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实用新型专利]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002889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20
(21)申请号 202022025319.3(22)申请日 2020.09.15
(73)专利权人 科汇纳米技术(常州)有限公司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
镇灵山中路26号工具产业基地28-02栋(72)发明人 陈金海 车晓龙 梁文勇 (51)Int.Cl.
B23C 5/16(2006.01)C23C 26/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57)摘要
本申请涉及金属加工刃具的表面改性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解决了现有涂层在刀具使用时,涂层间结合力差受到贴削发生剥离的现象,包括铣刀、附着层、功能层和表面层,所述功能层包括耐热层和增强层,所述附着层、增强层、耐热层和表面层由内而外依附于所述铣刀,所述耐热层的上表面设有凸起,所述表面层下表面设有凹槽,凸起与凹槽相互嵌合,由此增强涂层的结合力增强,提升涂层的多元性能。
CN 213002889 UCN 21300288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包括铣刀(1)、附着层(2)、功能层(3)和表面层(4),所述功能层(3)还包括增强层(31)和耐热层(32),所述附着层(2)、增强层(31)、耐热层(32)和表面层(4)由内而外依附于所述铣刀(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32)的上表面设有凸起(321),所述表面层(4)下表面设有凹槽(41),凸起(321)与凹槽(41)相互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1)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铣刀(1)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层(2)为氮化硅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层(2)为纳米级氮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31)为石墨烯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31)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沉积于附着层(2)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32)为氮化钛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层(4)为氮化铝钛组成。
2
CN 213002889 U
说 明 书
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金属加工刃具的表面改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
背景技术[0002]刀具涂层可以减少刀具表面的磨损,提高刀具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化学稳定性、耐热耐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在刀具表面沉积涂层不仅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提高刀具切削的表面性能。[0003]目前,现有的多层复合涂层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33727U的中国专利“一种超硬纳微米多层复合涂层”,其公开一种超硬纳微米多层复合涂层,包括TiALSiN层、TiCN层、TiN层,所述TiALSiN层为最外层,所述TiCN层为中间层、所述TiN层为最里层,所述TiALSiN层、TiCN层、TiN层的涂层厚度逐渐减小,所述TiALSiN层、TiCN层、TiN层的厚度呈梯度分布。[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不足:铣刀在切削时,涂层与涂层之间可能会发生剥离,且受到贴削影响导致排削不顺的现象。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提高涂层间的结合力,增强涂层的多元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工不锈钢刀的涂层。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工不锈钢刀的涂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07]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包括铣刀、附着层、功能层和表面层,所述功能层还包括增强层和耐热层,所述附着层、增强层、耐热层和表面层由内而外依附于所述铣刀,所述耐热层的上表面设有凸起,所述表面层下表面设有凹槽,凸起与凹槽相互嵌合。[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与凹槽相互嵌合,提高耐热层与表面层的结合力,减少涂层因切削受力发生剥离的现象。[0009]优选地,所述铣刀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所述铣刀为不锈钢材质,[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着层喷涂于铣刀的表面时,可与铣刀更好的结合,提高附着层与铣刀的结合力。[0011]优选地,所述附着层为氮化硅组成。[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氮化硅的热稳定性高,在空气中能形成氧化物保护膜,抗氧化能力强,高温时其他涂层被破坏,有空气渗入后,氮化硅可形成保护膜,防止铣刀进一步氧化烧损。[0013]优选地,所述附着层为纳米级氮化硅组成。[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级氮化硅能更好的嵌入铣刀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提高与铣刀的结合力,进一步减少附着层与铣刀剥离的可能性。[0015]优选地,所述增强层为石墨烯组成。[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墨烯作为附着层的增强相,提高附着层的硬度、断裂韧
3
CN 213002889 U
说 明 书
2/3页
性和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改善附着层脆性大的缺点。[0017]优选地,所述增强层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沉积于附着层表面。[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真空热压烧结使石墨烯均匀的沉积于附着层表面,形成石墨烯薄膜,同时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提高导热性能。[0019]优选地,所述耐热层为氮化钛。[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氮化钛耐高温且耐磨损,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氮化钛起到保护铣刀及附着层的作用。[0021]优选地,所述表面层为氮化铝钛。[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氮化铝钛能增强涂层表面的光洁度,增强表面的耐磨性同时减少贴削,使涂层的多元性能有所提升。[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0024]1.凸起与凹槽相互嵌合,提高耐热层与表面层的结合力,减少涂层因切削受力发生剥离的现象;
[0025]2.纳米级氮化硅能更好的嵌入铣刀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提高与铣刀的结合力,进一步减少附着层与铣刀剥离的可能性;[0026]3.石墨烯作为附着层的增强相,提高附着层的硬度、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改善附着层脆性大的缺点。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不锈钢铣刀涂层的剖面图。[0028]附图标记说明:1、铣刀;2、附着层;3、功能层;31、增强层;32、耐热层;321、凸起;4、表面层;4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0031]参照图1,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包括铣刀11、附着层2、功能层3和表面层4,功能层3包括增强层31和耐热层32,依附于铣刀11表面的涂层结构自内而外的顺序为附着层2、增强层31、耐热层32和表面层4。[0032]铣刀11为不锈钢组成,铣刀11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粗糙结构,可增大铣刀11与附着层2之间的摩擦力,增强涂料与铣刀11的结合力。[0033]附着层2为纳米级氮化硅组成,附着层2的厚度为0.3‑0.7μm,附着层2可喷涂于铣刀11的表面,更好的与铣刀11进行结合,提高铣刀11的强度,高温时其他涂层被破坏有空气渗透时,附着层2可生成保护膜防止铣刀11烧损,当长期使用后,涂层的结构缝隙有空气渗透时,附着层2可在空气中形成氧化物保护膜,保护铣刀1。[0034]增强层31为石墨烯组成,增强层31的厚度为0.2‑0.3μm,石墨烯通过真空热压烧结沉积于氮化硅的表面,形成石墨烯薄膜,增强层31改善氮化硅脆性大的缺点,提升附着层2的力学性能。
[0035]耐热层32为氮化钛组成,耐热层32的厚度为0.8‑1.2μm,耐热层32的上表面设有无
4
CN 213002889 U
说 明 书
3/3页
数个凸起321,且耐热层32耐高温,具有良好的导热性。[0036]表面层4为氮化铝钛组成,表面层4的厚度为1.5‑1.7μm,表面层4的下表面设有与凸起321一一对应的凹槽41,使耐热层32与表面层4的连接更加固定,表面层4能增加光洁度,提升耐磨性,同时减少贴削,使涂层的多元性能得到提升。
[0037]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加工不锈钢铣刀的涂层的实施原理为:[0038]当不锈钢铣刀1进行工作时,铣刀1的涂层会出现磨损和震动剥离,附着层2可增强铣刀1的强度,附着层2可形成氧化物保护膜,防止铣刀1被高温氧化,同时纳米级的附着层2喷涂于粗糙的铣刀1表面,增加涂料与铣刀1的结合力,附着层2的外层为沉积的增强层31,增强层31为石墨烯薄膜,增强层31可提高附着层2的力学性能,耐热层32为氮化钛,耐热层32起到保护铣刀1与附着层2的作用,表面层4为氮化铝钛,增加光洁度和耐磨性,表面层4减少贴削现象的出现,耐热层32上表面的无数凸起321与表面层4下表面的凹槽41相嵌合,使涂层间结合力提升。
[0039]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1300288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