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健身会所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健身会所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来源:华拓网
安全应急管理 制度汇编

编号:MSJS-G05

民生健身中心 安全应急管理 制度汇编

编号:G05版本/修订:A/0

受控状态 领用单位 持有人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民生健身中心 安全应急管理制度目录

序号 1 2 3 4 文件名称 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泳池溺水应急处理预案 人员损伤应急处理预案 电梯困人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 主管部门 备注 页码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突发性水浸应急处理预案 设施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停电应急预案 停水应急预案 (修订/0)安全应急管理制度记录清单MSWY-JL-402-01

序号 1 2 3 记录名称 事故处理记录表 培训记录表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记录编号 保存期限 (年) 保存地点 页码 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编号:MSJS-G05版本/修订:A/0

一、 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 应急管理原则

1. 安全第一

把保障会员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 预防为主

通过危险源辨识、预防对策制定,做好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编制并通过演练不断完善实用性的应急预案,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 三、 安全应急机构

1. 领导机构:安全经营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运营部经理、各门店店长 组员:各分部门负责人、维修技师 职责:

1) 负责公司的安全运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运营原则。 2) 组织安全检查,组织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3) 及时修订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工作机构: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门店店长 副组长:分部门负责人 组员:门店所有员工 职责:

1) 履行制度规定的工作职责,通过按规操作、重点关注、日常巡查等方

式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 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 当发生安全应急事故时,及时处置、报告并启动安全应急预案,负责

现场应急指挥。

四、 运行机制

(一) 预防

1. 预测:各部门要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突发事故的情况,制订预防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工作内容、做好工作交接,通过日常巡查等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 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必须进行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和各类预案的培训;除此以外,安全经营领导小组还应当牵头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

3. 演练: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填写《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作好演练过程的记录。

(二) 应急处置 1. 信息报告

重大突发事故发生后,各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部门领导,并进行先期处置。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2. 先期处置

突发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重大突发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专业人员或领导的指导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蔓延。

3. 应急响应

1) 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事故,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

由应急指挥机构或工作组统一指挥或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

相应的物资、人员。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 当门店店长不在现场时,按照突发事故所属部门负责人、营销部经理、值

班经理的顺序确定现场指挥负责人,统一指挥现场处置工作。

4) 在确定公司内部资源不能够控制事态时,方可请求外部协助,如物业公司;

当确定外部协助也不能够控制事态时,应当及时请求社会机构或政府机构的应急救援。 4. 应急结束

重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还应当组织对现场进行初步的善后处理工作直至安全工作机构接手。

(三) 恢复与重建 1. 善后处置

首先要对现场环境进行清理,防止次生突发事件,并将对会员与营业产生影响的因素消除;其次要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慰问和补偿,做好情绪安抚工作。

2. 调查与评估

对突发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员未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3)事故责任人和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深刻教育不放过; (4)事故制定的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3. 恢复重建

如遇到需要恢复重建的突发事故时,要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四) 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突发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五、 应急保障

1. 物资保障

各门店要建立应急物品清单,确保应急日常所需应急物资的正常供应,并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2. 联络保障

门店前台应知晓所在店物业、附近医院、公司及部门领导、维修技师联系电话,公司及部门领导、维修技师联系电话应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在发生事故后能及时得知并赶赴现场。

3. 交通运输保障

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如需紧急借用员工或其他人员交通工具的,应急结束后公司应当给予合理补偿;以确保应急处置能够及时、迅速的正常开展。 六、 监督管理

1. 工作检查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应当组织人员定期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工作落实与执行不到位的,应当参照员工奖惩制度从重给予申诫、处罚。

2. 责任与奖惩

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和瞒报突发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它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处分;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 支持性文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文件名称 泳池溺水应急处理预案 会员损伤应急处理预案 电梯困人应急预案 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突发性水浸应急处理预案 设施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停电应急预案 停水应急预案 文件编号 备注 八、 记录表单 序号 1 2 3 表单名称 事故处理记录表 培训记录表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表单编号 备注 (修订/0)事故处理记录表MSJS-JL-G05-01

事件专题 发生部门 发生时 间 发生地点 事件记录 事件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处理意见及结果 部门经理意见 相关部门意见 总经理意见 (修订/0)培训记录表MSJS-JL-

培训对象 培训时间 参加人员: 培训 地点 培训主题 培训人 培训方式 缺席人员: 请假人员: 培训内容(详细见附表): 备注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预案名称 组织部门 参加部门 和单位 演练类别 物资准备和人员培训 情况 □实际演练□桌面演练□提问讨论式演练 □ 全部预案□部分预案 实际演练部分: 总指挥 演练地点 演练时间 演练过程 描述 预案适宜性适宜性:□全部能够执行□执行过程不够顺利□明显不适宜 充分性评审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基本满足需要完善□不充分,必须修改 □迅速准确□基本按时到位□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人员到□职责明确,操作熟练□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职责不明,操作不熟位情况 练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现场准备不充分□现场物资严重物资到缺乏 位情况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效率低,有待改协调组进 织情况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实战效□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没有达到目标,须果评价 重新演练 外部支援部门和协作 演练效果评审 有效性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记录人:评审负责人:时间: 泳池溺水应急处理预案

