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财务重述的原因与经济后果综述
来源:华拓网
《经济师}2014年第3期 摘要:近年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 象日趋频繁,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相 关研究证明,多种动因会影响财务重述, 且财务重述会影响公司内部和市场的资 ●博士硕士论坛 源配置,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造成严 重的经济后果。文章从财务重述的动因、 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并提出了关于报表重述未来研究领域和 理论扩充的展望。 国内财务重述的原因与经济后果综述 ●王元琳 余,不可避免地引发财务重述。 另一方面从薪酬契约视角的动因研 关键词:财务重述动因 经济后 对财务重述现象的影响。但是在对财务 重述原因的分析中,仍然局限于零散的 果展望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4—491 4(201 4)03~023—02 一、引言 财务重述即是指公司在发现历史财 务报告的差错或误导性信息以后,重新 表述补救之后的财务报告的行为。财务 重述会对以前的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 整,一定程度上表明以前的结果不可 信,财务重述往往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 良反应,上市公司股价下跌,投资者利益 受损。据统计结果表示,自20世纪90年 代以来,世界各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 现象日趋频繁,Scholz(2008)统计发现. 美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数量从 1997年的90家增长至2006年的1577 家。在我国,该比例也同样居高不下,据 于鹏(2007)统计表明,财务重述占上市 公司的比重增至20%左右。财务重述现 象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众多学者和管理界 高层广泛关注与研究。针对目前财务重 述愈演愈烈的现象,本文以财务重述的 动因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综述,以 期为未来财务重述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 示。 二、财务报表重述的动因和原因研 究 1.关于财务重述动因的研究。众多学 者曾对财务重述的动因进行过深入研 究,集中于以下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从 盈余操纵和盈余管理角度的动因分析。 于鹏(2007)提出,为了掩饰不佳的盈余 状况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行为 是财务重述泛滥的原因;尤丽芳(2010) 将财务重述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 因之一是基于盈余操纵目的的财务重述 希望在报表上实现扭亏为盈,保持再次 融资和配股的资格以及避免连续的亏损 被特别处理,而将外因概括为会计信息 不对称、外部机构的监督、成本低廉等; 万红波、陈婷(2011)提出,迫于企业融资 压力,保持盈余持续增长,企业会采取各 种手段维持财务预期。鲁乾(2013)得出 管理层为满足融资需求可能会操纵盈 究。魏志华、王毅辉(2007)认为,管理层 有动机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和进行内幕交 易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管理层的自 利性行为可能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会计 政策;尤丽芳(2010)提出,上市公司经理 层薪酬契约和新任的管理层清算历史旧 账亦是企业进行财务重述的内因之一; 万红波、陈婷(2011)认为,拥有更多股票 期权薪酬会强化财务重述的动机。杨蓉 (2011)研究指出,企业高层会通过财务 重述为自己赢取高额薪酬。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 普遍从经济学角度寻找动因,认为企业 基于掩饰真实经营状况而进行的盈余管 理和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财务重述的主要 动机。 2.关于财务重述的原因研究。基于公 司治理机制缺陷和公司内控缺陷角度的 原因分析。于鹏(2007)提出,财务重述的 发生与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有关:魏志 华、王毅辉(2007)认为,有缺陷的公司治 理结构是财务重述的主要诱因;曹强 (2OLO)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是导致财务重 述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也指出,公司 规模和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也是财务重述 的重要决定因素。 基于惩罚成本低廉角度的原因分 析,林成喜(2007)认为,我国对虚假报表 的惩罚力度较轻且执法力度不严是财务 重述的主要诱因;饶理宾(2012),张劲松 (2013)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不力和 政府准则制定及处罚力度乏力是我国上 市公司采取财务重述的原因。 基于股权分散角度的原因分析,于 鹏(2007)认为,绝对控股相对于分散化 股权和国有股权来说会对公司管理层有 更强的制约效果,认为非国有性质的上 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比国有性 质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显著要 低;张俊瑞、马晨(2011)发现,高度集中 的股权结构可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 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上学者在 财务重述动机和原因的分析中,分别总 结了企业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影响因素, 有的学者还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一 些观点进行了论证,如高管背景等因素 细节分析,缺乏相关系统理论的支撑。 