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伦理学复习思考题
题目 【案例】王萍还能继续和张为约会吗? 你是某监管机构中的部门负责人,并且你正处于职位提升的考察期。你的部门负责监管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活动。王萍是你的一位资历较深的下属,负责调查咨询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以及咨询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活动。王萍有权决定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免去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 最近,王萍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遇到了一个名叫张为的男人,后来王萍得知他是某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张为约会几次之后,王萍对张为有了好感,并希望能进一步同张为发展关系。然而,王萍意识到他们的职业角色与她的这种想法可能存在潜在冲突性,于是她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你。她说她想继续与张为约会,并认为自己能处理好公私之间的关系,她对张为的感情不会影响她的职业判断,实际上,她与张为之间也从未讨论过证券咨询问题。 【问题与任务】 1. 在这一案例中,伦理问题是否清楚? 2.王萍的所作所为有违其职业道德吗? 3.你觉得王萍与张为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她在履行职责时的客观性吗? 4.你在该案例中的责任是什么? 5.在你的组织中,是避免出现不道德行为重要,还是维护你的同事下属的个人生活的自由权更重要呢? 6.在王萍的行为没有出现不道德现象之前,你是否应该继续信任她? 7.你有什么其他的可替代的办法吗? 8.如果有其他可替代方法,它们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案例】一次郑重的选择 假如你是某部的财务司负责人。在你工作的近三年中,你不只一次地向你的上级报告:大量的违规集资问题(更多的是用在单位的办公楼建设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尽管你的工作成绩很突出,而且也具有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你的建议还是被忽视了,接着就是在工作上受到了阻碍。你已经感觉到你在这里已经无能为力。 这时,国家审计部门的人员来到了你的部门,答案 案例提示(详见课件) 最初的情绪化反应结束后,你不得不仔细考虑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并思考几种可替代的方法: • 勒令王萍停止与张为的约会 • 将她调离岗位 • 与你的上级商谈此事 • 相信她能够做好这件工作而不会受到她与张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 ★这些方法的可能性后果 • 王萍可能会辞职 • 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监管工作进程可能会受到耽搁 • 媒体可能会宣传这一事件 • 关于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业人员有了偏见决策,并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 如果上级知道你知情不报,可能会责备你的不负责任行为 案例分析理论要点: 1.组织的外部控制力会对负责任行为直接反对,即忠诚有价。 2.当组织里出现似乎可以被宽恕的不道德的或违法的行为时,行政人员拒绝对组织科层制负责可能会很危险。那些直面组织腐败和不道德行为、最后选择对公民负责的行政人员,可能会在生活、事业、名声和个人经济收入等方面第 1 页 共 5 页
并向你了解有关情况。你向他们证实: 你所在的单位确实存在乱拉资金建楼堂馆所、私设小金库,以及大量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严重违规违纪登问题,涉及违纪的金额高达4亿余元,而且部里的主要领导早在两年前就知道此事了。 【问题与任务】 1. 在近三年中你不只一次地向你地上级报告本单位所存在的问题,这是对谁负责? 2. 你的职责是什么? 3. 为什么你会向审计人员提供本单位的违纪问题的证据? 4.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可替代的方法? 5. 你对你所做出的行为后悔吗? 从11月20日中午开始,在社会上和网络中一直有甲省A市近期将发生地震的传言。此说法被广大市民竞相传播,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连B、C、D、E、F等地都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市民开始采购食物储藏、带帐篷户外过夜。直到翌日中午,甲省地震局才出来辟谣,呼吁广大市民不必恐慌。事后表明,这是一场供水危机。某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导致S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波及到处于下游的A用水安全。 A市的地震传言,据甲省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刘某的分析,可能和“7·25林甸地震”后甲省加大对地震知识的宣传力度和加快各市(地)地震台、网建设有关,可能是人们对省内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一种误解。此外,也不排除和个别专家、学者发表的个人观点有关。 由此来看,有关A市地震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7月25日,G市所属H县发生5.1级地震,使得远在几百里之外的A市市民有震感,特别是住在高层的部分居民感觉明显。由于人类还做不到对地震的准确预报,专家们对某个地方是否发生地震看法也不一,因此,当有人发出地震传言时,极易使人相信。 