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发展趋势的探讨
作者:邓单丹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4期
摘 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不仅关系教师切身利益,还影响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教育水平的提升。随着高校教育的大众化,由于发展定位和发展状况的不同,高校之间也存在类型划分。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其主要职责和职业发展方向都存在差异,因此职称评审体系也应该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设置。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这种评审制度对于教学型高校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教学型高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让教师回归到教学这个本职工作。 关键词:职称评审 教学型高校 教学 科研 一、职称评审具有巨大导向作用
2014年12月,某高校的一位老师在网络上相继发表两篇《自白书》,对自己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的一些经历以及当前高校的职称评审制度进行了思考,引起热议。职称关系着高校教师的身份地位、薪资待遇,也是教师学术水平的标志,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以及提升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有着重大意义。职称评审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职称评审制度偏重科研,那么学校的教师必然会在科研中投入巨大精力;如果评审制度重视教学,那么老师们在教学中花费的心思必然较多,因此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审制度,发挥职称的杠杆作用,平衡教学与科研。
二、重科研、轻教学在职称评审中普遍存在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职称评审制度,一方面依据《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职改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建立基本框架;另一方面,随着减少行政干预,评审自主权下放,学校在基本框架之上制定具体的评审条件和评价体系。但许多学校在制定评审标准时,更多地强调科研、论文,教学业绩则被忽略。
东华大学费章凤等人对上海市八所综合性高校的教师教学工作现状和教学工作在职称评审的重要性进行调查。根据其调查结果,多数教师在教学工作上投入的时间是最多,同时也认为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互促进。但是,在职称评审前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却是有差异的,在职称评审前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职称评审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大,而科研在职称评审前的重要性比评审后的重要性大,因为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这种倾向。事实上,职称评审重科研轻教学在国内许多高校普遍存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作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教学方面只需要做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质量考核合格或者良好”即可,但是在文章就需要发表一定级别论文多少篇,完成相应级别的项目多少部,甚至提出了具体排名,而论著和科研项目成果可以无累加。而与科研项目、论著成果相比,教学只是一项基本条件,在符合基本条件之后的评审过程中,教学因素尤其是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核心内容并没有太大影响。在其他高校,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存在差异,但教学工作在职称评审中影响力也不大。
比如,《自白书》作者所在的某高校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中,申报副教授职务,在教学方面需具备以下条件:(1)讲授本科及以上课程≧2门。(2)近五年平均每年的教学工作量达到学校规定的岗位工作量。(3)近三年学生评教分值在学院平均分值以上。(4)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2届以上。在具备教学方面的基本条件之后,科研作为实际的影响因素,根据项目、论文、论著、获奖等成果进行打分排名。尽管已经对教学工作有了一些具体要求,但这种要求作为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对于竞争淘汰的影响力并不显著。可以看出,四川地区高校的职称评审和上海地区的情况非常相似,教学是教师的投入较多的日常工作,但是在职称评审中,教学的影响力比科研的影响力要小。
一方面,职称评审过程中,教学工作方面的要求是作为一项入门条件,意味着老师只要完成了基本要求即可。在符合基本条件之后的竞争淘汰环节中,科研成为决定性力量,因此在大多数学校,申报职称的老师们关注的焦点是自身的科研成果,不把教学作为自身职称评审的重点。另一方面,对教学工作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标准非常模糊,与要求清晰、条件量化的科研项目和论文著作相比,其影响力自然而然的弱化了。 三、高校类型划分背景下,职称评审应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高校教育的大众化,高校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根据学位办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1-2010》,我国高等院校按科研规模可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四种类型。教学型高校指的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少量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
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不同,职称评审侧重点也应该有所差异。对于教学型的高校而言,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心,教师的首要责任是教书育人。例如作者所在的学校,全职教师年均需要完成240学时的教学工作,实际上很多老师的年均课时量在四百多学时,甚至部分老师的课时量达到年均五百多六百学时,这就意味着大多数老师每天至少给学生上三个学时。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探索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教学型高校的职称评审应重视教学工作在评价体系中的影响力,起到激励教师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但是,包括作者所在学校的许多教学型高校不从自身情况出发,在职称评审中一味强调科研成果,忽视教学工作。
对于研究型高校而言,职称评审的天枰偏向科研尚可理解,但是对于教学型高校而言,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无疑是显著的。教学型高校的教师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获得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识和技能。而重科研轻教学会直接或间接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也会影响教风、学风,这对于教学型高校的损害无疑是巨大的。并且,这种评审体系的公平性也会大打折扣。以论文数量和科研成果作为评审的主要指标,那么一个教学质量很高的老师,如果科研不行,也无法评上职称,相反,一个科研成果很多,基本教学上只完成基本任务的老师就能很顺利的评上职称,这种评审制度本身就违背了教师本职的要求,也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对于教学型的高校而言,必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评审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中的影响力,使教学与科研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四、教学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应在实践中落实以教为主的理念
要想解决高校职称盲目重科研轻教学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观念偏差。由于整个社会、国家以及相关制度体系的影响,重科研成为一种广泛思潮,在高校中也是如此。但是,高校具有独特属性,学校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教师的第一工作是教学。第二,定位不准。各个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学科体系都存在差异,高校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教学型高校科研基础较弱,且学生的培养偏重应用,因此对于教学型高校而言重科研轻教学是不恰当的。第三,评审体系不科学。在许多学校实行的积分制中,科研项目的比重较大,或者说科研项目的加分项多,教学工作的加分项少,使得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降低。因此,要想在实践中落实以教为主的理念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重视教学,树立“教学为主”的理念。教学型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主要岗位职责都是开展教学,因此职称评审时,教学应该作为重要内容。评审专家、职称申报人、申报人所在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应该从观念上重视教学工作,树立“教学为主”的理念,并在评审过程中,贯彻这一精神。(2)量化指标,设计科学的评审指标体系。从操作层面来讲,教学成果的量化比科研成果的量化更加困难。出版多少本著作或文章,著作的字数和级别、论文的等级和影响因子、项目的数量、级别、获奖等因素都是直观的,可以按照一个标准进行计算。而教学成果除了教学课时量、教学获奖等有限的几项内容相对直观,其余内容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因素是很难进行评估和量化的。但是,也不乏一些学校的经验可供参考。西安财经学院李文辉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将教学型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指标分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并通过对比三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相关指标的权重:教学工作为0.704,科研工作为0.229,社会工作为0.08。在职称评审中可以以此为参考,测算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权重,平衡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权重。除了在指标体系中确定教学工作的权重外,还应该在体系中细化教学工作的具体内容。教学工作大致可分为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培养学生、教学业绩(获奖)等方面。课堂教学以课时量和教学质量为主要参考因素;培养学生以指导学生的数量以及指导的效果为主要参考因素;课程建设以新开课程、建设成效、教材编撰等方面为主要参考因素。学校在内部评审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增减评审指标,并赋予相应分值或是权重。 五、结语
教学型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审中,要牢固树立教学为主,教研互促的理念;在评审体系中,加大教学工作的权重或影响力,细化教学工作评价内容,让教师重视并加大教学工作的投入,回归本职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 吴平, 陈学敏.论“教学型”教授—兼谈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J] .中国大学教学, 2006, (6):17-19.
[2]李彬钰.论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高教与经济,2011(24):43-44. [3] 费章凤、胡小红.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1(3):33-37. [4]武书连、吕嘉、郭石林.2004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 [5] 李文辉.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构建,科技管理研究,2010(11):210-211.
作者简介:邓单丹(19—)女。民族:汉。四川宜宾人,研究实习员,历史学硕士。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Q2015-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