编号:MSJS-G05版本/修订:A/0

一、 目的

为了加强泳池的安全管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泳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 应急救援程序

1.当救生员发现有人溺水情况,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2.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根据溺水者溺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另一侧救生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如遇仅有一位救生员时,救生员应当求助泳客协助呼叫其他工作人员,由其他工作人员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4.现场负责人接报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并根据溺水者状况,及时拨打120急救。

5.现场负责人接报后,立即监控全场,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时通知其它岗位人员到公路口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救护地点。

6.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三、 现场急救程序

溺水是由于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为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急救处理预案。

1.发现有人溺水时,救生员必须尽快将溺水者救护上岸,若溺水者仍有意识,首先采用救生工具救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设法使其头部外露在水面上;若溺水者

已失去意识,施救者要从背后靠近溺水者,使其仰卧,并将头部举出水面,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救生员应让其他人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通知医院,并现场急救。

2.现场负责人立即到出事地点了解情况,维护好秩序,保证救生员实施正常的急救。其他人员坚守岗位,做好准备工作,如需要配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3.急救操作程序

(1)立即清除口鼻内异物、杂物、假牙,保持呼吸道畅通。迅速进行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即使排出的水不多,也应抓紧时间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千万不可因控水延误了抢救时间。

(2)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打开溺水者呼吸道,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瓣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每分钟16—20次。

(3)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的操作程序主要是以吹气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对溺水者实施有规律的急救。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按压不许间断,按压和放松时间要相同,各占50%。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不能少于80次;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1—8岁幼儿3厘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单人操作,也可双人操作。具体操作程序是:

单人操作时:先吹两口气,立即按压15次,紧接着再吹两口气,按压15次,如此15:2反复操作,每分钟至少4个循环。进行一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瞳孔,检查时间不超过5秒,以后每5分钟检查一次,如果已有脉搏而无呼吸,就只进行人工呼吸。

双人操作时:一人位于溺水者头旁一侧,职责是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检查脉搏、判断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另一人在患者胸旁外侧,职责是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者吹气一次,胸外按压者按压5次,如此以5:1反复进行,每分钟至少12个循环。 四、 后期处理

1.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应与法律顾问协商统一各部门人员说辞,应对可能发生的媒体采访。在公司未正式答复前,任何人不得私自发表相关言论。

2. 营销部配合进行善后处理。

3. 店长向总经理提交事故分析报告,分析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方案及实施计划,整改项目必须30天内完成并提请验收。 五、 预案演练

溺水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两次,特别是在夏季游泳高峰期到来前,其演练程序为:

1.当学员或泳客发生溺水,救生员、教练员发现后,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2.救生员需立刻将溺水者救助上岸,并肩背至救护地点急救,待救护车到时立即送往医院。

3.其他岗位人员立即向120警,并立即协助救生员施救,现场负责人作为临场指挥,同时安排人员替补救生员岗位。

4.其他岗位接警后,立刻通知在岗人员赶赴现场并向领导报告,同时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救护地点。

5.现场指挥负责疏导游客、指挥抢救。

6.演练时应安排人员做好现场影像记录;救生员在演练时应详细的讲述各部分应掌握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人员意外损伤应急处置预案

编号:MSJS-G05版本/修订:A/0

一、 目的

预防会员锻炼时发生损伤,当会员因运动或其他原因造成人身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处置、救治,减轻意外伤害给会员及公司造成的影响。 二、 会员运动损伤预防

1. 遇有会员着装不适宜运动(如穿皮鞋等),应立即制止并纠正; 2. 提醒、制止并纠正会员的危险健身动作,如跑步机上打电话等; 3. 提醒并制止会员之间非理性的、有危险的竞赛;

4. 重点保护使用大重量器械进行健身的会员;

5. 有高血压、哮喘等突发性病史或在健身前如服用了减肥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

品的会员,教练需提醒并制止做剧烈健身运动;

6. 如发现会员在运动过程中有面红、无血色、虚汗等异常现象,需立即提醒会

员停止运动;

7. 禁止空腹、酒后的会员进行健身运动;

8. 遇有儿童进入器械区,教练需立即将儿童带到安全的地方,并提醒家长注意

儿童的行为

9. 在会员办理入会手续时应当采取适当的书面形式,将运动损伤预防内容告知

会员并由会员签阅。

三、 会员损伤处置程序

1. 判定伤情

当事故发生时,在场员工需保持冷静,尽可能安慰会员,不要说刺激会员的话。判定会员是轻微损伤还是严重损伤。

2. 轻微损伤

如会员是轻微损伤,可将会员带到休息区,按情况让会员坐下或躺下休息,并倒一杯热水(可加糖)安抚会员情绪,并视情况建议会员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3. 严重损伤

