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产与院前分娩原因分析
来源:华拓网
内蒙古中医药 部分吸收2例(4%)。 3讨论 呼吸道感染在小儿疾病中占很大比例,严重威胁着婴幼儿身 心健康,文献报道目细菌成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支原体 感染往往被医务人员忽视。肺炎支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最小 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后主要表现咽炎、气管 炎、肺炎,严重者可并发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本组研究中50例支 原体肺炎中有14例累及其他系统,比例高达28%,值得临床重视。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道症状为主,与其他病原 体感染极易混淆,因此特异性检查很重要,临床上症状很轻微患 儿,如不做血清学或病原体检查,往往漏诊,对于长期咳嗽,青霉 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需考虑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 查。近年来国内外应用DNA探针及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 诊断有敏感、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但由于支原体感染后可长期 寄居在咽部,有时可成为携带状态,因而从咽拭子检测到的病原 体不能代表肺部病原体,而血中肺炎支原体不存在携带状态,所 以同时用PCR检测血肺炎支原体,则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增高,所 以临床上碰到咽拭子支原体阳性需结合血清学检查、If缶床表现考 虑是否支原体感染。本组中有12例患儿咽拭子支原体培养阳性, 但结合临床特征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考虑支原体感染。 此外胸片检查在诊断中有很大价值,肺炎支原体主要造成小叶、 肺泡间隔间质浸润,进一步发展导致肺泡炎症,支原体肺炎x线 胸片早期表现为肺间质炎症,显示病变区线条状影及网结节状 影,通常局限于一个肺叶内,以后形成肺泡炎症,局限于一个或两 个肺段,多数见于下肺野,为节段或大片病变,密度均匀但较淡的 阴影,常伴肺门影增大,约2周左右吸收消散I31。本组支原体肺炎 胸片改变与上吻合。支原体肺炎需与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百日咳 等鉴别,根据病史、结核菌素试验、x线随访观察及细菌学检查和 血清学反应等而予以鉴别。支原体肺炎患儿应注意休息、护理、饮 食及支持对症处理,支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疗程需 足,否则可迁延不愈,本组病例疗程均达到3至4周疗效满意。 总之,支原体肺炎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比较常见,有其临床 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临床上遇到长期咳嗽而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 素治疗无效的患儿应及时行支原体血清学检查,明确支原体感染 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且疗程需足够。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3.1205. 【2】华春珍,俞惠民,陈志敏,等.流感嗜血杆菌致小儿下呼吸道感 染216例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9):624—626. 【3]李玉华,朱铭.儿童肺炎的影像诊断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19(8):495—496. 急产与院前分娩原因分析 聂兴华 周学平‘ 关键词:急产;院前分娩;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12—0060—02 急产是指在产道无阻力的情况下,宫口迅速开全,分娩在短 时间内结束,总产程小于3小时结束分娩,以经产妇为多见,产程 不超过3小时,占正常分娩的3%。院前分娩多数认为是指在人院 前(院内或院外)胎儿部分或全部娩出,仅仅胎盘未娩出者,俗称 掉产,发生率小,但其危险更甚于急产,现场可能没有医护人员, 常因匆忙接产,或糊乱消毒了事,甚至来不及消毒,从而导致产褥 感染,对会阴部的保护不力等可能导致产道撕裂伤等,胎儿及新 生儿产伤甚至死亡。急产与院前分娩有时同时出现,尤其是急产 更易出现母儿并发症。 3讨论 1临床资料 我院近两年接诊的产科人次约1000人,约34例急产;院前 急产一般发生于经产妇及做过人工流产或引产的妇女。多发 2.4产前检查:产检宣传力度不够,多数人对产检存在误区,她们 认为,只要胎儿没事就行了,孕妇有什么好检查的。于是到医院的 目的仅仅是作个B超,证实胎儿是活的,发育和月份相符,没发现 畸形就认为没问题了。到发作的时候再说上医院的事,事前毫无 准备。 2.5出于经济的原因,有部分病人觉得上医院花那些钱不值,于是 等到无法忍受宫宿疼痛了或者产程太长,自己都怀疑是否有异常 了,才不得不上医院。近1年来,随着国家实行住院补贴,这种状 况有明显好转。 分娩3例,其中一例是在路边接产,医护人员赶到时,胎头已娩 人群为:多胎的经产妇;早产;胎儿体重过轻;有胎儿过小、双胎、 出,娩出胎儿后,断脐后急送医院处理。其余2例均是人院时发现 胎位不正、胎盘异常等情况;上一胎有急产记录的产妇;孕妇患有 贫血、甲亢、高血压等疾病。造成急产的原因,不外乎子宫收缩过 胎头已娩出,急入产房接产。 2原因分析 强、过频,或早产胎儿较小,产妇骨盆相对过宽和盆底组织松弛 2.1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往往有分娩先兆以后再作到医院的 等。急产会给母婴带来许多严重后果。急产来源于子宫急而快的 收缩,这样易使产妇会阴、阴道甚至子宫颈发生撕裂伤。由于接生 准备,有时会来不及到医院,而在路上分娩。 2.2近年来2次以上的妊娠孕妇比例明显增加,在顺产中,经产妇 时措手不及,往往会消毒不严格或发生污染,产褥感染也会接踵 的比例约占到44%左右,年龄在20—45岁之间,再次妊娠距上次 而至。