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方案

来源:华拓网
人防工程5—10层外墙工期

彩虹快速路滨江段三标段(互通段)工程

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方案

一、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概况

彩虹快速路滨江段三标段(互通段)工程,西接Ⅱ标段(遂道段),东至涵虚路,全长2.4Km。全线采用“高架+地面道路”的形式,工程位于现状滨文路上,呈东西走向。桥梁工程包含彩虹快速路主线高架、彩虹互通8条匝道、火炬大道平行匝道(2条匝道)、地面桥梁(两座)。本工程桥梁桩基础共计各类钻孔灌注桩746根,其中桩径φ1.0m桩32根;φ1.5m桩708根;φ2.0m桩6根。

主线高架桥与匝道桥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以⒂安山岩(蚀变安山岩)、⒃泥质粉砂岩、⒄钙质石英砂岩、⒅砂砾岩、⒆安山玢岩、⒇沉凝灰岩、(21)玻屑凝灰岩、(21)a蚀变玻屑凝灰岩岩层为桩端持力层,为端承桩。部分匝道桥及地面河桥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⑿4圆砾层为桩端持力层,为摩擦桩。具体统计如下:

摩擦桩 主线 火炬大道平行A匝道 火炬大道平行B匝道 彩虹立交A匝道 彩虹立交B匝道 彩虹立交C匝道 彩虹立交D匝道 彩虹立交E匝道 彩虹立交F匝道 彩虹立交G匝道 彩虹立交H匝道 彩虹河地面桥梁 长河地面桥梁 合计 桥台号 0号桥台 0号桥台 7号桥台 4-8.19-23号桥台 无 22-26号桥台 无 4.5.34号桥台 8-17号桥台 无 10.11号桥台 0-1号桥台 0-1号桥台 桩数 5 2 2 20 0 10 0 6 20 0 4 16 16 101

端承桩 主线 火炬大道平行A匝道 火炬大道平行B匝道 彩虹立交A匝道 彩虹立交B匝道 彩虹立交C匝道 彩虹立交D匝道 彩虹立交E匝道 彩虹立交F匝道 彩虹立交G匝道 彩虹立交H匝道 彩虹河地面桥梁 长河地面桥梁 合计 桥台号 1-62号 1-6号 1-6号 1-3.9-18号 1-14号 1-21.27-29号 1-4号 0-33.35-41号 18-39号 1-12号 1-9号 无 无 桩数 342 12 12 26 28 48 8 81 46 24 18 0 0 645 为提高摩擦桩的承载力和减少桩的沉降,本工程设计采用了桩端后压浆,桩底压浆

页脚内容

7

人防工程5—10层外墙工期

提高的承载力作为安全储备。本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中101根为摩擦桩,其中桩径φ1.0m桩(32根桩基础)及桩径φ1.5m桩(69根桩基础)为摩擦桩,根据设计要求每根摩擦桩均要求采取桩端注浆。若在实际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原因引起,出现新的摩擦桩时仍适用桩端后注浆。

新增摩擦桩统计如下:E36-1、ZX43、ZX38-4 。

二、编制依据

1.《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3.《桩基施工手册》 徐维钧 人民交通出版社

4.《杭州市彩虹快速路滨江段三标段(互通段)施工图设计图集》

三、施工工艺

本工程桩端注浆管采用声测管,每根桩设三根注浆管,采用φ60mm无缝钢管。在声测管端部两个方向各钻φ4~6mm孔3~4个,并用橡胶皮包裹两端用铁丝扎紧,以防止泥浆堵塞孔道。声测管比钢筋笼长约20cm,其两端用螺纹堵头封堵,上端高出钻孔平台。

施工工序流程:成孔→下钢笼并安放注浆管→下灌注导管→第二次清孔→检测孔底沉渣及泥浆指标→砼灌注→开塞(在混凝土浇筑后24~48h内用高压水从压浆管压入,将橡胶皮撕裂。)→桩端注浆(在超声波检测结束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即可向管内压浆)。每次每根压浆管压浆量Ф1.5m桩达到1.5t,Ф1.2m桩达到1.2t,Ф1.0m桩达到1t。注浆压力达到8Mpa,稳压10分钟。达到以上数值之一时即终止本次压浆,移至下一管道进行压浆。每一循环压浆时间的间歇不得超过4小时。

桩底终止循环压浆标准:每桩3根压浆管总压浆量Ф1.5m桩达到4.5t,Ф1.2m桩达到3.6 t,Ф1.0m桩达到3 t;所有管道压浆压力均达到8Mpa;桩体总上浮15mm。

达到以上三者任一数值则表示本桩压浆全部结束。最后一次压浆完毕,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四、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要求

每根摩擦桩均要求采取桩端注浆加固,Ф1.5m、Ф1.0m桩基础设有3根声测管,利用声测管作为压浆管,施工时应防止超声波管道被杂物堵塞,影响后注浆的施工及桩身质量的监测。

