下降的, 最大的原因是1998 2002年间技术效率指数是逐年 降低的,这种负效应部分抵消了技术进步指数逐年 上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2002年到2009年 问,由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贡献,江苏省 制造业的Malmquist ̄:要素生产率呈逐渐增长的趋 势(除了2004年是降低的)o 就江苏省的3O个行业平均来看(表2),1997— 2009年江苏省制造业30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平均上升 降了4%,技术进步水平平均提升了11.6%,纯技术 虽然总体上制造业生产率是稳定增长的,但具体来 效率平均上升了5.3%,规模效率平均下降了1.2%, 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上升16.1%。江苏省制造业所有 行业都发生了技术进步,其 中技术进步水平提升最大的 三个行业分别是纺织业、非 表3 TFP与FIN的ADF单位根检验 变量 FIN TFP 检验形式 带有截距与时间趋势 带有截距与时间趋势 滞后项 ADF统计值 2 2 临界值 -3.461… -3.461… 结论 不平稳 不平稳 -2.663 —2.896 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专用设备 制造业,提升幅度分别达到 了14.9%、14.8%和14.2%。 V FIN 既无截距也无时间趋势 TFP 既无截距也无时间趋势 注:} ・2 2 -1.625 -2.957 -1.601… -2.817‘ 平稳 平稳 江苏省制造业所有行业的全 要素生产率均提高了,其中 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三个 表示1O%的显著水平, 表示1%的显著水平。 156・ 表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全要素生产率就提高0.829个 原假设 滞后期 F统计量 TF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FIN l 0.196 FIN does not Granger Cause TFP 1 9.O72 TF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FIN 2 0.055 FIN does not Granger Cause TFP 2 21.780 TF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FIN 3 0.105 FIN does not Granger Cause 1.FP 3 18.834 行业提高的幅度最大,分别达到了33.2%、29.4% 和29-3%。 三、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 由于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银行部门 的贷款是各行业外部融资需求满足的主要方式,按 照曹珂、朱彤(2010)的做法,本文采用中国历年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 金融发展指标(FIN)。该指标不仅可以反映银行 部门提供融资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反映其在资金配 置方面的活跃程度。 (一)单位根检验 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单 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在10%的显著水平下,金融发展 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是不平稳的,但金融发展指 标的一阶差分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全要 素生产率的一阶差分在l%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 (二)协整检验 利用最小二乘法(OLS)对全要素生产率和金 融发展指标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TFP=O.403+0.829 X FIN (5) (1.732)(2.231) R =0.332 F=10.820 回归方程系数下方括号内的数值为该系数的t 统计量。 运用ADF对回归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从检 验结果看,ADF统计量为一2.818,小于l%水平的临 界值一1.601,说明在l%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 列是平稳的;对残差进行正态性检验,J—B统计量 为0.512,接受原假设,即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全 要素生产率对金融发展指标存在协整关系。从制造 业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之间的长期关系来看, 全要素生产率对金融发展指标的弹性为0.829,换 句说,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长期的 驱动效应,若金融发展提高1个百分点,制造业的 P值 结论 百分点。 0.670 不能拒绝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 验 0.017 拒绝 由协整检验得知江苏省制 0.947 不能拒绝 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 0.0o3 拒绝 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 0.950 拒绝 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 0.051 不能拒绝 关系,是金融发展带来全要素 生产率的提高,还是全要素生 产率的提高促进金融发展,尚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从两变量问的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 可知,当滞后期为1时,在5%的显著水平下,制造 业全要素生产率不是江苏省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 因,但金融发展却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 Grnager原因,即金融发展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当滞后2期、3期时,在 5%的显著水平下,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仍然不是 江苏省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却不成立。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测度江苏省1998~2009 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1998~2009年江苏省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平均每年8%的速率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受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 驱动的。深入研究江苏省制造业的30个细分行业, 发现1998~2009年制造业的30个行业技术都发生了 技术进步,所有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提高 了,其中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 材制造业三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幅度最大。 进一步研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之 间的关系,发现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 有长期的驱动效应,若金融相关率提高1个百分点, 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就提高0.8286个百分点。