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7八上·高台期中) 科学家米勒通过模拟原始地球场景,利用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 )
A . 形成单细胞生物 B . 形成原始生命
C . 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等 D . 形成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2. (2分) (2017八下·平南月考)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 ) A . 氨气 B . 氧气 C . 甲烷 D . 水蒸气
3. (2分) (2017·岳阳) 根据化石推断,下列生物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 A . 古代鱼类 B . 古代两栖类 C . 古代爬行类 D . 古代哺乳类
4. (2分) 下列为生物进化提供有力证据的中间过渡类型生物化石是( ) A . 植物化石 B . 硅化木 C . 恐龙卵化石 D . 始祖鸟化石
5. (2分)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B . 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爬行类动物是由鸟类进化来的 C .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观点是”用进废退” D . 法国博物学家布丰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的改变
6. (2分) (2016八下·德州期末) 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A . 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 B . 我国水域辽阔
第 1 页 共 9 页
) C .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人工选择的结果
7. (2分) (2017八下·虞城期中) 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 . 骨盆发生变化 B . 声带发展产生语言 C . 人类出现意识 D . 直立行走
8. (2分) 从人的进化历程看,在我国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下列哪一项( ) A . 南方古猿和能人 B . 直立人和智人 C . 直立人和能人 D . 智人和能人
9. (2分) (2016七上·龙岗期中) 极地狐的耳朵大小、形状与大耳狐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光照 D . 空气
10. (2分) (2016七上·临河期中) 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 .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 .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 .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11. (2分) (2017·邻水模拟) 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 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 . 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 . 雷鸟的羽毛冬天为白色,夏天为灰色 D . 地衣生活在岩石的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12. (2分) 当年红军在“翻雪山、过草地”时,常常会有人、马陷入沼泽之中,这里所指的“草地”属于(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第 2 页 共 9 页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水域生态系统
13. (2分) (2018八下·成都期中) 下面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 (2015七上·柘城期末) 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 A . 单细胞生物 B . 绿色植物 C . 多细胞生物 D . 动物和人
15. (2分) (2013·苏州) 如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简图,其中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 . B是消费者,它和C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C . 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正常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D . 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16. (2分) (2019七上·铜陵期中) 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个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B . 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C . 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森林生态系统
第 3 页 共 9 页
D .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起支配作用
17. (2分) (2020八下·百色月考) 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两条主要食物链.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则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 . 蛇的数量大大增加 B . 虫害严重,水稻减产 C . 老鼠数量大量增加 D . 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18. (2分) (2019七上·和平期末)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 .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 . 海洋生态系统有海洋生物组成 D .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19. (2分) (2014·来宾) 今年年初,雾霾在我国华东、华北地区大范围弥漫,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小明在“关注雾霾”主题班会上,提出的下列治雾霾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扩大绿化面积 B . 发展公共交通 C . 增加火力发电 D . 严禁焚烧秸秆
20. (2分) (2019·海南) 图中的甲是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关系示意图,乙是因某种原因导致在该食物网中三种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相对含量的直方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乙图中的c对应甲图中的生物是草
B . 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必须保护好b,把a全部杀掉
第 4 页 共 9 页
C . 甲图中生理过程②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D . 在生理过程④中,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二、 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
21. (2分)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如图是某地区各个地层中生物化石的分布情况,请你仔细观察、比较并回答问题.
(1) 请你根据如图总结出生物进化的规律:________。
(2) 将下列生物类群按照你总结的规律排序:哺乳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爬行类________。 22. (9分) (2019七下·泉港月考) 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
(1) 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 A________,B________。
(2) 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____。B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内。胎儿是在母体的________中发育,并通过__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气、同时将废物排出。
(3) 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 。(可以选择多项)
第 5 页 共 9 页
A . 与父母交流沟通
B . 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 C . 向生物老师请教
D . 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他。
23. (5分) (2019·娄底) 科学家在隔离的一小片麦苗上放入十只绿色蝗虫、十只黑色蝗虫和一只大山雀,大山雀最先发现了一只黑色虫,啄了几口就放弃了,转而发现了绿色蝗虫,啄了两下,就吃了下去,接下来就是第二只,第三只…黑色蝗虫却都幸免于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色蝗虫在受到攻击以后,体内的苯乙腈迅速转化成剧毒的氢氰酸,鸟类少量摄入就会头晕、眼花、呕吐,如果继续摄入,就会有性命之忧,鸟类轻度中毒,再也不敢造次,所以黑色蝗虫的体色和气味都成为其很好的防御武器。请问:
(1) 鸟类的上述行为属于________。
(2) 你认为在这个具有麦苗和大山雀的环境中,绿色蝗虫和黑色蝗虫,哪一个更容易被发现?________;哪一个更适应这个环境呢?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___的结果。
24. (9分) (2016七上·老河口期中) 如图是某课外实践小组同学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后而绘制的简图,请依图回答:
(1) 图中属于动物的是________.
(2)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________因素.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细菌与真菌结构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3) 请写出图中陆地部分有捕食关系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4) 如果某种原因导致食虫鸟消失,禾谷类的数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5) 为了防止害虫对禾谷类的危害,农民常喷洒农药,经过检测,在鹰体内也发现了这种农药,这个事例可以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
(6) 在这个稻田生态系统中,总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者,因为它们为动物提供________来源. 25. (5分) (2018·湘潭)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冬春、春夏之交是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国家疾控中心网站介绍,除了接种相应疫苗外,少去人口密集地区,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室内勤通风,勤洗手、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都有利于预防该类传染病。
资料二:2018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万多人死亡,是中华人
第 6 页 共 9 页
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我市多所学校进行了地震疏散演练,普及地震自救知识,并锻炼同学们面对危险的良好心态。
(1) 下列传染病中,________(填序号)的病原体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属同一类。
①肺结核 ②天花 ③甲肝 ④血吸虫病 ⑤淋病 ⑥蛔虫病
(2) 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禽流感的禽类属于________。接种入人体的疫苗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让人体具有相应的特异性免疫。
(3) 地震救援中,医护人员对某心跳呼吸停止的灾民进行了以下急救措施,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4) 地震让汶川这个曾有“熊猫家园、羌绣之乡”之称的美丽县城,一时间成为废墟,这说明生态系统虽有一定的________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限的。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 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
21-1、
第 8 页 共 9 页
21-2、
22-1、
22-2、22-3、23-1、
23-2、23-3、24-1、
24-2、24-3、24-4、24-5、
24-6、25-1、
25-2、25-3、25-4、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