三、关于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分析 针对财务重述引起的经济后果和社 会影响,众多学者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 论,即频繁的财务重述可能会暴露自己 的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行为而引发资本 市场波动: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进而失 去对财务重述公司的信心,进而减少对 企业的投资并迫使财务重述公司裁员 等。 基于经济损失角度的经济后果分 析,何威风(2010)认为,财务重述可能是 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但在有效的 资本市场中,公司外部市场可能会识别 管理层的目的,并进行惩罚,而且依据相 关法律,投资者在公司财务重述后遭受 重大损失,特别是由于财务欺诈等原因 引起的财务重述,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 途径要求企业补偿损失:陈晓 ̄ ̄(2010) 认为从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来看,财务 重述会使投资者怀疑先前财务报告的质 量,降低他们对公司会计信息的依赖,并 打击他们对财务重述公司股票的信心, 导致他们抛售财务重述公司的股票,最 终导致公司资本成本上升,而公司价值 则下降;万红波、陈婷(2011)认为,中美 发生财务重述的案例均迅猛增加,已经 对证券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于我国, 财务重述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由 此而对股票市场失去信心的危害不小于 西方国家的市场。 基于引发对会计诚信怀疑角度来 说,于鹏(2007)认为财务重述行为的发 生反映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缺失和效率低 下,也使得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 林成喜(2007)通过实证研究论证,财务 重述的影响不仅限于个别股票的价格。 不少证据还袁明财务重述引发投资者对 会计诚信的普遍怀疑,从而动摇整体投 资者信心;陈晓- ̄(2010)总结了理论界 关于财务重述对行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的 两种观点,即传染效应和竞争效应,传染 效应认为信息传递效应会使投资者对财 务重述公司所在行业的信息质量产生怀 疑,从而使整个行业所有公司的价值受 损。李世新、刘兴翠(2012)则以事件研究 一23~ ●博士硕士论坛 法实证研究的角度,更加认同传递效应 《经济师}2014年第3期 的追溯,而缺乏对于企业自身社会责任 缺位的研究;处理措施方面,我国目前多 注重于外部规章制度和法律的惩罚措 施,如新会计准则的施行,能抑制上市公 司财务重述行为,然而忽视了企业自身 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可能带来的积极影 响,对企业积极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投身 于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2.更进一步拓宽财务重述的研究领 域。现行研究主要以制度经济学和管理 学为基础,从公司治理和规章制度等角 度展开研究,但仍然缺乏学科间的交流 研究,存在理论阐释的单一性。可采用跨 学科研究方式,从经济学、伦理学、管理 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汲取知识,进一步 完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于鹏.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来自上市 公司的证据Ⅱ】_经济研究,2007(9):134—144. I2魏志华,王毅辉.21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 财务重述研究综述Ⅱl_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 (11):32—37. 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J J_管理世界, 2010(7):144—155. 中的传染效应,认为个别公司的财务重 述很可能会动摇投资者对整个资本市场 的信心。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 数比较认同财务重述会对资本市场产生 负面影响,也会使投资者遭受损失进而 影响企业价值,并从规范研究和实证分 析的角度对相关经济后果进行了理论解 释和数据论证。 f71曹强.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原因分 析叫.经济管理,2010(10):119—126. 8张俊瑞,马晨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研 究【ll_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2):63—72. f9】杨蓉.高管控制下的财务重述与高管 薪酬关系研究U1.证券市场导报,2011(1): 31-37 『1()1万红波,陈婷.中美财务重述制度比 较一一兼评两国财务重述动因及经济后果研 究的相似性『I].财会月刊,2011(12):86—88 四、财务重述研究展望 通过对上文内容的总结,本文对财 务重述动因、原因及经济后果多方面进 行了文献回顾发现,国内学者对于财务 重述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仍 然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 讨。 