页脚内容

7

人防工程5—10层外墙工期

1.浆液

(1)浆液由水、水泥、膨润土、缓凝剂(试配)等组成,级配材料的选择、比例等通过级配试验确定。

(2)比重:17~18KN/m3。 (3)水灰比0.45~0.6。

(4)初凝:2~3小时,流动性好,泌水小。

(5)强度: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C30。 (6)浆液制备后应放置5分钟后才能使用,以消除浆液中的空气。

(7)浆液应按每个循环使用量配置备用,使用前浆液应经过过滤,防止杂物堵塞压浆孔。

2.注浆管道

(1)注浆管道与超声波管道结合,1.5m、1.0m直径钻孔桩均采用Ф60mm无缝钢管,施工时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加工。桩端注浆管道比钢筋笼长出200mm,管道上留出注浆小孔,并用橡胶皮包裹铁丝扎紧,防止杂质堵塞注浆孔。

(2)注浆管道的所有接口应连接牢靠,施工质量应严格把关,防止在钢筋笼运输、下放、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管道脱开。

(3)注浆管道露出桩顶的标高,由施工方根据钻孔桩平台标高等现场实际操作条件确定。注浆管道上端口设丝口闷头封闭,下端口也需封闭。

3.压力注浆工艺

(1)裂开橡胶套管:钻孔灌注桩水下砼浇筑后24~48小时内用压力水从注浆管中压入,一般在2~5Mpa时橡胶管裂开。当压入水的压力突然下降时表示套管已裂开释放压力。均匀减小进水压力,以防止高压回流夹带杂质堵塞压浆孔。当管内仍存在压力水时,不能打开闸阀,以防水射出伤人。

(2)在正式压浆前保持注浆管内水注满。

(3)当钻孔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龄期达到14天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可以对桩基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完毕后可开始对管道进行注浆,共经多次循环 (至少循环二次)。

(4)当邻近桩位正在钻孔时,不得进行桩端注浆,以防浆液穿孔。 4.压力注浆方法

(1)按每次的注浆量通过注浆管依次循环压注。

页脚内容

7

人防工程5—10层外墙工期

(2)进浆口压入混和水泥浆时,完成一次压浆后,应均匀减压,防止压力浆倒流堵塞注浆孔。

5.每次终止压浆标准

(1)每次每根压浆管压浆量Ф1.5m桩达到1.5t,Ф1.0m桩达到1t。 (2)注浆压力达到8Mpa,稳压10分钟。

(3)达到以上数值之一时即终止本次压浆,移至下一管道进行压浆。 (4)每一循环压浆时间的间歇不得超过4小时。 6.桩底终止循环压浆标准

(1)每桩3根压浆管总压浆量Ф1.5m桩达到4.5t,Ф1.0m桩达到3 t,; (2)所有管道压浆压力均达到8Mpa; (3)桩体总上浮15mm。

(4)达到以上三者任一数值则表示本桩压浆全部结束 (5)最后一次压浆完毕,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五、注浆设备及工艺安排

1.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a.注浆作业在灌注桩水下砼龄期达到14天,对桩基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完毕后可开始对管道进行注浆;

b.施工现场场地应预先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 (2)工具及材料准备:

a.灌浆泵一台(压力大于10Mpa); b.灰浆搅拌机一台; c.带搅拌装置的储浆筒; d.20和40目滤网(过滤浆液用);

e.42.5普硅水泥(按水灰比0.45~0.6,比重1.7~1.8KN/m3); f.止浆阀3只:堵头3只;

h.高压灌浆胶管一条(起施工方便作用,长度满足施工即可); i.高压灌浆胶管与灌浆管的连接件3只(起方便装卸作用); j.其它如焊条、铁丝、电焊机、管钳等。 2.工艺要点:

页脚内容

7

人防工程5—10层外墙工期

(1)注浆管制作:注浆管采用声测钢管。其结构分为三部分:端部花管、中部直管及上部带丝扣的接头。花管段一定要用橡胶皮包裹好,用铁丝等缠绕扎紧,防止渗漏。

(2)注浆管安装下放:将三根注浆管(声测管)用铁丝绑扎在钢筋笼的加强圈上,安装注浆管时必须保证浆管之间的对接,确保连续、密封良好;必须在花管全长范围内用橡胶皮等缠绕紧密,再用胶皮铁丝包裹扎牢,以保证密封良好。端部花管、注浆管连接完成后,每节或每段均应当用具有一定压力的自来水灌水检验其是否密封,如存在渗水应及时返工整改,以防止岩土体、地下水及灌注料渗入管内堵塞管路。

(3)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是注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预压及疏通注浆通道以检查注浆管的可灌性与联能性,为注浆做好准备工作。水下混凝土浇筑后24—48小时内用压力水从注浆管中压入,当压入水压力突然下降时表示套管已裂开释放压力。均匀减小进水压力,以防高压回流夹带杂质堵塞压浆孔。当管内仍存在压力水时,不能打开闸阀,以防水射出伤人。

(4)注浆施工:注浆是注浆工艺中的最后环节,注浆过程要这种控制好注浆压力、浆液水灰比、注浆水泥量这三个指标。注浆压力通常以压水压力作为注浆的起始压力,注浆终压应力为初压的2—3倍。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45~0.6之间。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注浆:

a.每次每根压浆管压浆量φ1.5m桩达到1.5t,φ1.0m桩达到1t; b.注浆压力达到8Mpa,稳压10分钟;

