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II类X射线探伤项目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II类X射线探伤项目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来源:华拓网
II类射线装置单位管理规章制度参考稿

编写依据: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环保部令3号第十六条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关于制度“(六)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七)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环保部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技术程序第三版中II类射线中管理制度。

我站

2013年拟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对IV、V类放射源使

用单位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公司

辐射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保证公司辐射环境安全,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根据放射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为落实辐射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公司确定法定代表人为辐射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公司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其中小组组长必须由公司中层以上领导担任。

二、公司改建、扩建II类射线装置类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提前履行环评审批及环保验收手续并取得批复意见后方可正式运行。同时,辐射工作活动必须在辐射安全许可规定的种类和范围内开展。

三、建立健全公司辐射安全与防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措施防治辐射事故的发生。

四、不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的,应要求相关部门、人员及时整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还应向环保部门报告,经整改确认安全后,辐射工作方可继续进行。

五、建立射线装置登记台账,包含射线装置的名称、型号、射线种类、类别、用途、来源和去向等事项。

六、加强对辐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严禁未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上岗从事辐射工作活动。

七、配备监测设备,对工作场所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巡测,确保辐射防护设施完好与射线装置性能的稳定。巡查巡测记录至少

保存两年。

八、对受辐射剂量照射的现场工作人员要配带报警装置和个人辐射剂量计,建立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

九、每年必须对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坚持年度评估与年度监测相结合,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立即整改。并于1月31日前向市、县环保部门上报评估报告。

十、辐射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加强对门机联锁、室内监控、出束声光提示等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维护。

十一、建立相关辐射安全管理档案,积极配合环保部门、门的监督检查。

十三、凡本公司辐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本规定及其他辐射安全与防护规章制度要求。如有违反,将根据造成不良后果情况,进行对应处罚;若造成辐射事故发生的,按法律法规要求,追究违规人员法律责任。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单位红头文件形式

*****公司

关于成立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及

岗位职责的通知

为加强我公司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消除安全隐患,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特成立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公司辐射安全与防护各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职务:********** 电话:******** 副组长:****** 职务:******* 电话:******** 成 员:****** 职务:******** 电话:******** 成 员:****** 职务:******** 电话:******** 主要职责如下: 一、领导小组职责:

主要工作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及地方有关辐射环境保护的方针、、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负责公司放射源安全与防护工作的日常检查与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落实。

二、成员职责

1.组长主要职责:负责单位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全面工作,组织人员制定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的编写和落实工作,以及辐射环保手续的办理;负责辐射事故案件的处理工作。

2.副组长主要职责:受组长领导,协助组长工作。主要

负责制定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的编写和落实,以及辐射环保手续的办理;建立射线装置管理台帐;负责辐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协调工作和辐射事故案件的处理工作。

3.成员主要职责:受组长和副组长领导,主要负责本单位辐射安全防护和相关管理的协调工作,执行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与防护设施日常检查维护,辐射事故应急措施的编写和落实,以及辐射环保手续的办理;上级交办的其他有关辐射工作。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为了保证辐射环境安全,保护辐射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制订本岗位职责。

1.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自觉积极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认真执行省、市、县环部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本公司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4. 认真接受并积极配合各级环保部门、本公司辐射安全与领导小组对辐射防护工作及辐射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工作,根据环保部门和领导小组的要求做好整改工作。

5.熟知射线装置安全使用和管理的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进入辐射工作场所必须佩带个人剂量报警仪和个人剂量仪。

6. 加强防护意识,要做好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保证辐射防护监测和报警仪器能正常运转,防止由于设备故障及安全防护疏漏,造成安全隐患引发辐射事故。

7.执行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II类射线装置操作规程

由各单位根据自己操作实际制定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辐射防护与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为加强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减少事故隐患,特制定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如下:

一、公司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辐射安全的防护与保卫工作,配合环保、等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

二、辐射工作场所入口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辐射警示标志,工作现场设置警戒线,设置出束声光报警装置。辐射工作场所内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

三、无关人员和非射线操作人员禁止进入辐射工作场所。 四、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对工作场所进行环境监测。巡查巡测至少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构成。

五、防护门处设置门机联锁装置,大门开启时电源自动切断。小门打开,讯号切断,不能打高压。

六、发生辐射事故后,应按照公司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妥善处置,及时向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辐射安全设施维修维护管理制度

为保证放射源装置正常运行,保障放射源装置维护维修期间辐射环境和工作人员安全,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成立安全设施维护维修管理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组长由辐射安全防护小组组长***同志担任,副组长由辐射工作技术骨干***同志担任,小组成员为*******。

二、维护维修内容:

1.定期检查防护门的门机联锁是否正常,控制台紧急停机按钮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隐患。

2.定期检查出束声光装置是否正常,警示标志是否规范。 3. 监测仪器、个人剂量报警仪器等防护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4. 射线装置维修后对场所进行检测,确保环境辐射安全。 三、维护维修频次及要求

1.组织人员每月对维护维修内容中1至4项进行检查。需要维护维修的,需向领导小组报告。检查人员填写维护维修记录表,记录表应包括检查项目、方法、检查结果、处理情况、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等信息。

2. 维护维修人员必须佩带防护用品开展工作。

3.射线装置维修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或者由厂家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后应对设备、场所监测,留存记录。

四、重大问题管理措施

发现门机联锁装置失常、控制台紧急停止按钮失灵、场所环境监测数据异常等严重安全隐患问题的,应及时关机,切断电源停止操作,并向领导小组报告。

五、重运行审批

严重影响辐射安全的问题经整改完成后,经检查监测无异常,报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辐射环境监测与个人剂量监测制度