分娩时“快节奏”还可使子宫缩复能力降低,胎盘滞留不下, 妊娠的时间不等,医护人员无法估计这些孕妇生产过程的快慢, 易引起产后大出血。急产时宫缩过强过频,会使胎盘血液循环受 只能凭经验估计,有时就会出现偏差,而致接产准备不足,有的则 阻,甚至使供应胎盘血液的髂动脉或腹主动脉受压,发生一过性 是孕妇自己不引起重视,老是和第一次生产相比较,觉得离分娩 阻断,胎儿因缺血、缺氧发生宫内窒息。胎儿出生过快,难以适应 易使头部血管破裂,发生颅内出血。急产时 还早,不着急上医院,等到产程进展到一定时候,往往来不及上医 外界压力的骤然变化,院,只能在家或者在路上分娩。 有时来不及接生,若生在田间、旅途或家里,有时会使新生儿坠 2.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门诊人流病员人次增加,年 地,发生外伤和骨折。因此,遇到急产的产妇要沉着冷静,切不可 龄逐渐年轻化,住院钳刮引产的病人也逐年增多,这些病员中年 惊慌失措,要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做好接生工作,以保障母婴健 龄小的仅15岁。当她们再次妊娠分娩,入院等产的时候,有的会 康。同时应注意预防。 悄悄告诉医生,有的则选择沉默,导致孕妇住院分娩时,观察产程 3.1作好产前检查,作好孕妇宣传,提高孕妇学校质量,讲解住院 易忽略这部分人群,产程观察和与孕妇的沟通欠佳,接产准备不 分娩的好处,教会孕妇如何识别分娩产兆等,地理位置的确偏远 足,一旦发生急产,仓促接产时来不及消毒等;而有的孕妇甚至来 的,预产期前1—2周可先到医院附近住下或直接住院待产。其目 不及上医院。 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母婴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大力开展 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是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川犍为县妇幼保健院(614400) 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 2010年4月16日收稿 2010年6月 3.2作好三级保健网,加强基层妇幼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作好孕 产期健康保健的宣教。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孕期健康教育,提 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普及孕产期保健。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 孕妇所占的比例大。在我院分娩的孕妇约90%以上为农村人口, 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作好这一宣教工作,提高农村孕产妇的健康 意识,对保证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将产 生积极的意义。 3.3有急产史者应在预产期前1~2周提前住院待产,提前作好接 产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以保证母婴安全。 3.4住院待产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仔细观察产程进展,与孕妇及家 属作好沟通,教会临产孕妇一旦有大便样感觉,就应告诉医护人 参考文献 『11乐杰.妇产科学涕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5—366. 员,经过医护人员同意后方能去厕所,防止在厕所里分娩。 3.5部分孕妇可能在出现产兆后,会电话咨询医院值班人员,值班 f21王秀春.如何应对急产.解放军健康,2008,5. 人员除记录住址电话等联系方式外,还应尽可能地详细询问大致 的孕妇情况,如胎动,孕产史,宫缩,是否阴道流液以及色、量等基 本信息。以便于出诊前作好充分准备,同时指导孕妇保持镇静,应 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什么。最大限度的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机 率。 总之,加强产前宣教,教育孕妇提前了解临产征兆,及时住院 待产,医护人员在待产过程中耐心仔细,院前分娩将是可以避免 的,而急产对母儿的影响也会最大限度的减少,对预防急产及院 前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产生 积极的作用。 结肠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3例分析 权启跃’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肿瘤与急性阑尾炎的关联性,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1~2009年收治的3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 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治愈,1例于术后12天出现心脏性猝死。结论:急性阑尾炎可以作为结肠癌的一种临床症状出现,在术前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术中常规仔细探查,术后全面分析病情变化,方可避免出现漏诊与误诊。 关键词:结肠肿瘤;阑尾炎;误诊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12—0061—01 结肠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尤其是偏僻农村 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中老年人结肠肿瘤由于其发病年龄的特殊性 及结肠肿瘤部位特点,有时会被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掩盖,容易误 诊或漏诊。现将2001~2009年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结肠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疾病患者作一分析,为结肠肿瘤的诊 治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O 75岁。