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CASL、3D-TOF-MRA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pCASL、3D-TOF-MRA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华拓网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年4月 第21卷第4期 —6O7一 文章编号:1007—4287(2017)04—0607—03 pCASL、3D—TOF—MRA与DSA在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黄伟佳,黄理金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5000)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MRI技术(pCASL)、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 2016年12月考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hilips Ingenia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 3 TOF_MRA与pCASL检查,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血管造影,以观察和比较三种方法对颅内动脉狭窄判 断的一致性。结果 以DSA为对照,pCASL检出颅内动脉狭窄灵敏度为91.14 ,特异性为77.78 ,准确度为 89.77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种方法吻合度一般( =0.553,P<O.05);3【)_TO卜MRA检 出颅内动脉狭窄灵敏度为87.34 ,特异性为55.56 ,准确度为84.09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吻合度较弱( 一0.331,P%0.05)。结论尽管pCASL、3D-TOF-MRA分别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 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判断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pCASL和DSA吻合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pCASL;3D-TOF-MRA;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脑血管意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率磁共振(HR—MRI)在脑血管评估有较好的一致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高复发率等特 性l】 ,也有研究指出ASL较3D-TOF—MRA灵敏度 点。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约占7O ,包括短暂 和特异性更高¨】 ,临床选择上存在争议。为更好探 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1]。究其原由,主要因脑供血 讨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 血管狭窄或闭塞等,致所灌注的脑组织区域供血失 DSA为金标准,探讨pCASL和3D-TOF—MRA的 代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关。因此,及早发现 灵敏性和特异性,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与DSA的吻 并明确供血血管病变是控制疾病危害性的关键,为 合程度,以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方向。 1资料与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I2 是目前诊断血管 1.1一般资料 形态异常的金标准,但因其费用昂贵、有创、存在放 患者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经 射线暴露、操作复杂且耗时等缺陷,不适于作为初筛 我院神经外科诊治考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 及普查。相比之下,具有无创、无对比剂、设备和后 纳入标准:(1)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口 :一侧肢体 处理技术不断地发展等特点的MRI技术,在血管病 (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或一侧面部麻木或口 变诊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 角歪斜;或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或双眼向一侧 成像(3I)_TOF—MRA)_4 ]是临床常用的一种MRI 凝视;或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或眩晕伴呕 血管成像显示技术,在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方面,与 吐;或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或抽 DS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6 ],但是3D-TOF-MRA 搐者;(2)病情稳定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也有缺陷[8 ],例如通常只对颅内较大动脉及其工一 排除标准:(1)烟雾病、血管炎等非动脉粥样硬 Ⅱ级分支的血管病变敏感,血流动力学变化产生的 化性血管疾病者;(2)脑内出血、脑内肿瘤、颅脑外伤 涡流会夸大血管狭窄的程度等。 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3)体内无金属类物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测量脑灌注的MRI 质,且无幽闭空间恐惧症者;(4)对造影剂过敏者; 技术——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MRI技术(ASL),以 (5)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者;(6)图像质量差者。 判断颅内血管狭窄情况,其中准连续式(pCASL)较 最终纳入88例,其中男53例,女36例,平均年 为常用[1。’H]。有研究发现pCASL与3.0T高分辨 龄(67.82±5.3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67例,有 608---—— 糖尿病病史者13例。 1.2检查设备与方法 所有纳入88例患者均进行pCASL、3D-TOF— MRA和DSA检查,检查时间:pCASL、3D-TOF— MRA均于发病后24 h内进行,DsA于MRI检查 后24 h内进行。 1.2.1 DSA检查要求所有检查者手术前6小时禁 食。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西门子公司,德国) 进行DSA检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 刺,选择性插管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后,注入适量非 离子型造影剂,依次造影,获取图像。 1.2.2 3D-TOF—MRA和pCASL检查 所有研究 对象的MR扫描均采用Philips Ingenia 3.0T磁共 振成像系统。3D-TOF—MRA扫描参数:TR 23 ms, TE 3.5 ms,翻转角18。,视野201 cm×201 mm,矩 阵404×256,层厚0.8 mm,层间隔0 mm,层数 160。pCASL扫描参数:FFE技术,TR 4 000 ms, TE 16 ms,翻转角90。,视野240×240 mm,矩阵88 ×88,层厚6 rnlTl,层间隔1 mm,层数16。 1.3血管狭窄程度测定以及影像学分析 在MR后处理工作站对ASL图像数据依次进 行校正、获取脑血流量(CBF)图、获取感兴趣区 (ROI)、测量CBF值。通过与镜侧血管比较,判断 患侧脑血流量灌注是否异常。 3D-TOF—MRA和DSA图像由两名高年资医 师分别独立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协 作研究组提出计算狭窄率的测量标准I1 对图像进 行分析,二者结论不一致时,协商判定,若不能解决, 请第三方进行裁定。 狭窄率口 ]( ):(1一动脉最狭窄处血管宽度/ 狭窄病变远端的正常血管直径)×100O。当狭窄 率<5O ,为轻度狭窄;在5O 一69 ,为中度狭窄; 在7O 一99 ,为重度狭窄;管壁完全闭塞或未见显 影,为100 狭窄或闭塞。 若1个病例中有多处狭窄者,只选择一处最严 重的进行判定,且各方法评价部位为同一部位。以 DSA为参照标准,若DSA显示为供血血管狭窄,且 pCASL显示为患侧同一供血血管灌注异常,或者都 为未见异常,二者诊断一致,否则为不一致;MRA 则需显示同一供血血管狭窄,或者都是未见异常,二 者方为诊断一致,否则为不一致。计算3D-TOF— MRA和pCASL判断颅内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 性、准确度。 1.4统计方法 Chin J Lab Diagn,April,2017,Vol 21,No.4 使用SPSS20.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 学分析[1 ,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以DSA为对照,pCASL检出颅内动脉狭窄灵 敏度为91.14 ,特异性为77.78 ,准确度为 89.77 ,经McNemar检验,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一0.180 ̄0.05);进一步行,c系统检 验,0.4< 一0.553<0.7,两种方法吻合度一般(P d0.05)。详见表1。 以DSA为对照,3D-TOF—MRA检出颅内动脉 狭窄灵敏度为87.34 9/6,特异性为55.56 ,准确度 为84.O9 ,经McNemar检验,两种方法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一0.180>0.05);进一步行 系统 检验,吻合系数( )一0.331<0.4,两种方法吻合度 较弱(P<0.05)。