达到以上数值之一时即终止本次压浆,移至下一管道进行压浆。每一循环压浆时间的间歇不得超过4小时。

桩底终止循环压浆标准:

a.每桩3根压浆管总压浆量φ1.5m桩达到4.5t,φ1.0m桩达到3t; b.所有管道压浆压力均达到8Mpa; c.桩体总上浮15mm;

达到以上三者任一数值则表示本桩压浆全部结束。 3.工艺流程:

(1)准备好灌浆管:桩底灌浆管三根φ60声测管,每节长度6m,节与节之间的连接用套接,压力钳钳紧,总长度由桩长确定。

(2)桩混凝土浇灌过程中保护好灌浆管及管口,不使杂物及砼落入管中。 (3)灌浆前,把止浆阀采用螺纹联结到灌浆管上。

页脚内容

7

人防工程5—10层外墙工期

(4)准备三个堵头和与高压胶管相同规格的接头。 (5)检查压浆泵,泵要完好,出浆量少的为佳。 (6)把高压胶管两端分别连接到泵及灌浆管上。 (7)检查泵上的压力表处于完好状态,以便记录压力。 (8)检查搅浆机,处于完好状态,搅浆筒内清扫干净。

(9)检查储浆筒:容量不要太小,筒内干净,高度适当,注入的浆量可用筒内的浆面下降控制。

(10)搅拌水泥浆:水灰比0.45~0.6。

(11)搅拌好的浆液通过滤网,滤去杂物及没搅拌开的水泥团后,放入储浆筒内备用。

(12)灌浆过程中记录下来灌浆时间,灌浆压力,灌浆量及桩的上抬量。注浆排量控制在每分钟32~60升范围内。

(13)如浆液灌不进且压力升高很快,就有可能是发生堵管。堵管一般发生在高压胶管及泵内,处理后继续灌浆。如果判断不是堵管,可稳压10~15分钟后结束灌浆,也可采用连续反复开关泵的方法进行加压。

(14)注浆过程采用三控的办法进行控制:

a.注浆量的控制:直径1.5m的桩,桩底压浆量到1.5t(直径1.0m的桩,桩底压浆量达到1t水泥时,不管压力高低,即停止注浆;

b.压力控制:桩底压浆压力不超过8Mpa,达到以上压力,注浆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要采用稳压间隔式注浆工艺,稳压静置时间大于10分钟即可停止注浆;

c.桩体上抬量不得超过15mm。

(15)关闭止浆阀(自动)或耐高压阀门止浆(手动)。 (16)冲洗干净高压胶管及泵、搅拌机、料筒。

六、质量控制措施

1.安装注浆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以防堵塞,并做好注浆头和注浆管的密封和固定;注浆头须插入持力层中;注浆管下到位后,应在管内注满清水,再用管帽封闭。

2.注浆前应对注浆泵、灰浆搅拌机和注浆管线进行检查,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3.为了保证水泥浆的质量,必须采取计量投料,以保证浆液水灰比的准确性,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的水泥。

4.浆液的水灰比在注浆过程中应从大逐渐变小,开始先注入300-500L水灰比1.0

页脚内容

7

人防工程5—10层外墙工期

左右的稀浆,以保证注浆效果。

5.注浆必须连续进行,如果因故中断应立即处理,尽快恢复注浆,以保证注浆质量。 6.注浆时要做好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时间及其异常情况的记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注浆时按设计要求控制好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并综合考虑两者的关系以确定结束注浆的依据。

8.注浆顺序采用先周边桩后中间桩,中间成片的桩注浆时采用呈梅花状间隔注浆的顺序。

9.成桩后实施高压注浆尚有一段时间,故应保护好伸出注浆管,避免车辆和人为的损坏。认真做好屏浆工作。

10.现工程桩中含有3根桩端注浆管,若某一注浆管未能开塞或注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将增大同一根桩的另1根或2根注浆管的注浆量,确保单桩桩端总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

七、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措施

1.钢筋笼起吊及下放过程中吊臂下严禁人员逗留或行走通过。

2.现场施工用设备禁止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差的电线,严禁电线随地走。电器设备要有良好的保护接地接零,传动装置有防护罩。

3.上岗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高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浇灌时,活动漏斗上和吊车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4.安全用电,电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输电线路须按规定连、架设。如不能架设,必须铺设安全可靠的电缆。

5.水泥存储于专用库房中,严禁露天堆放产生扬尘。

6.及时清扫施工过程中遗撒的水泥浆,防止因遗撒水泥浆导致施工人员摔倒。 7.剩余的水泥浆及时清理运输出场,施工完毕后对泥浆制备器、输送管和高压注浆泵进行清理。

8.设立警示牌,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工作人员应注意站位,严格按规程操作,防止受到压力液体伤害。当管内仍存在压力水或水泥浆时,不能打开闸阀,以防水射出伤人。

页脚内容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