如会员为非轻微损伤的其它损伤,员工需按照急救程序处理 4. 寻求协助

如发生特殊或严重事故,在场员工应立即救助;如情况复杂,要寻求周围员工或会员的协助。

5. 通知店长,拨打急救电话。

立即通知店长,店长及相关人员接到报告,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征得客人同意后,安排专人陪同宾客去医院治疗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6. 急救与等待急救人员

●如会员有明显的外伤和失血,按照急救常识进行必要的包扎和止血。 ●如伤员出现昏迷、失忆、呕吐、失明、肢体不能移动、失语、偏瘫等严重症状时,严禁移动或搬动会员身体,注意保暖,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向总经理汇报突发情况。

●记录整个事态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必要时可采用影像资料并寻求在场会员证明(或留下联系方式备用)。

7. 协助急救、陪同入院

协助急救人员对伤员进行救助,及时向急救人员提供事发的一切必要情况。 由店内经理级以上管理人员陪同伤员送至医院。 8. 联系伤员家人,

尽快与出事伤员的家人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9. 特别注意

●做好本职工作,处理过程中不得拖延、怠慢伤员或其家人;但不要做任何不切实际的承诺。

●尽可能安慰伤员让伤员感受到公司的关心;对不合作的伤员,仍要保持良好的态度,且不可与伤员发生争执。 四、 善后处理

1. 掌握伤员伤情

●在伤员治疗期间,指派专人代表公司探望和慰问,并掌握伤情的最新情况。 ●如伤员受伤与公司责任有关,应视情况,酌情给予客人适当补偿。 2. 上报

●如事态严重,必须向事业部领导汇报,妥善处理事故,防止事态扩大。 ●向上级报告时,需详细说明事故的原因、处理情况等

●管理人员对于善后处理的口径应与总经理或事业部领导沟通后再做决定。

电梯困人应急处理预案

编号:MSJS-G05版本/修订:A/0

一、 目的

电梯发生故障困人时,及时处置,确保被困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解救,将因电梯困人导致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 应急措施

(一) 确定受困楼层,安抚被困人员情绪。

1. 员工获悉电梯困人后,应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并呼叫其他在岗人员一

起通过楼层指示、监控中心或逐层确认的方式确定电梯受困楼层。 2. 确定乘客受困楼层后,应先安慰受困乘客保持镇定,并告诫乘客不可将

身体依靠在轿门上。要求乘客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求援。

3. 尤其当被困乘客惊恐不安或非常急躁,试图采用撬门等非常措施逃生时,

要耐心告诫乘客不要惊慌和急躁,不要盲目采取无谓的行动,以免使故障扩大,发生危险。注意在这一过程中,现场始终不能离人,要不断与被困人员对话,及时了解被困人员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同时及时将情况向现场负责人汇报。 (二) 及时联系施救,控制局面。

1. 现场负责人接报后,应立即联系电梯维保人员赶赴现场施救。

2. 安排在岗人员逐层张贴“服务暂停”等字样于电梯外,以通知各使用者,

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3. 安排维修技师先关闭故障电梯电源。

4. 如果电梯维修人员于30分钟后仍未到场处理,或无能力解救时应向110

求助(应说明求助原因和情况)。向110求助前应征得公司总经理的同意。

5. 在解救过程中,若发现被困乘客中有孕妇或病人需要救援,有人头晕、

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应立即拨打120通知医护人员到场,以便被困人员救出后即可进行抢救。

6. 被困者救出后,施救人员应当立即向他们表示慰问。

7. 救出被困乘客后,维修技师应监督电梯维保单位关好层门和轿门。 8. 前台应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情况,包括接报时间、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时间、

通知电梯维修公司及其到达时间、被困人员的解救时间、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电梯恢复正常运行时间。若有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到场,还应分别记录到场和离开时间、车辆号码;被困人员有伤者的,应记录伤者情况和被送往哪家医院。

三、 后期处理

1. 被困者救出后,门店应通知电梯维保单位全面检修故障电梯,请电梯维修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复后方可恢复正常运行。

2. 维修技师应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原因、解救办法和修复时间。

3. 因困梯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门店应及时准备应对措施,做好善后处理。 4.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应与法律顾问协商统一各部门人员说辞,应对可能发生的媒体采访。在公司未正式答复前,任何人不得私自发表相关言论。

四、 预防电梯困人程序

1. 计划性停电,客服部接到外部停电通知后,应立即维修技师停电原因、范围,停电起止时间,并监督、督促维修技师在停电前1小时前关闭电梯。 2. 电梯停运时,客服部应当在各层电梯前张贴“因停电暂时停用等字样”。 3. 维修技师关闭电梯前,应将电梯召唤至基站,确认轿厢内无人后用锁梯钥匙关闭电梯,待厅门闭合后方能离开。

4. 来电后,客户部通知维修技师开启电梯运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