详见表2。 表1 DSA与ASL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结果比较 表2 DSA与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结果比较 3讨论 脑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目前 主要采取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DSA等方法进行诊断。其中DSA是目前 公认的诊断“金标准”,本研究应用该方法对88例考 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进行血管评估,发现79例存在 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9.77 。但因其是昂贵 的有创检查方法,在对管壁及其周围结构判断不清 楚时,操作过程中会存在血管痉挛、斑块脱落等危 险,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随着影像技术不断的发展,临床开始广泛应用 MRA进行诊断,其中3D-TOF—MRA最为常用。 3【)-ToF—MRA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力、定位准确、 任意方向、任意角度、扫描范围广、多种重建、成像序 列多等特点;可以连续完整的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 及范围_1 。本研究选用其与DSA比较,灵敏度、特 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34 、55.56 9/6、84.O9%,两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年4月 第21卷第4期 种方法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姜国锋[1 、 李星亮_】 等的报道接近。但研究也发现其有 15.90 的误判,分析原因如下:①颅内细小且蜿蜒 迂曲的动脉,容易在弯曲部分湍流,造成血管信号消 失l_1 ;②无法对血管周围结构进行精确判断。 ASL作为另外一种无创性MRI技术,能够定 量、在体测量脑血流量,以反映脑血流动力学的情 况,近些年,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其在缺血性脑血 管疾病评价的作用 。pCASLm瑚 因其标记效 能较高,无需注入钆对比剂;无需额外硬件设备;磁 化传递效应轻;射频能量沉积少;图像信噪比高等特 点,是临床较为常用的ASL技术之一。本研究结果 表明,pCASL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管 评估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分别为91.14 、77.78 、89.77 ,比3D-TOF— MRA高,吻合性也较其好。尽管调整或者直接选 择采用多个标记后延迟(PLD)时间采集数据_2 ,但 是血管内血流速度减缓或者血流到达延迟,导致的 动脉通过伪影,影响了pCASL的判断,而且通过动 脉自旋标记磁共振血管成像(ASL—MRA)成像技术 不成熟,无法显示被检查者的血管,遂仍有1O.22 的误判率。 综上,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时,影像检 查需要快速高效,pCASL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 重要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本研究的三种方法之中, 优势突出,但其无法获取动脉影像。因此,在缺血性 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时,建议在3D-TOF- MRA上,加扫pCASL进行观察判断,提高阳性发 现。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3. [21Nguyen-Huynh MN,Wintermark M,English J,et a1.How accu— rate is CT angiography in evaluating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J].Stroke,2008,39(4):1184. [3]Jeon js,Sheen SH,Hwang GJ,et a1.Feasibility of intravenous flat panel detector CT angiography for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 si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3,34(01):129. [4]张明星,谢明国,侯中华.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O2):l13. [5]Lee M,Saver JL,Alger JR,et a1.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derangements i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Frequency and relation to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J].Journal of the 609---—— Neurological Sciences,2012,313(01):142. [6]周 宁,缪小燕,朱立祥.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数 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东南大学学 报(医学版),2013,32(02):224. [73韩新生,裘丽红,许予明,等.CTA、MRA及DSA在脑血管疾病 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01):33. [8]Motomiya MR,Denny WD.Lessons from berry ameurysms unde— tected by 3D-TOP—MRA[J].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2。32 (02):1342. [9]Platzek I,Sieron D,Wiggermann P。et a1.Carotid artery stenosis: Comparison of 3D time-of—-flight MR angiography and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 at 3T[J].Radi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4,(2014):5087l5. [10]王志强.高分辨率MRI和3D-p CASL技术在单侧大脑中动脉 狭窄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市:南昌大学,2014. [11]顾加和,李澄,王礼同.动脉自旋标记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 (03):465. [12]郭慧敏,杨晓光,王泽峰,等.3.0T场强磁共振应用MRA血管 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 应用[J1.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35. [1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J1.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O4):246. [14]Barnett HJ,Taylor DW,Eliasziw M,et a1.Benefit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moderate or severe stenosis.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collaborators[J].N Engl J Med,1998,339:1415. [151陈平雁,黄浙明.SPSS13.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1.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4:90—91. [161姜国锋,战祥波,殷浩,等.3.0T MR头颈部3D-TOF—MRA的 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05):894. [17]李星亮,杨笑一,张玉强,等.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三种 影像学方法的对比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04): 333. [18]Harloff A,Zech T,Wegent F,et a1.Comparison of blood flow velocity quantification by 4D flow MR imaging with ultrasound at the carotid bifurcation[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3,34 (07):1407. r19]w Dai,D Garcia,CD Bazelaire,et a1.Continuous flow-driven in— version for arterial spin labeling using pulsed radio frequency and gradient fields[J].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8, 6O(06):1488. [2o3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 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MRI技术规范化 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11):817. (收稿日期:2017—01一l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