为保障人体健康,保证辐射环境安全,特制定本监测计划和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辐射环境监测

1.组织实施:辐射环境监测由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至少两名人员)实施。

2.监测项目:工作场所空气吸收剂量率。

3.监测频次:每月使用监测仪器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每年委托资质单位进行年度辐射安全与防护评估监测。

4.监测点位:主要为防护设施墙、门外30cm,工作人员操作位及其他公众容易到达的位置。实际点位可由监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监测布点要求进行增减。

5.监测记录分析:对照国家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若发现异常的,应调查原因,存在安全隐患的应报告领导小组,及时整改。

6.监测记录存档要求:自行监测结果应至少留存一年备查。年度评估应保存许可周期内监测结果。

二、个人剂量监测

1.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正确配套个人剂量计。

2.个人剂量计按照个人剂量监测机构要求,定期送检。 3. 建立并保存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根据《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单位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包含射线装置操作人员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人员。

二、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环境保护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尤其是新进、转岗人员的,必须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

三、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为四年,到期前,必须参加复训并取得合格证。

四、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计划由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负责拟定,并报单位批准实施。

五、定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防止误操作和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为了做好射线安全使用工作,保障工作人员及公众人员的健康,防止误操作,减少意外照射,特制定防止误操作和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如下:

一、辐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的有关规定,落实本单位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二、辐射工作场所入口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辐射警示标志,工作现场设置警戒线,设置出束声光报警装置。辐射工作场所内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

三、辐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单位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无关人员和非射线操作人员禁止进入辐射工作场所。

四、严禁擅自拆卸、安装、放置射线装置。

五、防护门处设置门机联锁装置,防护门开启时电源自动切断。小门打开,讯号切断,不能打高压。

六、使用前检查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领导小组进行整改,整改完善后方可运行。

七、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对工作场所进行环境监测。巡查巡测至少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构成。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监测仪器使用与校验制度

为加强监测仪器的日常管理,确保监测仪器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监测仪器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负责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检查与维护。

二、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拆卸或更改仪器相关参数。 三、使用人员必须熟悉监测仪器操作步骤,熟悉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技术标准。

四、当仪器出现损伤、破坏、操作失灵等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厂商或供应商检修或处理,经检修处理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

五、本公司监测仪器日常校准,利用年度评估监测时机,与年度评估监测单位仪器进行比对校准。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公司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为提高公司对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辐射事故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潜在事故等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按照国家法规并结合单位实际,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Ⅰ级)、重辐射事故(Ⅱ级)、较大辐射事故(Ⅲ级)和一般辐射事故(Ⅳ级)四个等级。

二、适应范围

凡公司内发生的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超剂量照射所致的辐射事故均适用于本应急预案。

三、辐射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机构

单位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负责辐射事故应急调查与处置。

四、应急措施

当发生辐射事故时,应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和救治措施: (1)现场人员:切断辐射源电源,迅速将误照人员撤离现场;应立即向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报告辐射事故或故障等情况;保护好现场,为事故调查和后期工作保留证据。

(2)单位辐射防护与安全领导小组:应立刻组织和做好人员的急救工作,包括:立即组织疏散现场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现场;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收医学检查和救治,并保存相应的

医疗档案;在2小时内上报当地环保、以及卫生部门,积极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五、辐射事故联系方式及电话

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 组 长: 电话: 副组长: 电话: 报警电话:110 医疗急救电话:120 市环保局电话:12369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日期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

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断电 拨打电话123456

报告公司辐射安全小组(组长、副组长) 有误照人员 拨打医疗 电话120 无误照人员 将误照人员 撤离现场救治 组织车间其他人员撤离现场 封锁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填写事故初始报告。 2小时内书面报2小时内 拨打 12369 拨打 110 当地环保部门 当地门 *****公司

年度辐射设施维护维修记录

***车间 1#探伤室 2#探伤室 厂区大门 辐射项目所在位置示意图

日 期 场所 检查项目及方法 采用开机实验法:门机联锁装置、控制台紧急停机按钮是否正常。 观察:警示标志是否规范, 出束声光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检查人签名 装置、监测仪器、视频监控设施是否 正常。 仪器监测四周环境:1.防护门及墙外30cm;2.操作位 采用开机实验法:门机联锁装置、控制台紧急停机按钮是否正常。 观察:警示标志是否规范, 出束声光装置、监测仪器、视频监控设施是否警示标志需更换 4月6日已将标示规范 正常 举例: 4.5 1#探伤室 张三、李四 正常。 仪器监测四周环境:1.防护门及墙外30cm;2.操作位 监测数据在200~230nGy/h之间,无异常

关于规范档案管理的要求

档案分类管理按如下要求分类,每一类分别用一个档案盒存放备查。 第一类:环保手续类

1. 历次项目环评登记表及批复意见 2. 历次项目验收登记卡及批复意见 3. 许可证申请资料

4. 放射源转让审批表、备案表,放射源送贮备案表 5. 许可证变更申请表 第二类:管理制度类

6. 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7. 维修维护记录(至少近一年) 8. 个人剂量监测记录(至少近一年) 9.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证书 第三类:汇报类

10.年度评估报告许可证有效期内,即许可证正本颁发期至今各年度评估报告

11.当年开展专项行动需企业上报的各类资料 第四类 检查整改类

12. 许可证正、副本

13. 放射源台账(现有和历史台账) 14.环保部门历次监督检查表(近两年的) 15.历次检查整改报告

整理好后,报县环保部门审核后,报市环保部门备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