f111饶理宾,张波,曹建萍上市公司财务 报表重述原因及对策【J1.中国证券期货,2()12 (3):20—22 f121李世新,刘兴翠.上市公司财务重述 公告的市场反应与行业传递效应研究【『Il管理 评论,2(】12(5):137—143 1.需要加强财务重述理论的深度研 究。当前学者的研究方向仍局限于薪酬 契约、公司内控、盈余管理等视角,或者 纠结于对财务重述问题细节的阐述,仍 然缺乏相关系统理论的支撑,尤其缺乏 价值观层面的理论分析。伦理学作为一 门成熟的学科,已经在企业治理和学界 研究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财务 伦理作为伦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 界研究的热点前沿。然而关于财务重述 本身行为的不道德性和财务伦理的结合 方向仍缺乏必要的研究。例如针对发生 [13】鲁乾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4): 85-86. 【3王毅辉,3]魏志华.财务重述研究述评U1l 证券市场导报,2008(3):55—60. f41何威风-财务重述:国外研究述评与展 望[I]审计研究,2olo(2):97—102. f515陈晓敏,胡玉明,周茜.财务重述经济 后果研究述评卟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6): 59-64 【1 4】张劲松,张娇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 为动因分析【II_商业经济,2013(5):1(18—110 f15]林成喜.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及 其完善[D】.苏州大学,2OO7. 『161尤丽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制度 研究『D1.天津商业大学,2010 [171陈晓敏-财务重述公司盈余质量特征 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1暨南大学,2(I11. (作者简介:王元琳,青岛大学会计系硕士 研究生 山东青岛266000) (责编:若佳) 原因,学者们注重经济源头和内部管理 I61何成风,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 (上接第22页)择的结果是否有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分 析显示,检验结果的t值分别为一2.557和2.278,其对应的P值 为0.01 1和0.024,说明在0.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两组研究对 象在商品定价和投资决策选择上都是有明显差异的。 表1 参照损益与商品心理价位、投资决策的相关分析 定价会有显著的差异,参照损失时个体倾向于给}}】一个较低的 价格,而参照收益时个体倾向于给出一个较高的价格。 2.参照点效应会对个体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根据相关分析 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II以得到,在参照损失条件下,个体表 现出对风险的厌恶,不愿意进行高风险的投资,而在参照收益的 条件下,个体表现出风险的偏好,在投资时愿意承担更多的风 险。 四、研究展望 损益 Spea rman’s rho 商品定价 C0r rel at i0n Coeffi ci ent .168* S1g.(2-t ai1ed) N .030 l68 投资决策 C.or re1 a c ion Coeffi ci ent .169* Si g.(2-tal1 ed) N .028 168 注:“ 表示在.0.05水平下显著(X2侧) 对经济决策中参照点效应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解释个 体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理解个体经济决策的心理基础。近几年 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关于参照点效应的研究已经逐渐兴起。 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参照点效 应的产生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探索,对参照依赖、损失厌恶、 敏感度递减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同时,参照点在现 实经济中的影响也应该在各个领域展开。 参考文献: 表2参照损益与商品心理价位、投资决策的独立样本T检验 [1]何责兵,于永菊.决策过程中参照点效应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 商品定价 1.2 557 I 166 l 投资决策l 2.278 l 166 l o】1 024 展,2006(3) 『2]李纾.发展中的行为决策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6(4) 【3]李荣喜.基于参考点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及应用研究.西南交通大 学,2007 三、研究结论 从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参照点效应会对个体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从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参照损失和参照收益条件下,个体对同一商品的心理 一【41李海军,徐富明等.基于预期理论的参照依赖.心理科学进展, 2013(2)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030()06) (责编 贾伟) 24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