对于谣言,人们一般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这种情况下,防范谣言的惟一方法,就是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辟谣,及时、客观地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以科学的、权威的政府声音,让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谣言消弭。政府对谣言的快速反应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在A市地震传言中,政府的反应还是慢了半拍。地震传言过了整整24个小时,有关方面才想到召开新闻发布会辟谣,尽管其间不断有市民给地震局打电话咨询。另外,当政府明确了不是地震而遭到严重的损害 3.遵守组织的等级秩序,并不必然意味着遵从不合法的命令。 答案理论要点: 1、2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主客观责任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够界定自己在本案例中所承担的主客观责任范围,客观责任范围包括对法律负责、对上下级负责、对公民负责,但要结合案例的情况来回答。主观责任没有固定的答案,主要依据学生本人的价值观和信仰来回答。 3. 如果你信奉外部控制论:当市政府缺乏规则和法律时,你会建议起草并通过某种规则以规范行政行为。此外,你还要弄清楚: 1)政府系统中的权威等级是否明确? 2)有无报告程序合责任系统? 3)上级是如何控制下级的? 4)下级是如何发觉“自病”的? 5)市政府有无评价行政人员的标准? 6)奖赏与惩罚的情况如何? 7)问题的原因是组织体制和制度的原因,还是仅仅因为某些人的不负责行为所致? 4. 如果你支持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你就会: · 关注教育服务的价值 · 对公众需要的敏感反应 · 你也许会建议对即将进入教育局和教育局的现有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伦理道德培训。 5. 要结合内外部控制的优缺点,阐述自己的行动方案。 第 2 页 共 5 页
是供水发生问题时,虽然其后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可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些纰漏。比如,对停水原因的解释,两次公告是不一样的:21日发布的公告称是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22日则认为停水与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有关。前后两天的停水原因相差如此之大,是否会对人们产生地震误解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如果在信息的确认上不能做到及时、准确、透明,就会给各类传言留下生存空间。 如果你是新上任的市领导委任的管理“高参”,负责事态的调查(评估)并提出建议。从他对你的简短交代中你明白:尽管新的市领导希望你仔细调查该事件,但他最主要关心的还是要提高全市的整体管理水平。他希望市政府局越来越成为真正负责的政府,并以此来改变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你接受了这一任务并开始问自己:“我该如何行动呢?” 1. 你在该案例中的主观责任是什么? 2. 你在该案例中的客观责任又是什么? 3. 如果你信奉外部控制论,请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阐述你的行动方案。 4. 如果你信奉内部控制论,请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阐述你的行动方案。 5. 阐述你自己认为合理的行动方案。 假如你是某市教育局办公室新上任不久的负责人,除日常办公室行政工作之外,协助局领导组织综合性政策调研,拟定卫生工作重大政策是你的一项重要职责。 你所在教育局的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已导致老百姓不满,人大与政协代表强烈谴责。于是,你单位的新局长上任了。然而,在新局长刚刚上任的第二天,该市的一家报纸报道称,市教育局的行政人员参与了多起不应有的活动。并列举如下: 1、招生办的同志利用招生考试时机大肆敛财。 2、两个部门负责人从图书商那里获得了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 3、有一个部门的领导同所属学校的副校长在搞不正当关系。 4、人事处的两名行政人员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公然受贿。 5、财务处的负责人纵容所属的许多学校巧立名目搞创收、乱收费,并从中收取“提成”。 6、教学评估部门负责人利用评估机会受贿多次。 新局长让你这位“高参”负责事态调查和评估要点: 1、能够界定自己在本案例中所承担的主客观责任范围,客观责任范围包括对法律负责、对上下级负责、对公民负责,但要结合案例的情况来回答。在本案例中,客观责任不包括对下级负责。而主观责任需要依据本人的价值观和信仰来回答。 2、维持公共部门的负责任行为的方法主要包括: 一种是外部控制,即通过法律、制度、规则以及调整组织结构来控制组织及其成员的越轨行为。 另一种是内部控制,即强化公务员职业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来控制其越轨行为。 3、选择的结果不影响得分。但需要在符合领导意图、符合公共利益以及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之间保持平衡。 第 3 页 共 5 页
