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型住宅设计
Oct.2005适应型住宅设计
● 余
婕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518048)摘 要:对适应型住宅的概念、主要特点和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阐述,对适应型住宅的设计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适应型住宅;主要特点;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65—(2005)05—0055—03
1适应型住宅的概念
何谓适应型住宅设计呢?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空间上
与和笔者对户内空间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客厅与主卧面积都有所扩大,客厅与餐厅南北通风对流,且空间更为方正实用,就更符合业主的使用要求(见图2)。
的包容性和时间上的可改性。适应型住宅又称“支撑体住宅”“可变住宅”、。它以SAR体系理论为指导,SAR认为:住宅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它的建造和设计可分成“支撑体”和“内部填充”两个范畴,前者指建筑的基本结构,由专业人员设计决定;后者即户内布局,可由居住者参与,可根据功能需要的变化而更新改造内部空间组合。这一理论和方法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在我国也有很多的探索和实践。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技术条件的进步,如无梁、柱大空间楼板体系的产生运用,工业化轻质隔墙的飞速发展,设备管线的更新……这些都为适应型住宅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发挥适应型住宅的优势奠定了基础。
2
适应型住宅的主要特点
“只有当一幢房屋的所有者能够赋予它自己的意义时,
图1
2.1住户的参与性
(Ruddick,1969)。住户的直接这幢房屋才被看作是‘家’”
参与可以给设计师、开发商提供建设的方向,让他们的设计建设更符合实际市场;而且还满足了住户的参与热情,实现了自我个性表现的追求。随着现代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为人们共识,住户的参与更是被提倡,被鼓励的。
在过去的很多住宅设计中,其承重结构的布置都较为密集,致使室内间隔难以改变。而适应型住宅提供给住户的就不再是“美中不足”和“无可奈何”了,住户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重新设计自己的“家”,唤起对自己居家的兴趣和感情。例如图1,是深圳某住宅平面图,客厅和主卧都较小,由于是大空间的套型,内部没有承重结构,经由住户参
收稿日期:2005-06-26
作者简介:余婕(1972-),女,上海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图2
・ 56・新 余 高 专 学 报 2005(第10卷)
图3
图4
2.2
灵活性与可变性
适应型住宅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可变性,主要体现在
3.1空间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两个方面:其一是同一套型的住宅可以分隔成多种不同的户内空间,更能满足不同住户的选择,这就是灵活性与多样化;其二是住宅的使用年限较长,甚至要住几代人。由于不同时期家庭人口和使用要求的变化,可以对户内空间重新进行分隔改造,以满足新的使用要求。
2.3
这主要体现在平面尺寸的选择上,例如:7500mm的大开间,可以分隔为3900mm开间的厅和3600mm开间的卧室;也可分隔为4200mm开间的厅和3300mm开间的次卧室(书房)。同样8100mm的大间或者更大的开间室内分隔的灵活性就更多,但开间尺寸作为一种“参数”,要考虑室内空间划分的适应性即包容性。
在目前国内商品住宅楼盘中,已有不少适应型住宅空间设计成功实例,其中笔者有幸参与了“上海汇翠花园”楼盘项目,它是目前国内高层适应型住宅设计的一种尝试,也是商家的卖点。其住宅单体的灵活可变设计是以基本单元
A为基础的,以8m为模数,A由六个8mX8m的盒子空间
便于施工,缩短工期
适应型住宅的主要承重结构为竖向交通部分和围护结
构,户内楼板没有梁,有利于主体结构施工,缩短工期。例如上海汇翠花园每层楼的工期为5.5天。±0.00以上部分30层住宅楼,6个月的工期主体结构就可以封顶,4个月的工期主体结构完成20层(即2/3),达到销售节点,缩短工期对投资商是加快了资金回收,对购房者则可以提早获得房产的交付。
3
加上中央核心筒———交通部分组成。A在单元的两端将卫、厨基本固定,剩下的空间由无梁柱楼板结构体系提供可行性,可以自由灵活的分割,组合。它可分别“演变”成A1,
A2,A3……等各种住宅空间形式。住宅单体的户型可灵活
适应型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适应型住宅设计和一般的住宅设计有共性的一面,同
样要满足实用、安全与舒适、健康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其主要设计要点可归纳如下:
组合成大小、空间不同的各种样式的套型模式,例如可以将两个8mX8m的空间组合、也可以上下交错跃层等;同时在相同的住宅套内还可以设计成不同大小空间的起居室、卧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5(第10卷)余婕:适应型住宅设计・ 57・
室、书房、工作室等,以满足各种功能(如图4)。这样住户在购楼时,可以自由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定或设计自己的房型。
3.2
线,而按施工验收规定,楼板是不允许开槽埋线的,抹灰层厚度又不能满足埋线要求。为了解决埋线问题,只好另做
50ε的石膏板吊顶,可以说是“劳命伤财”。强电布线能到
厨卫定位不定型
在适应型住宅的设计中,为了有利于竖向管道的布置
位的应尽量到位,如外墙内侧的开关、插座、天花灯具可按不同的房间分隔可能多布置一些灯位接线口,灵活隔墙的开关、插座最好由地面向上引线,因为地面在室内装修时埋线也较容易解决。弱电管线可配至户门内附近的多媒体盒。4
和提高空间的灵活性,厨房和卫生间宜确定位置,并将卫生间之楼板下降400mm左右,只要固定下水道位置。卫生洁具的安装就很灵活,卫生间内的平面布局也可在室内装修时选定。另外,厨房和卫生间的大小也可做适当的调整。
3.3
结语适应型住宅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住户的参与,适应多样
外墙窗户的设置
由于适应型住宅室内分隔的灵活性外墙窗户的设置,
化的需求。它的“适应型”是体现在它能给住户提供多样的、可变的住宅空间,而不是简单的扔给住户一个大空间就完事了。况且住户的参与能力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建筑师们尽可能的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房型样式,在售楼时可供住户选择参考,符合住户需求的房型住户可直接选用,不是很符合的住户可选择自己设计装修。这样的适应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给住户充分自由的并建立在建筑技术基础上的多样性的体现。参考文献:
[1]艾维・福雷德曼/著.赵辰,黄倩/译.适应性住宅[M].
除了按一般的平、立面要求设置,还要考虑照顾室内有可能的分隔方式的要求。3.4
层高
适应型住宅设计多为大空间住宅,由于楼板较厚,建议
采用3M层高。
3.5
设备及管线
由于室内空间分隔的灵活性,空调室外机位及强弱电
管线的布置成为适应型住宅设计中的难点。
当前空调设备的类型较多,有分体式、窗式空调、小型家用中央空调,后者又有风管式和水管式等,不同设备室外机的设置不同,外墙预留也不同,再加室内空间的灵活分隔,设计就难以一次到位,建议尽量安排设备平台,按小型家用中央空调方式设置。
强弱电管线的布置要加以重视,例如上海汇翠花园,设计时强电配线至用户配电箱,由于楼板没有天花灯具的配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2]贾倍思,王微琼.《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M].东南大学
出版社,1999.
(责任编校:钱耐香)
Designoftheadaptabilityresidence
YUJie
(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518048,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oftheadaptabilityresidence,itsmaincharacteristicsandthemainpointsofbuildingdesignandmakesfurtherexplorationintothedesignoftheadaptabilityresidenceandputsforwardseveralsuggestions.
Keywords:adaptabilityresidence;maincharacteristics;mainpointsofdesign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