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理热和能综合

来源:华拓网
成果测评基础达标

一、选择

1.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 )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B.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2.在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利用电炉把水烧开 B.冬天里两手互相摩擦使手暖和 C.冬天天气寒冷时要生火取暖 D.用电焊机焊接金属使金属熔化

3.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比是( )

A.3:8 B.8:3 C.4:3 D.3:2

4.燃烧甲,乙两种燃料,甲放出的热量比乙多,则( )

A.甲的质量一定大 B.甲的热值一定大 C.甲的比热容一定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B.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无关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二、填空

7.水的比热是4.2×10焦/(千克·℃),它的意思是指质量1千克的水,温度_______时______是4.2×10焦耳。

3

3

8.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变”;“增大”或“减小”)

9.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

10.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_________,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___,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_____。

12.燃料的燃烧是一种__________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三、实验题

13.有四位同学为了研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 烧杯号 1 2 3 4 液体 水 水 酒精 酒精 质量(g) 400 200 400 400 初温( C ) 30 30 30 30 末温( C ) 50 50 50 40 加热时间(min) 10 5 5 3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4. 如图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

(1)可观察到在瓶塞跳起来的同时,瓶内出现___________;

(2)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时,自身的内能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___________,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从而形成水雾。

(3)大量的类似实验说明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会___________。

四、计算

15.杨洋同学家原来是用液化石油气烧水的(每天至少用65℃的热水100kg),参加“探究性学习”活动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制作了一台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这台热水器6月份平均每天可将100kg水从15℃升高到65℃。

(1)若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8.0×10J/kg,改用太阳能热水器后,6月份平均每天可节约液化石油气多少千克?[液化石油气燃烧放热的70%被水吸收。c水=4.2×10J/(kg·℃)] (2)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比使用燃料烧水,除了节约能源外,还有哪些优点?(至少写出两点)

3

7

能力提高与综合测试

一、选择

1、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 A.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C.沮度升高 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2、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机械能的是( )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烫 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D.双手摩擦会觉得暖和

3.如图所示,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角度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 )

①小男孩克服摩擦做功,动能转化为内能

②小男孩从滑梯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小男孩的臀部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以上三句正确的排列顺序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4.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5.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以减少烟尘的排放量

B.冬季采取集中供热,去掉一家一户的取暖煤炉,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C.一家一户的取暖炉不应去掉,只要烟囱加高即可 D.在城市普及煤气和天然气

6.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7.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

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 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8.下列各句话中的“热” 的含义为“内能”的是 ( )

A.今天天气很热 B.摩擦生热 C.物体吸热升温 D. 集市很热闹

9.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

特点的是( )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秧苗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10.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C.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

1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比乙的大 B.乙液体的比热比甲的大 C.甲、乙的比热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甲、乙的比热大小

二、填空

12.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火柴的内能。

1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之比是____________。

14、 A、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A的质量是B的2倍,A的比热是B的1/4,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接触,则热量将从_______物体传递给______物体。

1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1)___,它的实质是___;(2)___,它的实质是_____。

16.完全燃烧2千克酒精,放出6×10焦的热量,酒精的热值是________焦/千克。

17.质量是1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了50℃,吸收了___________热量。 [c铝=880J/(kg·℃)]

7

三、探究(22分) 18.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用水和煤油作为研究对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___________相等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用___________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某实验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液体 煤油 煤油 水 水 质量m/g 50 50 50 100 初温t1/℃ 24 25 20 23 末温t2/℃ 升高温度t2–t1/℃ 通电时间t/min 49 50 45 48 5 5 10 20 (5)分析与论证:先将表格中未填好的数据填写完整。

比较1、2得出:相同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物质,升高___________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

比较2、3得出:相同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物质,升高___________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

(6)评估与交流:各组实验数据可能不一致性较大,即有较大的误差。原因之一是各组所使用的电热器规格难以保证完全相同,加热的时间也难以___________,因此实际上每组实验中研究对象吸收的热量并不完全___________。原因之二是实验有热量___________。

19.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中表示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______;(填“1”或“2”)图乙中A点表示___________温度。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

五、计算(每小题6分,共18分)

20.人造湖有“吸热”功能,在炎热的夏季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人造湖湖水的质量为8.1×10kg,水温升高2℃,湖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这些热量相当于多少t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J/kg)

21.小王学习了有关热学的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 (1)如果小王用燃气灶将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若小王烧水用的煤气灶使用的是热值为4.2×10J/kg的煤气,且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0%,则实际消耗的煤气为多少千克?

(3)为了节约能源,小王对燃气灶进行了改进,使燃气灶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若小王在同样的条件下将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可比原来节省0.04kg的煤气,则现在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为多少?

7

3

7

7

基础达标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D 5.D 6.D

二、填空题 7.升高 吸收

8.增加 增大

9.铜块 铝块

10.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11.做功 减少 机械能

12.化学 化学能 内能

三、实验题

13.(1)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不同。 (2)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也不同。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4)物体的质量 升高的温度 物质的种类

14.(1)白雾 (2)减小 降低 液化 (3)减少

四、计算

15.(1)解:Q吸=cm(t-to)=4.2×10J/(kg·℃)×100kg×(65℃-15℃)=2.1×10J 由η=Q吸/Q放得Q放= Q吸/η=2.1×10J/70%=3×10J

7

7

3

7

由Q放=qm得m=Q放/q=3×10J/(8.0×10J/kg)=0.375kg

(2)答:无污染,环保,方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受地区的限制。

77

能力提高与综合测试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C 4、D 5、C 6、C 7、A 8、B 9、C 10、D 11、B

二、填空题 12、做功 热传递

13、3:1

14、A B

15、做功 能量的转化 热传递 能量的转移

16、3×10

17、4.4×10

三、探究

18、(1)物体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2)物体吸收的热量可能跟物质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 (3)质量,温度计 (4)25,25,25,25

(5)质量,相同,相同,相同。质量,不同种,相同,不相同 (6)保证完全相同,相等,损失

19、1,末温(平衡后的温度),6.3×10J (4)城市高楼林立,空气不易对流

四、计算

20.解:(1)Q=cm△t

=4.2×10J/(kg·℃) ×8.1×10kg×2℃

3

7

4

37

=6.8×10J (2)由Q=mq

11

可得m== 4

= 2.0×10kg = 20t

21、(1)Q吸=c水m水(t-t0)=4.2×10J/(kg·℃)×5kg×(100℃-20℃)=1.68×10 J (2)Q吸=20%Q放=20%mq煤气

m煤气=Q吸/20%q煤气=1.68×10J/(20%×4.2×10J/kg)=0.2kg

(3) η=Q吸/Q放=Q吸/m煤气q煤气=1.68×10J/[(0.2-0.04)×4.2×10J/kg]=25%

6

7

6

7

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