并负责提出建议。从他对你的简短交代中你明白:尽管新局长希望你仔细调查该报道中所提及的问题,但他最主要关心的还是要提高整个组织的管理水平。他希望教育局越来越成为真正能履行其职责的部门,并以此来改变教育局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你接受了这一任务并开始思考自己的行动方案。 思考: 1、该案例中你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2、维持教育局的负责任行为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3、你的方案选择是哪一种?为什么? 假如你是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监管部门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本市的食品质量监管。工作中,你向你的主管副局长报告工作,副局长对你的工作能力也很欣赏。 最近你所在部门的一位同事向你反映:经检验,由本市一家奶粉生产企业委托检验的奶粉中的非蛋白氮含量异常,随后确定该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且含量是国内外同类产品的1.5至6倍。尽管“三聚氰胺”当时并未列入国家规定的对奶制品必须检测的名单中,而且也没有此项检测标准(此项国家标准直至2008年10月7日才出台)。你的这位同事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处理。于是,她将检验报告上报给你。 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你很清楚: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将其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提高检测时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数值。用普通的全氮测定法测饲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质数值时,根本不会区分这种伪蛋白氮。然而,婴幼儿食用这种奶粉后,有可能患上肾结石,严重的会致死。感觉到问题的严重,你准备将情况报告给你的主管副局长。 你的主管副局长听了你的回报后说:“本市的这家奶粉企业为全国500强企业,是国家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及职工、农户众多,支持企业、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我们质检部门也不能给企业添乱。既然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你看得出副局长的态度很明确,也很坚决。他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但出了副局长办公室,你仍未感觉到轻松,并开始思考你的下一步行动„„ 试结合公共伦理理论分析: 1.作为食品质量监管部门负责人的你都负有哪些客观责任? 3.案例中的你面临责任冲突是什么? 答题要点 第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客观责任的概念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界定自己在本案例中所承担的主客观责任范围,客观责任范围包括对法律负责、对上下级负责、对公民负责,但要结合案例的情况来回答。但在本案例中,客观责任不仅包括对下级负责。还包括对法律、上级和社会公众负责等内容 第三、第五题主要伦理决策问题。责任冲突是公共伦理学的关键,通过伦理问题分析,掌握伦理决策程序,进而使得自己知道如何在组织中保持伦理自主性——应对不道德的上级和不道德的组织。但每一个公共管理者都需要知道,在公共管理领域中,有时对上级忠诚也需要付出代价,其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判决来分析。 在建构负责任的管理模式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尽管我们承认个人与组织之间有“冲突”。但我们个人还是确实想:既在公民角色又在公务员角色中认真地的承担自己的道德行为责任。 第 4 页 共 5 页
5.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行动方案? 假如你是某医院的财务处负责人。在你工作的近一年中,你向你的上级报告:大量的违规收费问题(更多的是用在单位的办公楼建设以及职工福利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尽管你的工作成绩很突出,而且也具有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你的建议还是被忽视了,接着就是受到了阻碍。你感觉到你在这里已经无能为力。 就在近日,中央电视台某栏目报道了你所在的医院对某住院病人收取天价费用近6百万元。接着就是国家有关调查部门的人员向你了解有关情况。你向他们证实:乱收费、超标准收等问题涉及金额高达2千万元,而且医院里的主要领导早就知道此事了。 试结合案例分析: 1. 为什么对上级负责也会发生冲突? 2. 试想你检举的后果。 3. 为你的行动提供充足的理由。 4. 检举后你可能会面对哪些压力? 5. 为什么你最终还要坚持检举? 该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公共伦理理论的理解。要理解案例中的“冲突”,学生首先要清楚公共管理者的多重责任分别是什么,然后才可能分析冲突。 做负责任的公共管理者需要了解其肩负的责任。从公共伦理的角度,公共管理者的责任分主观责任(即自己认为应该对工作所负的责任)和客观责任(包括对医务相关的法律负责、对上、下级负责、对患者以及普通社会公众负责等)两个层面。由于角色的多元化,对上级的负责有时也会发生责任冲突,该案例就是这样的一个情景。你在该案例中的对上级负责和对患者、社会公众、国家法律等责任之间已经发生了冲突。 对上级和下属负责是客观责任的要求。案例中你的下属对你及时反映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是负责任的行为。对下属的行为进行负责任的回应是负责任的行为。“家丑不可外扬”是一种伦理准则。一般情况下,它可以用来指导公共管理者处理公共伦理问题。但在该案例中,你的检举行为冲破了这种伦理准则。官僚制度的惯性会对检举者形成各种压力,打击报复,丢掉职位或工作以及经济的损失等状况都可能随之出现。 根据公共伦理的要求,要求医务部门的负责人应对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按照优先次序进行排序,进而做出自己的负责任的选择。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