3例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为结肠肿瘤。病史 中均具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病程长短不一,伴腹胀。术前彩超均探 及肠腔大量积气,未探及包块,伴贫血,无明显消瘦。 1.2治疗及结果: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全结肠切除+胰尾切 除+脾脏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者2例。肿瘤位于盲肠1例,结肠 肝曲1例,结肠脾曲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其中高分化腺癌 1例,中分化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突破浆膜层2例,并有2 例出现大网膜种植,无肝脏转移。2例治愈,1例于术后12天出现 心脏性猝死。 2讨论 2.2.1生物学因素:根据相关医疗文献报道,结肠肿瘤误诊为阑尾 炎占有一定比例。结肠肿瘤早起侵犯黏膜和黏膜下层时,由于结 肠肠腔较宽阔,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乏力,腹部不适,肠功能 紊乱,缺乏特异性。至发生肠梗阻时,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 氏点压痛,掩盖了结肠肿瘤的体征。 2.2.2医方因素:基层医生对结肠肿瘤缺乏认识,对出现的症状体 征未进行全面分析,思维片面,警惕性不高,忽视或遗忘了必要的 进一步检查;再者医生询问病史不够系统详细,当结肠肿瘤患者 以急性阑尾炎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就诊时,往往起病急骤,需急诊 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短,有时病史采集过程中就容易遗漏一些有 参考价值的信息。 2.2.3患方因素:中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功能衰退和病变,加上饮 食习惯和营养因素,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容易 被忽视;另外多数中老年人有习惯性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所以对疾病先兆症状重视不够,同时因惧怕检查器械带来的痛 苦,忍耐性强,反应差,从而拒绝进一步检查,有病不医,盲目在小 诊所输液而延误诊治。 2-3防范措施 2.1结肠肿瘤和阑尾炎的关联性。 2.1.1.由于结肠脾曲肿瘤致梗阻,最早受累的肠管为肿物近端的横 结肠、升结肠、盲肠,因积液积气而膨胀,肠段对梗阻的最初反应 是增强蠕动,而强烈地蠕动表现为上腹和脐周绞痛。一方面肠内 压增高压迫肠壁静脉使其回流障碍,加上缺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大量液体渗入腹腔肠腔;另一方面肠内压增高,可以刺激肠 黏膜,促进腺体分泌更多消化液,可表现为腹部胀痛,随病程延 长,肠管病理改变逐渐加重,直至出现盲肠浆肌层破裂,局部炎性 渗出沿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故出现右下腹痛和腹膜炎体征。急 性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较高,基层医院如何利用简单的检查手 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1-2急性阑尾炎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结肠肿瘤最终可引起绞窄 性肠梗阻,二者在临床表现上甚为相似。但是前者的转移性腹痛 病史时间相对较短,后者较长,从本例病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患者 出现腹痛后13天才转移至右下腹,所以临床上不应生搬硬套。 2.1.3由于肠道肿瘤(脾曲)极少溃疡出血,也无毒素吸收,因此贫 血、恶液质少见,肿块多不易扪及,大便带血仅25%左右,给术前 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2.2误诊原因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社区卫生服务中 L,(221137) 2010年4月18日收稿 2.3.1作为基层医生在接诊患者时要详细询问病史,诊断思路应 广,特别是接诊右下腹痛时间较长病例,贫血的中老年人要警惕 结肠肿瘤可能。 2.3.2采用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由于大便标本的特殊性,基层医院对 大便隐血试验较易忽视,可作为常规检查;癌胚抗原(CEA)也可作 为诊断结肠肿瘤的参考指标;腹部B超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结肠镜对于肿瘤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2.3.3加强对中老年人结肠肿瘤和阑尾炎疾病的认识。对中老年患 者性阑尾切除术时,应注意切口的选择。症状不典型时,手术切口 应为探查切口。若术中发现阑尾炎症与临床表现不符时,注意作 进一步腹腔探查,以防漏诊。 总之,在临床上对中老年急腹症这一特殊人群患者误诊几率 较高。为明确诊断,避免漏诊发生,应在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 基础上,配合必要的化验及特殊检查,综合分析以判别二者的共 性和特异性,务必避免“先人为主”,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手 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徐贤礼,吴素琴.右半结肠癌误诊20例初步分析.中国乡村医药, 2006,13(7):26—27. 【2]李卫国,李军,李耀庭.回盲部肿瘤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8例分析. 医师进修杂志,2003,26(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