对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金融发展的代理指标金融发 展指标进行Grange因果检验,发现滞后1~3期时, 金融发展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JGranger原因。 反之却不成立。 针对上述实证结果,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本文 得到一些启示。 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畅通制造企业的融 资渠道。一个流动性强的股市,可使投资者更易获 得交易股权,从而减弱投资者对于中长期项目投资 的抵触情绪,大力发展股票市场有利于制造企业长 期融资。政府应该加快有能力进行整体上市和优质 资产注入的制造企业改革的步伐,(下转第161页1 集进入标准化工作阶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 术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信息收集网络,确保数据信 息采集的有效开展,这将是建立绩效评估数据库的 基础。 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高职 院校会计系统。在预算管理中,要加强编制绩效预 算、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同时 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预算执行考核结果 的应用,切实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北京出版社.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社. (四)绩效预算管理贯穿于绩效评估全过程 绩效预算评估管理,简单讲就是在预算编制中 引入衡量工作量和活动成本的方法。绩效预算的主 要含义是通过资源配置对机构的运转实行有效的控 制和管理。用科学的手段约束财政支出的执行者, 绩效预算可以使管理层能够合理使用资源,以实现 机构目标;控制机构运转,保证各项具体任务能够 如期按预算开展。 (五)形成全方位的绩效预算监督管理体系 有效的会计信息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绩效评价 【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育支出分析Ⅱ】.财政研 究,1996,(6). 【41魏陆.从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谈我国教育的改革 [J].改革与发展,2000,(3). 【5】丛树海,周炜.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财贸 经济,2007,(3). 的基础,会计系统及其预算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办 学绩效评价的信息资源平台。浙江现行的高校会计 系统还无法满足绩效评价的需求,因此,必须全面 (上接第157页)这样有利于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整 个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资源配 置。同时,由于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实力 雄厚的民营制造企业已经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影 (责任编辑:华明) [4】于震,杨苜,刘森.中国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增长卟社会科 学战线,2008,(5):48—53. 【51孙伍琴,朱顺林.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 基于Mahnuquist指数的分析卟统计研究,2008,25(3):46—50. 【6吕延方,王冬.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 61响——基1998-2007年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Ⅱ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 洪银兴.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卟管理世界, 1999,(4):15-22. 响,所以应鼓励支持民营制造企业上市,并且在进 入门槛上做到保证国有制造企业和非国有制造企业 济研究,2010,(11):66—83. 同等待遇。在鼓励制造企业上市的同时,应建立完 善的上市准人制度,完善现有的信息披露机制,促 进一批绩优和高成长性制造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集 发展所需资金,同时接受公众的监督,使股票市场 真正发挥高效的资金融通和配置功能。 由本文的实证分析可知,1998—2009年,制造 f8】Levine R.Financila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lJoum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35): 688-726. [9]Schum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M】.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技术效率指 数和技术进步指数的增长。因此,江苏省制造企业 应该从自身内部出发,优化资本配置,投入大量的 人力和财力进行技术研发,继续引进先进技术,更 【10]BeU C,Rousseau P L.Post—independence India:A case of ifnance—led industrialization?Ⅱ】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1,65(1):153—175. 【1 1]Solomon Tadesse. Financial Archite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EvidenceⅡ1.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2002(1 1):429—454. 【12】Ray S,Desli E.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 and 新落后的生产设备,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以推动技术的快速进步,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制造业 的全要素生产率。 参考文献 川1史龙祥,马宇.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基于 中国制造业的检验与流动性过剩视角的分析卟财贸经济,2008, (4):105—110. efficiency chang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I1.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2):66—83. 【13】沈能.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 究UJ_中国软科学,2006,(6):101-11. (14J刘云枫,周健明.北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 对策研究——基于DEA的Ma1f“quist生产率实证分析卟北京工商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5):120—123. 【15】曹珂,朱彤.外部融资依赖、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变 迁——基于中国制造业部门的行业分析Ⅱ】.世界经济研究,2010, (4):26~31. [2】袁云峰,曹旭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实证研 究卟统计研究,2007,24(5):60-66. 【3】钱良信.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 江淮论坛,2010,(3):41-46. (责任编辑:路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